自从归元寺修起后,老猴就一直住在茅舍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淋过雨了,今天茅舍塌,满天雨丝落下,打湿了他的长毛,微凉着他的身体。
可是这种情形与大家对于观音菩萨的认知有极大的差距。
※※※
那处法会在普陀灵山之上,观音菩萨道场。
而令天界众生震撼的,是另一处的法会。
※※※
黑毛和尚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头上戴着个有点儿旧了的金箍儿,请众人坐下,便走回了莲花台旁。
那处法会在普陀灵山之上,观音菩萨道场。
他摇摇头,湿了的褐毛洒开一蓬水花,倒有些性感儿。
黑毛和尚走到他身边,瓮声瓮气道:“菩萨算的很对。”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
李靖面色肃然,忽然说道:“菩萨既然开法会,我们家自然是要来的,只是……”他看了看四周,皱眉道:“看来菩萨此次算错了些。”
又过了几日,事情渐渐清楚。听说那日阿弥陀佛正在净土开法会,黄鹤乱飞,佛偈四闻之际,观音菩萨忽然走到湖边,灌了一瓶子净水,然后毫不持礼地背身微笑离开,将自己充满嘲弄意味的背影留给了净土的菩萨罗汉,还有那尊佛。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观音菩萨自从胁侍阿弥陀佛,后来又常年跟随佛祖身边开始,便没有独自开过法会,相传天尊曾经偶尔问过菩萨,为何不开法会?菩萨这样回答道:“佛祖为我师,阿弥陀佛为我父。法会这种事情,我站在一边多听听就好了,哪有能力自己开法会。”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二人从仙人位列中走过,仙人们齐齐站起行礼:“见过大元帅,见过海会大神。”
可是这种情形与大家对于观音菩萨的认知有极大的差距。
按照如今人世的说法,观音菩萨就是佛祖的私人秘书。天界有很多聪明人,在这些聪明人的眼里,一个永远恬淡慈悲,什么人也不得罪的私人秘书,是很可怕的存在。
……
……
前几日从西方净土传来了一件令三界震动的大消息,消息很简单,北方多闻天王又是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当日在南天门外的值班小房里,他掩低了声音,对身边几个人说道:“知道吗?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老祖宗的身边是一大堆碎报纸,报纸下隆起一个小团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簌簌响着,一个毛茸茸的青脑袋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青狮。
所有人都在等着四月十五日。
可是这种情形与大家对于观音菩萨的认知有极大的差距。
人人都在等待着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却一直安静着,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不由得众人失望,看客恼火,唇角生疮。
小青狮趴在老祖宗的身边,双只前爪平叠着,脑袋有气无力地搁在毛爪之上,双眼无比哀伤,看着天上某个方向。
佛祖不见了,须弥山垮了,观音菩萨又回到了西方净土,回到了阿弥陀佛的身边。阿弥陀佛没有像对付须弥山文殊普贤一样对付他,天界的众神都在暗自猜忖着,一方面是因为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只怕阿弥陀佛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来对付这个神秘的观音菩萨。
按照如今人世的说法,观音菩萨就是佛祖的私人秘书。天界有很多聪明人,在这些聪明人的眼里,一个永远恬淡慈悲,什么人也不得罪的私人秘书,是很可怕的存在。
只要是来了的,不异于是向西方净土表态。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老祖宗的身边是一大堆碎报纸,报纸下隆起一个小团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簌簌响着,一个毛茸茸的青脑袋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青狮。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
老祖宗伸出手,略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放在了它的头上,揉了两下,叹了口气。
先且不论观音菩萨的动作具体是什么,但只要是一直安静雌伏在阿弥陀佛身边的观音菩萨,忽然间有了动作这个事实,便足已经调动所有人的兴趣,震骇所有人的心神。
黑毛和尚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头上戴着个有点儿旧了的金箍儿,请众人坐下,便走回了莲花台旁。
普陀山中一片静寂,所有人都将眼光投向那座莲台。
※※※
人人都在等待着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却一直安静着,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不由得众人失望,看客恼火,唇角生疮。
人间的菩萨大战,确实带来了很恐怖的后果,五台山已经狼藉一片,本来还笼罩在佛光里的众弟子们不免有些心神悸荡,不知所以。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人间的菩萨大战,确实带来了很恐怖的后果,五台山已经狼藉一片,本来还笼罩在佛光里的众弟子们不免有些心神悸荡,不知所以。
木咤迎上前去,微笑道:“父亲,弟弟。”
……
尤其是佛祖的私人秘书。
离五台山约摸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扎西喇嘛感应到后方山上的那场佛法大战,沉着脸,强抑着自己的心神没有回头,只是加快着脚步,拖着手边的小喇嘛快速向西边去,向藏原去。
……
※※※
难怪宗喀巴大师先前喊自己师徒赶快离开五台山。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只要是来了的,不异于是向西方净土表态。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当叶相僧在五台山上开法会的时候,在天界,也同时有两个法会在开。
正说着,木咤的眼睛亮了一亮,看见远方一朵红云飘了过来,红云缓缓落在普陀山下,走下来了两个人,一人黑面肃然,手托宝塔,一人面相英俊,长枪于后,红绫为带。
法会的消息马上传遍天界诸地,而就在此时,北极紫薇大帝忽然宣布暂时休兵。天庭里的战争,便因为这场法会戛然而止,那浴血奋战的千万天兵们,也因为这场法会,得到了暂时休息的机会。
这种情形就像是人们看小说时的感觉一样,看到小说里的主角算无遗策,攻城掠地,那便要拍案称快,若看到最后,却发现主角安顺于某主之侧,平稳等到故事的大结局,这便大大不乐,男主角变成了男配角,梁朝伟也要不高兴,更何况这些看小说的人。
……
普陀山中一片静寂,所有人都将眼光投向那座莲台。
西方净土的法会还在开,虽然没有邀请佛宗之外的人马,但此时观音菩萨也开法会,在旁人眼中,就像是在与阿弥陀佛唱对台戏一般。
……
莲花台边,木咤行者正双手合什,面色平静,他早看见这些清净玉坊下,坐着的,尽是些仙力普通的仙人,真正有身份,有神通的,却是根本没有来。
