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杨良与翠柔公主同行,由黄则忠引路,步入正门。
经游廊穿过前院,通过花园,黄府上下处处点着灯笼,在初春天气,已经有嫩芽悄悄拱出泥土。
“我家老爷在后院暖阁,除了李公子外,还有其他几人,都是这次科举的学子,老爷为国选材,也是操碎了心。”
三人一路来到后院,还未靠近,便听到了歌舞之声,透过窗户,能看到里面灯火通明。
黄则忠带着二人上楼,立在门外,道了一声请。
杨良跟在翠柔公主身后步入暖阁。
他忽地眼睛一亮,见这暖阁中温暖如春,摆满了芍药、牡丹、玫瑰等物。现在天气还冷,然而,这里的鲜花已经竞相绽放,空气中一股诱人的花香,杨良竟看到有蜂蝶在花朵间流连。
暖阁靠墙的位置摆着一张罗汉床,一个中年男人约莫五十岁左右,身穿单衣,手中摇着一柄蒲扇。
看到杨良进来,他用蒲扇一指,道:“快看,萍州的解元郎到了。”
杨良撩起长袍下摆,躬身便拜,道:“学生见过大人,大人福寿安康,现在家国天下都在大人肩上,大人可要爱惜身体呐。”
“哈哈哈。”
黄首辅开怀大笑,起身趿着布鞋上前:“今日是私宴,不必多礼。本官就是愿意和你们这些年轻人多亲近亲近,也是为国选材,你可莫要嫌弃老夫呐。”
“大人玩笑了,大人仪表堂堂,风姿俊逸,颇有古圣人之风,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哈哈哈。”
黄首辅笑得更加开心,看来,杨良也是一个会来事的人,加上本身又有才干,若是能收归门下,也是未来朝堂上的一位得力干将。
“坐,快坐。”
黄首辅回到座位,轻轻拍了拍手,便有侍女鱼涌而上,送上美酒佳酿。
有悠扬的弦乐响起,又有舞姬伴舞,歌舞俱佳。
杨良心中暗暗赞叹,果然是有钱人懂得享受,而黄首辅的奢侈,已经不是单纯有钱就能解决的。
“李公子,你看我这处暖阁如何?”
杨良刚欲起身,黄首辅摆摆手道:“坐下说话便可,今日是私宴,不用拘礼。”
“多谢大人。”杨良道,“外面还是春寒料峭,大人这里却是温暖如春,又有百花盛开,实在是人间盛景。学生穿着棉衣还觉有几分燥热。”
黄首辅挥挥手,嘱咐丫鬟把窗户稍微