自从归元寺修起后,老猴就一直住在茅舍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淋过雨了,今天茅舍塌,满天雨丝落下,打湿了他的长毛,微凉着他的身体。
四月十五日,普陀山上,陆陆续续有些人驾着彩云,骑着灵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普陀山下,然后为了表示尊敬下云舍骑,拾级而上,恭恭敬敬地在普陀山清净玉坊下,按照事先排列好的蒲团坐下,等着法会的开始。
……
前几日从西方净土传来了一件令三界震动的大消息,消息很简单,北方多闻天王又是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当日在南天门外的值班小房里,他掩低了声音,对身边几个人说道:“知道吗?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按照如今人世的说法,观音菩萨就是佛祖的私人秘书。天界有很多聪明人,在这些聪明人的眼里,一个永远恬淡慈悲,什么人也不得罪的私人秘书,是很可怕的存在。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这天普陀山很热闹,满山的青树都在清风中微微抖着,似乎是笑的肚子痛了,捧腹颤抖。满山的青光比往日里更加兴盛,似乎预见了自己这处道场终于迎来了某种大时刻——观音菩萨准备开五百年来的第一场法会。
观音菩萨在天界众人的心目中,就有点儿像一个带点儿神秘,带点儿不可知意味的男主角。
……
观音菩萨自从胁侍阿弥陀佛,后来又常年跟随佛祖身边开始,便没有独自开过法会,相传天尊曾经偶尔问过菩萨,为何不开法会?菩萨这样回答道:“佛祖为我师,阿弥陀佛为我父。法会这种事情,我站在一边多听听就好了,哪有能力自己开法会。”
先前的五台山上,还是佛法大会,清光湛湛,宁心静神,好一场煌煌法会。如今,却成了大神通的战场,空留满山伤痕,凄怆无比。
但所有人都知道,菩萨与佛爷,就是用这两个动作,表示了决裂。
前几日从西方净土传来了一件令三界震动的大消息,消息很简单,北方多闻天王又是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当日在南天门外的值班小房里,他掩低了声音,对身边几个人说道:“知道吗?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
※※※
众仙众神众菩萨,都知道观音菩萨谦虚。
还好没有人找人临摹阿弥陀佛当时的神情,对于一方大佛,这点尊敬心还是有的。
这种情形就像是人们看小说时的感觉一样,看到小说里的主角算无遗策,攻城掠地,那便要拍案称快,若看到最后,却发现主角安顺于某主之侧,平稳等到故事的大结局,这便大大不乐,男主角变成了男配角,梁朝伟也要不高兴,更何况这些看小说的人。
四月十五日,普陀山上,陆陆续续有些人驾着彩云,骑着灵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普陀山下,然后为了表示尊敬下云舍骑,拾级而上,恭恭敬敬地在普陀山清净玉坊下,按照事先排列好的蒲团坐下,等着法会的开始。
人间是这样的。
“菩萨早料到了。”木咤引着父亲与弟弟去了处安静的所在,微笑说道:“再等会儿。”
是真的害怕。
如果观音菩萨发表了看法,说不定如今的佛土已经分裂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认可了,他的看法,就是代表着佛祖的看法。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事情还是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观音菩萨当时会忽然从法会上离开,阿弥陀佛为什么会叹气。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不应该这样简单,真的,观音菩萨不应该这样简单。
究竟是站在阿弥陀佛一方,还是站在观音菩萨一方。
天上呢?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按照如今人世的说法,观音菩萨就是佛祖的私人秘书。天界有很多聪明人,在这些聪明人的眼里,一个永远恬淡慈悲,什么人也不得罪的私人秘书,是很可怕的存在。
当叶相僧在五台山上开法会的时候,在天界,也同时有两个法会在开。
人事这种事情,总是最复杂的。
可是这种情形与大家对于观音菩萨的认知有极大的差距。
先前的五台山上,还是佛法大会,清光湛湛,宁心静神,好一场煌煌法会。如今,却成了大神通的战场,空留满山伤痕,凄怆无比。
尤其是佛祖的私人秘书。
哪咤忽然微笑问道:“今天这法会,只怕就是看这瓶儿吧。”
观音菩萨在天界众人的心目中,就有点儿像一个带点儿神秘,带点儿不可知意味的男主角。
一个是在西天净土。黄湖之畔,青山之前。满天菩萨礼敬,天女散花,阿弥陀佛座前,法会气象森然。
一个是在西天净土。黄湖之畔,青山之前。满天菩萨礼敬,天女散花,阿弥陀佛座前,法会气象森然。
等于说,这两场法会,就像是两方面的实力宣告,也像是天界所有人的一次表态。
……
而令天界众生震撼的,是另一处的法会。
事情还是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观音菩萨当时会忽然从法会上离开,阿弥陀佛为什么会叹气。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可是等了五百年,观音菩萨还是安安静静地捧着瓶儿,站在阿弥陀佛的身边,充作那个不起眼的胁侍背景。
那处法会在普陀灵山之上,观音菩萨道场。
正说着,木咤的眼睛亮了一亮,看见远方一朵红云飘了过来,红云缓缓落在普陀山下,走下来了两个人,一人黑面肃然,手托宝塔,一人面相英俊,长枪于后,红绫为带。
※※※
普陀山中一片静寂,所有人都将眼光投向那座莲台。
天界众人都敬爱菩萨,都敬畏菩萨,就是因为他谦虚,从他开始在天界崭露头角开始,一直到后来,他成为了横亘佛道两家的大人物,他还是保持着最初的谦虚模样。但大家都知道,这位菩萨不简单,而又发现这位菩萨一直谦虚着,所以大家在心底都有很深的迷惑——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观音菩萨的身上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神秘色彩,就因为这一丝神秘,让大家……很害怕。
……
是真的害怕。
本来这是佛土内部的争斗,但是这五百年来,玉帝与西方净土交好,而观音菩萨向来又是在天庭极有地位的大尊贵者,所以两相互扰,倒让这天界不论道佛,都有些揎攘起来,所有人都在观看,究竟有谁会来到普陀山参加观音菩萨的法会。
※※※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和尚正在为四面八方到来的仙人们安排着座位,那些仙人们见他亲自招呼,却不敢坐着,先行见礼。
三坛海会大神忽然回头,双目一寒,紧紧盯着清静玉坊前的那座莲台。
是真的害怕。
难怪宗喀巴大师先前喊自己师徒赶快离开五台山。
这天普陀山很热闹,满山的青树都在清风中微微抖着,似乎是笑的肚子痛了,捧腹颤抖。满山的青光比往日里更加兴盛,似乎预见了自己这处道场终于迎来了某种大时刻——观音菩萨准备开五百年来的第一场法会。
他摇摇头,湿了的褐毛洒开一蓬水花,倒有些性感儿。
自从归元寺修起后,老猴就一直住在茅舍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淋过雨了,今天茅舍塌,满天雨丝落下,打湿了他的长毛,微凉着他的身体。
而令天界众生震撼的,是另一处的法会。
所以天界的人们开始疑惑起来,莫非观音菩萨就是准备这样下去,再等几千几万世后,顺利地接任阿弥陀佛的佛位?
观音菩萨自从胁侍阿弥陀佛,后来又常年跟随佛祖身边开始,便没有独自开过法会,相传天尊曾经偶尔问过菩萨,为何不开法会?菩萨这样回答道:“佛祖为我师,阿弥陀佛为我父。法会这种事情,我站在一边多听听就好了,哪有能力自己开法会。”
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和尚正在为四面八方到来的仙人们安排着座位,那些仙人们见他亲自招呼,却不敢坐着,先行见礼。
老祖宗的身边是一大堆碎报纸,报纸下隆起一个小团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簌簌响着,一个毛茸茸的青脑袋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青狮。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本来这是佛土内部的争斗,但是这五百年来,玉帝与西方净土交好,而观音菩萨向来又是在天庭极有地位的大尊贵者,所以两相互扰,倒让这天界不论道佛,都有些揎攘起来,所有人都在观看,究竟有谁会来到普陀山参加观音菩萨的法会。
自从归元寺修起后,老猴就一直住在茅舍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淋过雨了,今天茅舍塌,满天雨丝落下,打湿了他的长毛,微凉着他的身体。
众仙众神众菩萨,都知道观音菩萨谦虚。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先前的五台山上,还是佛法大会,清光湛湛,宁心静神,好一场煌煌法会。如今,却成了大神通的战场,空留满山伤痕,凄怆无比。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和尚正在为四面八方到来的仙人们安排着座位,那些仙人们见他亲自招呼,却不敢坐着,先行见礼。
※※※
虽然他的身世大家都知道,而且他的慈悲之名早已传遍三界众生,他的交游肯定是天界众人中最广的那位,但依然很神秘,因为他是佛祖的弟子,在门内却没有排名,他是阿弥陀佛俗世的儿子,身旁的胁侍,却一直跟随在佛祖的身边,却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
道家的仙人们都在猜测,观音菩萨看来是与阿弥陀佛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才会一直安安静静地呆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而没有对于须弥山的覆灭发表一点带有倾向性的看法。
等于说,这两场法会,就像是两方面的实力宣告,也像是天界所有人的一次表态。
天界众人都敬爱菩萨,都敬畏菩萨,就是因为他谦虚,从他开始在天界崭露头角开始,一直到后来,他成为了横亘佛道两家的大人物,他还是保持着最初的谦虚模样。但大家都知道,这位菩萨不简单,而又发现这位菩萨一直谦虚着,所以大家在心底都有很深的迷惑——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观音菩萨的身上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神秘色彩,就因为这一丝神秘,让大家……很害怕。
还好没有人找人临摹阿弥陀佛当时的神情,对于一方大佛,这点尊敬心还是有的。
黑毛和尚走到他身边,瓮声瓮气道:“菩萨算的很对。”
天界众人都敬爱菩萨,都敬畏菩萨,就是因为他谦虚,从他开始在天界崭露头角开始,一直到后来,他成为了横亘佛道两家的大人物,他还是保持着最初的谦虚模样。但大家都知道,这位菩萨不简单,而又发现这位菩萨一直谦虚着,所以大家在心底都有很深的迷惑——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观音菩萨的身上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神秘色彩,就因为这一丝神秘,让大家……很害怕。
是真的害怕。
等于说,这两场法会,就像是两方面的实力宣告,也像是天界所有人的一次表态。
天上呢?
虽然他的身世大家都知道,而且他的慈悲之名早已传遍三界众生,他的交游肯定是天界众人中最广的那位,但依然很神秘,因为他是佛祖的弟子,在门内却没有排名,他是阿弥陀佛俗世的儿子,身旁的胁侍,却一直跟随在佛祖的身边,却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
虽然他的身世大家都知道,而且他的慈悲之名早已传遍三界众生,他的交游肯定是天界众人中最广的那位,但依然很神秘,因为他是佛祖的弟子,在门内却没有排名,他是阿弥陀佛俗世的儿子,身旁的胁侍,却一直跟随在佛祖的身边,却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
所以天界的人们开始疑惑起来,莫非观音菩萨就是准备这样下去,再等几千几万世后,顺利地接任阿弥陀佛的佛位?
老祖宗伸出手,略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放在了它的头上,揉了两下,叹了口气。
离五台山约摸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扎西喇嘛感应到后方山上的那场佛法大战,沉着脸,强抑着自己的心神没有回头,只是加快着脚步,拖着手边的小喇嘛快速向西边去,向藏原去。
※※※
……
按照如今人世的说法,观音菩萨就是佛祖的私人秘书。天界有很多聪明人,在这些聪明人的眼里,一个永远恬淡慈悲,什么人也不得罪的私人秘书,是很可怕的存在。
……
※※※
先且不论观音菩萨的动作具体是什么,但只要是一直安静雌伏在阿弥陀佛身边的观音菩萨,忽然间有了动作这个事实,便足已经调动所有人的兴趣,震骇所有人的心神。
但所有人都知道,菩萨与佛爷,就是用这两个动作,表示了决裂。
尤其是佛祖的私人秘书。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离五台山约摸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扎西喇嘛感应到后方山上的那场佛法大战,沉着脸,强抑着自己的心神没有回头,只是加快着脚步,拖着手边的小喇嘛快速向西边去,向藏原去。
……
所有人都在等着四月十五日。
人人都在等待着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却一直安静着,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不由得众人失望,看客恼火,唇角生疮。
……
……
道家的仙人们都在猜测,观音菩萨看来是与阿弥陀佛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才会一直安安静静地呆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而没有对于须弥山的覆灭发表一点带有倾向性的看法。
……
佛祖不见了,须弥山垮了,观音菩萨又回到了西方净土,回到了阿弥陀佛的身边。阿弥陀佛没有像对付须弥山文殊普贤一样对付他,天界的众神都在暗自猜忖着,一方面是因为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只怕阿弥陀佛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来对付这个神秘的观音菩萨。
西方净土的法会还在开,虽然没有邀请佛宗之外的人马,但此时观音菩萨也开法会,在旁人眼中,就像是在与阿弥陀佛唱对台戏一般。
先前的五台山上,还是佛法大会,清光湛湛,宁心静神,好一场煌煌法会。如今,却成了大神通的战场,空留满山伤痕,凄怆无比。
正说着,木咤的眼睛亮了一亮,看见远方一朵红云飘了过来,红云缓缓落在普陀山下,走下来了两个人,一人黑面肃然,手托宝塔,一人面相英俊,长枪于后,红绫为带。
普陀山中一片静寂,所有人都将眼光投向那座莲台。
就在此时,观音菩萨广发法帖,定于四月十五日于普陀山开法会宏佛。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是真的害怕。
道家的仙人们都在猜测,观音菩萨看来是与阿弥陀佛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才会一直安安静静地呆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而没有对于须弥山的覆灭发表一点带有倾向性的看法。
那处法会在普陀灵山之上,观音菩萨道场。
……
众仙众神众菩萨,都知道观音菩萨谦虚。
如果观音菩萨发表了看法,说不定如今的佛土已经分裂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认可了,他的看法,就是代表着佛祖的看法。
所以天界的人们开始疑惑起来,莫非观音菩萨就是准备这样下去,再等几千几万世后,顺利地接任阿弥陀佛的佛位?
尤其是佛祖的私人秘书。
本来这是佛土内部的争斗,但是这五百年来,玉帝与西方净土交好,而观音菩萨向来又是在天庭极有地位的大尊贵者,所以两相互扰,倒让这天界不论道佛,都有些揎攘起来,所有人都在观看,究竟有谁会来到普陀山参加观音菩萨的法会。
所以天界的人们开始疑惑起来,莫非观音菩萨就是准备这样下去,再等几千几万世后,顺利地接任阿弥陀佛的佛位?
可是等了五百年,观音菩萨还是安安静静地捧着瓶儿,站在阿弥陀佛的身边,充作那个不起眼的胁侍背景。
……
佛祖不见了,须弥山垮了,观音菩萨又回到了西方净土,回到了阿弥陀佛的身边。阿弥陀佛没有像对付须弥山文殊普贤一样对付他,天界的众神都在暗自猜忖着,一方面是因为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只怕阿弥陀佛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来对付这个神秘的观音菩萨。
法会的消息马上传遍天界诸地,而就在此时,北极紫薇大帝忽然宣布暂时休兵。天庭里的战争,便因为这场法会戛然而止,那浴血奋战的千万天兵们,也因为这场法会,得到了暂时休息的机会。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所以天界的人们开始疑惑起来,莫非观音菩萨就是准备这样下去,再等几千几万世后,顺利地接任阿弥陀佛的佛位?
观音菩萨在天界众人的心目中,就有点儿像一个带点儿神秘,带点儿不可知意味的男主角。
普陀山中一片静寂,所有人都将眼光投向那座莲台。
人间是这样的。
又过了几日,事情渐渐清楚。听说那日阿弥陀佛正在净土开法会,黄鹤乱飞,佛偈四闻之际,观音菩萨忽然走到湖边,灌了一瓶子净水,然后毫不持礼地背身微笑离开,将自己充满嘲弄意味的背影留给了净土的菩萨罗汉,还有那尊佛。
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和尚正在为四面八方到来的仙人们安排着座位,那些仙人们见他亲自招呼,却不敢坐着,先行见礼。
观音菩萨在天界众人的心目中,就有点儿像一个带点儿神秘,带点儿不可知意味的男主角。
天界众人都敬爱菩萨,都敬畏菩萨,就是因为他谦虚,从他开始在天界崭露头角开始,一直到后来,他成为了横亘佛道两家的大人物,他还是保持着最初的谦虚模样。但大家都知道,这位菩萨不简单,而又发现这位菩萨一直谦虚着,所以大家在心底都有很深的迷惑——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观音菩萨的身上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神秘色彩,就因为这一丝神秘,让大家……很害怕。
可是这种情形与大家对于观音菩萨的认知有极大的差距。
而令天界众生震撼的,是另一处的法会。
“菩萨早料到了。”木咤引着父亲与弟弟去了处安静的所在,微笑说道:“再等会儿。”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等于说,这两场法会,就像是两方面的实力宣告,也像是天界所有人的一次表态。
这种情形就像是人们看小说时的感觉一样,看到小说里的主角算无遗策,攻城掠地,那便要拍案称快,若看到最后,却发现主角安顺于某主之侧,平稳等到故事的大结局,这便大大不乐,男主角变成了男配角,梁朝伟也要不高兴,更何况这些看小说的人。
不应该这样简单,真的,观音菩萨不应该这样简单。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那处法会在普陀灵山之上,观音菩萨道场。
又过了几日,事情渐渐清楚。听说那日阿弥陀佛正在净土开法会,黄鹤乱飞,佛偈四闻之际,观音菩萨忽然走到湖边,灌了一瓶子净水,然后毫不持礼地背身微笑离开,将自己充满嘲弄意味的背影留给了净土的菩萨罗汉,还有那尊佛。
不应该这样简单,真的,观音菩萨不应该这样简单。
※※※
又过了几日,事情渐渐清楚。听说那日阿弥陀佛正在净土开法会,黄鹤乱飞,佛偈四闻之际,观音菩萨忽然走到湖边,灌了一瓶子净水,然后毫不持礼地背身微笑离开,将自己充满嘲弄意味的背影留给了净土的菩萨罗汉,还有那尊佛。
……
前几日从西方净土传来了一件令三界震动的大消息,消息很简单,北方多闻天王又是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当日在南天门外的值班小房里,他掩低了声音,对身边几个人说道:“知道吗?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
前几日从西方净土传来了一件令三界震动的大消息,消息很简单,北方多闻天王又是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当日在南天门外的值班小房里,他掩低了声音,对身边几个人说道:“知道吗?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虽然他的身世大家都知道,而且他的慈悲之名早已传遍三界众生,他的交游肯定是天界众人中最广的那位,但依然很神秘,因为他是佛祖的弟子,在门内却没有排名,他是阿弥陀佛俗世的儿子,身旁的胁侍,却一直跟随在佛祖的身边,却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
是真的害怕。
但所有人都知道,菩萨与佛爷,就是用这两个动作,表示了决裂。
本来这是佛土内部的争斗,但是这五百年来,玉帝与西方净土交好,而观音菩萨向来又是在天庭极有地位的大尊贵者,所以两相互扰,倒让这天界不论道佛,都有些揎攘起来,所有人都在观看,究竟有谁会来到普陀山参加观音菩萨的法会。
……
道家的仙人们都在猜测,观音菩萨看来是与阿弥陀佛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才会一直安安静静地呆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而没有对于须弥山的覆灭发表一点带有倾向性的看法。
只要是来了的,不异于是向西方净土表态。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这种情形就像是人们看小说时的感觉一样,看到小说里的主角算无遗策,攻城掠地,那便要拍案称快,若看到最后,却发现主角安顺于某主之侧,平稳等到故事的大结局,这便大大不乐,男主角变成了男配角,梁朝伟也要不高兴,更何况这些看小说的人。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只要是来了的,不异于是向西方净土表态。
等于说,这两场法会,就像是两方面的实力宣告,也像是天界所有人的一次表态。
只要是来了的,不异于是向西方净土表态。
……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观音菩萨在天界众人的心目中,就有点儿像一个带点儿神秘,带点儿不可知意味的男主角。
如果观音菩萨发表了看法,说不定如今的佛土已经分裂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认可了,他的看法,就是代表着佛祖的看法。
人人都在等待着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却一直安静着,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不由得众人失望,看客恼火,唇角生疮。
黑毛和尚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头上戴着个有点儿旧了的金箍儿,请众人坐下,便走回了莲花台旁。
人人都在等待着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却一直安静着,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不由得众人失望,看客恼火,唇角生疮。
如果观音菩萨发表了看法,说不定如今的佛土已经分裂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认可了,他的看法,就是代表着佛祖的看法。
离五台山约摸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扎西喇嘛感应到后方山上的那场佛法大战,沉着脸,强抑着自己的心神没有回头,只是加快着脚步,拖着手边的小喇嘛快速向西边去,向藏原去。
观音菩萨自从胁侍阿弥陀佛,后来又常年跟随佛祖身边开始,便没有独自开过法会,相传天尊曾经偶尔问过菩萨,为何不开法会?菩萨这样回答道:“佛祖为我师,阿弥陀佛为我父。法会这种事情,我站在一边多听听就好了,哪有能力自己开法会。”
人间是这样的。
……
可是等了五百年,观音菩萨还是安安静静地捧着瓶儿,站在阿弥陀佛的身边,充作那个不起眼的胁侍背景。
天上呢?
……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人人都在等待着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却一直安静着,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不由得众人失望,看客恼火,唇角生疮。
黑毛和尚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头上戴着个有点儿旧了的金箍儿,请众人坐下,便走回了莲花台旁。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尤其是佛祖的私人秘书。
他摇摇头,湿了的褐毛洒开一蓬水花,倒有些性感儿。
佛祖不见了,须弥山垮了,观音菩萨又回到了西方净土,回到了阿弥陀佛的身边。阿弥陀佛没有像对付须弥山文殊普贤一样对付他,天界的众神都在暗自猜忖着,一方面是因为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只怕阿弥陀佛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来对付这个神秘的观音菩萨。
※※※
……
不应该这样简单,真的,观音菩萨不应该这样简单。
自从归元寺修起后,老猴就一直住在茅舍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淋过雨了,今天茅舍塌,满天雨丝落下,打湿了他的长毛,微凉着他的身体。
法会的消息马上传遍天界诸地,而就在此时,北极紫薇大帝忽然宣布暂时休兵。天庭里的战争,便因为这场法会戛然而止,那浴血奋战的千万天兵们,也因为这场法会,得到了暂时休息的机会。
※※※
还好没有人找人临摹阿弥陀佛当时的神情,对于一方大佛,这点尊敬心还是有的。
……
前几日从西方净土传来了一件令三界震动的大消息,消息很简单,北方多闻天王又是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当日在南天门外的值班小房里,他掩低了声音,对身边几个人说道:“知道吗?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李家乃是天庭重要人物,但李靖大儿子在佛祖离开之后,便随着须弥山的覆灭,惨被打亡在人间,所以他家与西方净土有不世之仇,加入观音菩萨的阵营,是理所当然之事。而其他的那些厉害人物,不免却要考虑许久,看看这个态应该怎么表,怎样才能又不得罪观音菩萨,又不会让玉帝和阿弥陀佛不高兴。
这天普陀山很热闹,满山的青树都在清风中微微抖着,似乎是笑的肚子痛了,捧腹颤抖。满山的青光比往日里更加兴盛,似乎预见了自己这处道场终于迎来了某种大时刻——观音菩萨准备开五百年来的第一场法会。
……
老祖宗的身边是一大堆碎报纸,报纸下隆起一个小团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簌簌响着,一个毛茸茸的青脑袋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青狮。
※※※
佛祖不见了,须弥山垮了,观音菩萨又回到了西方净土,回到了阿弥陀佛的身边。阿弥陀佛没有像对付须弥山文殊普贤一样对付他,天界的众神都在暗自猜忖着,一方面是因为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只怕阿弥陀佛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来对付这个神秘的观音菩萨。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
先且不论观音菩萨的动作具体是什么,但只要是一直安静雌伏在阿弥陀佛身边的观音菩萨,忽然间有了动作这个事实,便足已经调动所有人的兴趣,震骇所有人的心神。
等于说,这两场法会,就像是两方面的实力宣告,也像是天界所有人的一次表态。
……
莲花台边,木咤行者正双手合什,面色平静,他早看见这些清净玉坊下,坐着的,尽是些仙力普通的仙人,真正有身份,有神通的,却是根本没有来。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这种情形就像是人们看小说时的感觉一样,看到小说里的主角算无遗策,攻城掠地,那便要拍案称快,若看到最后,却发现主角安顺于某主之侧,平稳等到故事的大结局,这便大大不乐,男主角变成了男配角,梁朝伟也要不高兴,更何况这些看小说的人。
观音菩萨自从胁侍阿弥陀佛,后来又常年跟随佛祖身边开始,便没有独自开过法会,相传天尊曾经偶尔问过菩萨,为何不开法会?菩萨这样回答道:“佛祖为我师,阿弥陀佛为我父。法会这种事情,我站在一边多听听就好了,哪有能力自己开法会。”
……
一个是在西天净土。黄湖之畔,青山之前。满天菩萨礼敬,天女散花,阿弥陀佛座前,法会气象森然。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难怪宗喀巴大师先前喊自己师徒赶快离开五台山。
※※※
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和尚正在为四面八方到来的仙人们安排着座位,那些仙人们见他亲自招呼,却不敢坐着,先行见礼。
……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又过了几日,事情渐渐清楚。听说那日阿弥陀佛正在净土开法会,黄鹤乱飞,佛偈四闻之际,观音菩萨忽然走到湖边,灌了一瓶子净水,然后毫不持礼地背身微笑离开,将自己充满嘲弄意味的背影留给了净土的菩萨罗汉,还有那尊佛。
前几日从西方净土传来了一件令三界震动的大消息,消息很简单,北方多闻天王又是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当日在南天门外的值班小房里,他掩低了声音,对身边几个人说道:“知道吗?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菩萨与佛爷,就是用这两个动作,表示了决裂。
是真的害怕。
又过了几日,事情渐渐清楚。听说那日阿弥陀佛正在净土开法会,黄鹤乱飞,佛偈四闻之际,观音菩萨忽然走到湖边,灌了一瓶子净水,然后毫不持礼地背身微笑离开,将自己充满嘲弄意味的背影留给了净土的菩萨罗汉,还有那尊佛。
尤其是佛祖的私人秘书。
黑毛和尚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头上戴着个有点儿旧了的金箍儿,请众人坐下,便走回了莲花台旁。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黑毛和尚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头上戴着个有点儿旧了的金箍儿,请众人坐下,便走回了莲花台旁。
人间的菩萨大战,确实带来了很恐怖的后果,五台山已经狼藉一片,本来还笼罩在佛光里的众弟子们不免有些心神悸荡,不知所以。
还好没有人找人临摹阿弥陀佛当时的神情,对于一方大佛,这点尊敬心还是有的。
老祖宗伸出手,略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放在了它的头上,揉了两下,叹了口气。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虽然他的身世大家都知道,而且他的慈悲之名早已传遍三界众生,他的交游肯定是天界众人中最广的那位,但依然很神秘,因为他是佛祖的弟子,在门内却没有排名,他是阿弥陀佛俗世的儿子,身旁的胁侍,却一直跟随在佛祖的身边,却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
事情还是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观音菩萨当时会忽然从法会上离开,阿弥陀佛为什么会叹气。
观音菩萨自从胁侍阿弥陀佛,后来又常年跟随佛祖身边开始,便没有独自开过法会,相传天尊曾经偶尔问过菩萨,为何不开法会?菩萨这样回答道:“佛祖为我师,阿弥陀佛为我父。法会这种事情,我站在一边多听听就好了,哪有能力自己开法会。”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哪咤忽然微笑问道:“今天这法会,只怕就是看这瓶儿吧。”
老祖宗伸出手,略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放在了它的头上,揉了两下,叹了口气。
木咤迎上前去,微笑道:“父亲,弟弟。”
四月十五日,普陀山上,陆陆续续有些人驾着彩云,骑着灵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普陀山下,然后为了表示尊敬下云舍骑,拾级而上,恭恭敬敬地在普陀山清净玉坊下,按照事先排列好的蒲团坐下,等着法会的开始。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但所有人都知道,菩萨与佛爷,就是用这两个动作,表示了决裂。
是真的害怕。
可是这种情形与大家对于观音菩萨的认知有极大的差距。
西方净土的法会还在开,虽然没有邀请佛宗之外的人马,但此时观音菩萨也开法会,在旁人眼中,就像是在与阿弥陀佛唱对台戏一般。
莲台上缓缓升起一个瓶儿,正是观音菩萨向来不离手的净瓶。
……
……
……
自从归元寺修起后,老猴就一直住在茅舍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淋过雨了,今天茅舍塌,满天雨丝落下,打湿了他的长毛,微凉着他的身体。
天界众人都敬爱菩萨,都敬畏菩萨,就是因为他谦虚,从他开始在天界崭露头角开始,一直到后来,他成为了横亘佛道两家的大人物,他还是保持着最初的谦虚模样。但大家都知道,这位菩萨不简单,而又发现这位菩萨一直谦虚着,所以大家在心底都有很深的迷惑——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观音菩萨的身上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神秘色彩,就因为这一丝神秘,让大家……很害怕。
老祖宗的身边是一大堆碎报纸,报纸下隆起一个小团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簌簌响着,一个毛茸茸的青脑袋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青狮。
※※※
……
※※※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这天普陀山很热闹,满山的青树都在清风中微微抖着,似乎是笑的肚子痛了,捧腹颤抖。满山的青光比往日里更加兴盛,似乎预见了自己这处道场终于迎来了某种大时刻——观音菩萨准备开五百年来的第一场法会。
等于说,这两场法会,就像是两方面的实力宣告,也像是天界所有人的一次表态。
人间的菩萨大战,确实带来了很恐怖的后果,五台山已经狼藉一片,本来还笼罩在佛光里的众弟子们不免有些心神悸荡,不知所以。
道界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们,却从旁人描述的景象里察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疑点——观音菩萨离开之前,曾经去湖里灌了一瓶净水,这个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怀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于参加到凌霄宝殿与北极大殿的天界大战之中,却是对于观音菩萨的那个瓶子十分感兴趣。
在玉坊前面,一座莲花台正在盛开,台畔粉色莲花瓣在风中轻摇,就如同处在不停的开放过程中一般。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就在此时,观音菩萨广发法帖,定于四月十五日于普陀山开法会宏佛。
……
众仙众神众菩萨,都知道观音菩萨谦虚。
那处法会在普陀灵山之上,观音菩萨道场。
……
就在此时,观音菩萨广发法帖,定于四月十五日于普陀山开法会宏佛。
道界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们,却从旁人描述的景象里察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疑点——观音菩萨离开之前,曾经去湖里灌了一瓶净水,这个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怀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于参加到凌霄宝殿与北极大殿的天界大战之中,却是对于观音菩萨的那个瓶子十分感兴趣。
观音菩萨在天界众人的心目中,就有点儿像一个带点儿神秘,带点儿不可知意味的男主角。
在玉坊前面,一座莲花台正在盛开,台畔粉色莲花瓣在风中轻摇,就如同处在不停的开放过程中一般。
天界众人都敬爱菩萨,都敬畏菩萨,就是因为他谦虚,从他开始在天界崭露头角开始,一直到后来,他成为了横亘佛道两家的大人物,他还是保持着最初的谦虚模样。但大家都知道,这位菩萨不简单,而又发现这位菩萨一直谦虚着,所以大家在心底都有很深的迷惑——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观音菩萨的身上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神秘色彩,就因为这一丝神秘,让大家……很害怕。
天上呢?
正说着,木咤的眼睛亮了一亮,看见远方一朵红云飘了过来,红云缓缓落在普陀山下,走下来了两个人,一人黑面肃然,手托宝塔,一人面相英俊,长枪于后,红绫为带。
……
法会的消息马上传遍天界诸地,而就在此时,北极紫薇大帝忽然宣布暂时休兵。天庭里的战争,便因为这场法会戛然而止,那浴血奋战的千万天兵们,也因为这场法会,得到了暂时休息的机会。
自从归元寺修起后,老猴就一直住在茅舍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淋过雨了,今天茅舍塌,满天雨丝落下,打湿了他的长毛,微凉着他的身体。
正说着,木咤的眼睛亮了一亮,看见远方一朵红云飘了过来,红云缓缓落在普陀山下,走下来了两个人,一人黑面肃然,手托宝塔,一人面相英俊,长枪于后,红绫为带。
所以天界的人们开始疑惑起来,莫非观音菩萨就是准备这样下去,再等几千几万世后,顺利地接任阿弥陀佛的佛位?
法会的消息马上传遍天界诸地,而就在此时,北极紫薇大帝忽然宣布暂时休兵。天庭里的战争,便因为这场法会戛然而止,那浴血奋战的千万天兵们,也因为这场法会,得到了暂时休息的机会。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他摇摇头,湿了的褐毛洒开一蓬水花,倒有些性感儿。
所有人都在等着四月十五日。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道界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们,却从旁人描述的景象里察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疑点——观音菩萨离开之前,曾经去湖里灌了一瓶净水,这个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怀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于参加到凌霄宝殿与北极大殿的天界大战之中,却是对于观音菩萨的那个瓶子十分感兴趣。
可是这种情形与大家对于观音菩萨的认知有极大的差距。
所有人都在等着四月十五日。
……
虽然他的身世大家都知道,而且他的慈悲之名早已传遍三界众生,他的交游肯定是天界众人中最广的那位,但依然很神秘,因为他是佛祖的弟子,在门内却没有排名,他是阿弥陀佛俗世的儿子,身旁的胁侍,却一直跟随在佛祖的身边,却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
……
※※※
天界众人都敬爱菩萨,都敬畏菩萨,就是因为他谦虚,从他开始在天界崭露头角开始,一直到后来,他成为了横亘佛道两家的大人物,他还是保持着最初的谦虚模样。但大家都知道,这位菩萨不简单,而又发现这位菩萨一直谦虚着,所以大家在心底都有很深的迷惑——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观音菩萨的身上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神秘色彩,就因为这一丝神秘,让大家……很害怕。
黑毛和尚走到他身边,瓮声瓮气道:“菩萨算的很对。”
哪咤忽然微笑问道:“今天这法会,只怕就是看这瓶儿吧。”
是真的害怕。
……
但所有人都知道,菩萨与佛爷,就是用这两个动作,表示了决裂。
人人都在等待着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却一直安静着,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不由得众人失望,看客恼火,唇角生疮。
四月十五日,普陀山上,陆陆续续有些人驾着彩云,骑着灵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普陀山下,然后为了表示尊敬下云舍骑,拾级而上,恭恭敬敬地在普陀山清净玉坊下,按照事先排列好的蒲团坐下,等着法会的开始。
普陀山中一片静寂,所有人都将眼光投向那座莲台。
在玉坊前面,一座莲花台正在盛开,台畔粉色莲花瓣在风中轻摇,就如同处在不停的开放过程中一般。
道界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们,却从旁人描述的景象里察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疑点——观音菩萨离开之前,曾经去湖里灌了一瓶净水,这个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怀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于参加到凌霄宝殿与北极大殿的天界大战之中,却是对于观音菩萨的那个瓶子十分感兴趣。
按照如今人世的说法,观音菩萨就是佛祖的私人秘书。天界有很多聪明人,在这些聪明人的眼里,一个永远恬淡慈悲,什么人也不得罪的私人秘书,是很可怕的存在。
不应该这样简单,真的,观音菩萨不应该这样简单。
在玉坊前面,一座莲花台正在盛开,台畔粉色莲花瓣在风中轻摇,就如同处在不停的开放过程中一般。
小青狮趴在老祖宗的身边,双只前爪平叠着,脑袋有气无力地搁在毛爪之上,双眼无比哀伤,看着天上某个方向。
小青狮趴在老祖宗的身边,双只前爪平叠着,脑袋有气无力地搁在毛爪之上,双眼无比哀伤,看着天上某个方向。
老祖宗的身边是一大堆碎报纸,报纸下隆起一个小团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簌簌响着,一个毛茸茸的青脑袋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青狮。
道界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们,却从旁人描述的景象里察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疑点——观音菩萨离开之前,曾经去湖里灌了一瓶净水,这个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怀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于参加到凌霄宝殿与北极大殿的天界大战之中,却是对于观音菩萨的那个瓶子十分感兴趣。
观音菩萨自从胁侍阿弥陀佛,后来又常年跟随佛祖身边开始,便没有独自开过法会,相传天尊曾经偶尔问过菩萨,为何不开法会?菩萨这样回答道:“佛祖为我师,阿弥陀佛为我父。法会这种事情,我站在一边多听听就好了,哪有能力自己开法会。”
又过了几日,事情渐渐清楚。听说那日阿弥陀佛正在净土开法会,黄鹤乱飞,佛偈四闻之际,观音菩萨忽然走到湖边,灌了一瓶子净水,然后毫不持礼地背身微笑离开,将自己充满嘲弄意味的背影留给了净土的菩萨罗汉,还有那尊佛。
三坛海会大神忽然回头,双目一寒,紧紧盯着清静玉坊前的那座莲台。
……
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和尚正在为四面八方到来的仙人们安排着座位,那些仙人们见他亲自招呼,却不敢坐着,先行见礼。
正说着,木咤的眼睛亮了一亮,看见远方一朵红云飘了过来,红云缓缓落在普陀山下,走下来了两个人,一人黑面肃然,手托宝塔,一人面相英俊,长枪于后,红绫为带。
……
……
一个是在西天净土。黄湖之畔,青山之前。满天菩萨礼敬,天女散花,阿弥陀佛座前,法会气象森然。
“菩萨早料到了。”木咤引着父亲与弟弟去了处安静的所在,微笑说道:“再等会儿。”
老祖宗伸出手,略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放在了它的头上,揉了两下,叹了口气。
……
黑毛和尚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头上戴着个有点儿旧了的金箍儿,请众人坐下,便走回了莲花台旁。
“菩萨早料到了。”木咤引着父亲与弟弟去了处安静的所在,微笑说道:“再等会儿。”
先前的五台山上,还是佛法大会,清光湛湛,宁心静神,好一场煌煌法会。如今,却成了大神通的战场,空留满山伤痕,凄怆无比。
……
如果观音菩萨发表了看法,说不定如今的佛土已经分裂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认可了,他的看法,就是代表着佛祖的看法。
道界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们,却从旁人描述的景象里察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疑点——观音菩萨离开之前,曾经去湖里灌了一瓶净水,这个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怀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于参加到凌霄宝殿与北极大殿的天界大战之中,却是对于观音菩萨的那个瓶子十分感兴趣。
法会的消息马上传遍天界诸地,而就在此时,北极紫薇大帝忽然宣布暂时休兵。天庭里的战争,便因为这场法会戛然而止,那浴血奋战的千万天兵们,也因为这场法会,得到了暂时休息的机会。
所有人都在等着四月十五日。
莲花台边,木咤行者正双手合什,面色平静,他早看见这些清净玉坊下,坐着的,尽是些仙力普通的仙人,真正有身份,有神通的,却是根本没有来。
……
尤其是佛祖的私人秘书。
黑毛和尚走到他身边,瓮声瓮气道:“菩萨算的很对。”
……
※※※
正说着,木咤的眼睛亮了一亮,看见远方一朵红云飘了过来,红云缓缓落在普陀山下,走下来了两个人,一人黑面肃然,手托宝塔,一人面相英俊,长枪于后,红绫为带。
四月十五日,普陀山上,陆陆续续有些人驾着彩云,骑着灵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普陀山下,然后为了表示尊敬下云舍骑,拾级而上,恭恭敬敬地在普陀山清净玉坊下,按照事先排列好的蒲团坐下,等着法会的开始。
道界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们,却从旁人描述的景象里察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疑点——观音菩萨离开之前,曾经去湖里灌了一瓶净水,这个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怀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于参加到凌霄宝殿与北极大殿的天界大战之中,却是对于观音菩萨的那个瓶子十分感兴趣。
※※※
所有人都在等着四月十五日。
二人从仙人位列中走过,仙人们齐齐站起行礼:“见过大元帅,见过海会大神。”
※※※
一只浑身长满黑毛的和尚正在为四面八方到来的仙人们安排着座位,那些仙人们见他亲自招呼,却不敢坐着,先行见礼。
人事这种事情,总是最复杂的。
三坛海会大神忽然回头,双目一寒,紧紧盯着清静玉坊前的那座莲台。
但所有人都知道,菩萨与佛爷,就是用这两个动作,表示了决裂。
木咤迎上前去,微笑道:“父亲,弟弟。”
人人都在等待着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却一直安静着,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不由得众人失望,看客恼火,唇角生疮。
在玉坊前面,一座莲花台正在盛开,台畔粉色莲花瓣在风中轻摇,就如同处在不停的开放过程中一般。
可是等了五百年,观音菩萨还是安安静静地捧着瓶儿,站在阿弥陀佛的身边,充作那个不起眼的胁侍背景。
……
李家乃是天庭重要人物,但李靖大儿子在佛祖离开之后,便随着须弥山的覆灭,惨被打亡在人间,所以他家与西方净土有不世之仇,加入观音菩萨的阵营,是理所当然之事。而其他的那些厉害人物,不免却要考虑许久,看看这个态应该怎么表,怎样才能又不得罪观音菩萨,又不会让玉帝和阿弥陀佛不高兴。
离五台山约摸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扎西喇嘛感应到后方山上的那场佛法大战,沉着脸,强抑着自己的心神没有回头,只是加快着脚步,拖着手边的小喇嘛快速向西边去,向藏原去。
一个是在西天净土。黄湖之畔,青山之前。满天菩萨礼敬,天女散花,阿弥陀佛座前,法会气象森然。
莲花台边,木咤行者正双手合什,面色平静,他早看见这些清净玉坊下,坐着的,尽是些仙力普通的仙人,真正有身份,有神通的,却是根本没有来。
李靖面色肃然,忽然说道:“菩萨既然开法会,我们家自然是要来的,只是……”他看了看四周,皱眉道:“看来菩萨此次算错了些。”
当叶相僧在五台山上开法会的时候,在天界,也同时有两个法会在开。
哪咤忽然微笑问道:“今天这法会,只怕就是看这瓶儿吧。”
……
……
可是等了五百年,观音菩萨还是安安静静地捧着瓶儿,站在阿弥陀佛的身边,充作那个不起眼的胁侍背景。
……
还好没有人找人临摹阿弥陀佛当时的神情,对于一方大佛,这点尊敬心还是有的。
法会的消息马上传遍天界诸地,而就在此时,北极紫薇大帝忽然宣布暂时休兵。天庭里的战争,便因为这场法会戛然而止,那浴血奋战的千万天兵们,也因为这场法会,得到了暂时休息的机会。
所有人都在等着四月十五日。
老祖宗的身边是一大堆碎报纸,报纸下隆起一个小团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簌簌响着,一个毛茸茸的青脑袋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青狮。
……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而令天界众生震撼的,是另一处的法会。
道界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们,却从旁人描述的景象里察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疑点——观音菩萨离开之前,曾经去湖里灌了一瓶净水,这个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怀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于参加到凌霄宝殿与北极大殿的天界大战之中,却是对于观音菩萨的那个瓶子十分感兴趣。
三坛海会大神忽然回头,双目一寒,紧紧盯着清静玉坊前的那座莲台。
所以天界的人们开始疑惑起来,莫非观音菩萨就是准备这样下去,再等几千几万世后,顺利地接任阿弥陀佛的佛位?
西方净土的法会还在开,虽然没有邀请佛宗之外的人马,但此时观音菩萨也开法会,在旁人眼中,就像是在与阿弥陀佛唱对台戏一般。
李家乃是天庭重要人物,但李靖大儿子在佛祖离开之后,便随着须弥山的覆灭,惨被打亡在人间,所以他家与西方净土有不世之仇,加入观音菩萨的阵营,是理所当然之事。而其他的那些厉害人物,不免却要考虑许久,看看这个态应该怎么表,怎样才能又不得罪观音菩萨,又不会让玉帝和阿弥陀佛不高兴。
佛祖不见了,须弥山垮了,观音菩萨又回到了西方净土,回到了阿弥陀佛的身边。阿弥陀佛没有像对付须弥山文殊普贤一样对付他,天界的众神都在暗自猜忖着,一方面是因为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只怕阿弥陀佛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来对付这个神秘的观音菩萨。
所以天界的人们开始疑惑起来,莫非观音菩萨就是准备这样下去,再等几千几万世后,顺利地接任阿弥陀佛的佛位?
……
二人从仙人位列中走过,仙人们齐齐站起行礼:“见过大元帅,见过海会大神。”
不应该这样简单,真的,观音菩萨不应该这样简单。
老祖宗伸出手,略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放在了它的头上,揉了两下,叹了口气。
等于说,这两场法会,就像是两方面的实力宣告,也像是天界所有人的一次表态。
……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那处法会在普陀灵山之上,观音菩萨道场。
※※※
离五台山约摸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扎西喇嘛感应到后方山上的那场佛法大战,沉着脸,强抑着自己的心神没有回头,只是加快着脚步,拖着手边的小喇嘛快速向西边去,向藏原去。
究竟是站在阿弥陀佛一方,还是站在观音菩萨一方。
※※※
……
道界诸天中,真正有大智慧的大神通们,却从旁人描述的景象里察觉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疑点——观音菩萨离开之前,曾经去湖里灌了一瓶净水,这个动作,引起了他们的怀疑——那些大神通,甚至不屑于参加到凌霄宝殿与北极大殿的天界大战之中,却是对于观音菩萨的那个瓶子十分感兴趣。
莲台上缓缓升起一个瓶儿,正是观音菩萨向来不离手的净瓶。
……
本来这是佛土内部的争斗,但是这五百年来,玉帝与西方净土交好,而观音菩萨向来又是在天庭极有地位的大尊贵者,所以两相互扰,倒让这天界不论道佛,都有些揎攘起来,所有人都在观看,究竟有谁会来到普陀山参加观音菩萨的法会。
……
先前的五台山上,还是佛法大会,清光湛湛,宁心静神,好一场煌煌法会。如今,却成了大神通的战场,空留满山伤痕,凄怆无比。
※※※
是真的害怕。
当叶相僧在五台山上开法会的时候,在天界,也同时有两个法会在开。
只要是来了的,不异于是向西方净土表态。
老祖宗伸出手,略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放在了它的头上,揉了两下,叹了口气。
……
黑毛和尚走到他身边,瓮声瓮气道:“菩萨算的很对。”
※※※
等于说,这两场法会,就像是两方面的实力宣告,也像是天界所有人的一次表态。
普陀山中一片静寂,所有人都将眼光投向那座莲台。
老祖宗的身边是一大堆碎报纸,报纸下隆起一个小团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簌簌响着,一个毛茸茸的青脑袋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青狮。
李家乃是天庭重要人物,但李靖大儿子在佛祖离开之后,便随着须弥山的覆灭,惨被打亡在人间,所以他家与西方净土有不世之仇,加入观音菩萨的阵营,是理所当然之事。而其他的那些厉害人物,不免却要考虑许久,看看这个态应该怎么表,怎样才能又不得罪观音菩萨,又不会让玉帝和阿弥陀佛不高兴。
……
是真的害怕。
先且不论观音菩萨的动作具体是什么,但只要是一直安静雌伏在阿弥陀佛身边的观音菩萨,忽然间有了动作这个事实,便足已经调动所有人的兴趣,震骇所有人的心神。
※※※
不应该这样简单,真的,观音菩萨不应该这样简单。
自从归元寺修起后,老猴就一直住在茅舍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淋过雨了,今天茅舍塌,满天雨丝落下,打湿了他的长毛,微凉着他的身体。
人事这种事情,总是最复杂的。
离五台山约摸有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扎西喇嘛感应到后方山上的那场佛法大战,沉着脸,强抑着自己的心神没有回头,只是加快着脚步,拖着手边的小喇嘛快速向西边去,向藏原去。
道家的仙人们都在猜测,观音菩萨看来是与阿弥陀佛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才会一直安安静静地呆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而没有对于须弥山的覆灭发表一点带有倾向性的看法。
三坛海会大神忽然回头,双目一寒,紧紧盯着清静玉坊前的那座莲台。
……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
道家的仙人们都在猜测,观音菩萨看来是与阿弥陀佛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才会一直安安静静地呆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而没有对于须弥山的覆灭发表一点带有倾向性的看法。
人间是这样的。
※※※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这天普陀山很热闹,满山的青树都在清风中微微抖着,似乎是笑的肚子痛了,捧腹颤抖。满山的青光比往日里更加兴盛,似乎预见了自己这处道场终于迎来了某种大时刻——观音菩萨准备开五百年来的第一场法会。
那处法会在普陀灵山之上,观音菩萨道场。
人间是这样的。
“菩萨早料到了。”木咤引着父亲与弟弟去了处安静的所在,微笑说道:“再等会儿。”
老祖宗的身边是一大堆碎报纸,报纸下隆起一个小团儿,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簌簌响着,一个毛茸茸的青脑袋从里面钻了出来,正是青狮。
那处法会在普陀灵山之上,观音菩萨道场。
可是这种情形与大家对于观音菩萨的认知有极大的差距。
三坛海会大神忽然回头,双目一寒,紧紧盯着清静玉坊前的那座莲台。
不应该这样简单,真的,观音菩萨不应该这样简单。
……
普陀山中一片静寂,所有人都将眼光投向那座莲台。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
天上呢?
自从归元寺修起后,老猴就一直住在茅舍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淋过雨了,今天茅舍塌,满天雨丝落下,打湿了他的长毛,微凉着他的身体。
究竟是站在阿弥陀佛一方,还是站在观音菩萨一方。
道家的仙人们都在猜测,观音菩萨看来是与阿弥陀佛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才会一直安安静静地呆在阿弥陀佛的身边,而没有对于须弥山的覆灭发表一点带有倾向性的看法。
天界众人都敬爱菩萨,都敬畏菩萨,就是因为他谦虚,从他开始在天界崭露头角开始,一直到后来,他成为了横亘佛道两家的大人物,他还是保持着最初的谦虚模样。但大家都知道,这位菩萨不简单,而又发现这位菩萨一直谦虚着,所以大家在心底都有很深的迷惑——观音菩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观音菩萨的身上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神秘色彩,就因为这一丝神秘,让大家……很害怕。
在玉坊前面,一座莲花台正在盛开,台畔粉色莲花瓣在风中轻摇,就如同处在不停的开放过程中一般。
莲台上缓缓升起一个瓶儿,正是观音菩萨向来不离手的净瓶。
这种情形就像是人们看小说时的感觉一样,看到小说里的主角算无遗策,攻城掠地,那便要拍案称快,若看到最后,却发现主角安顺于某主之侧,平稳等到故事的大结局,这便大大不乐,男主角变成了男配角,梁朝伟也要不高兴,更何况这些看小说的人。
不应该这样简单,真的,观音菩萨不应该这样简单。
……
按照如今人世的说法,观音菩萨就是佛祖的私人秘书。天界有很多聪明人,在这些聪明人的眼里,一个永远恬淡慈悲,什么人也不得罪的私人秘书,是很可怕的存在。
“等那小子回来再说。”老祖宗最后这样想道:“当初收他当徒弟,只是为了出去,如今……如今只求着大家都快快活活的,别出什么事儿便好……出去?嗯,今天淋了场雨,湿匝匝的倒怪舒服,也许?也许……就这么住在这庙里也不错?”
……
人间是这样的。
究竟是站在阿弥陀佛一方,还是站在观音菩萨一方。
哪咤忽然微笑问道:“今天这法会,只怕就是看这瓶儿吧。”
他摇摇头,湿了的褐毛洒开一蓬水花,倒有些性感儿。
※※※
所有人都在等着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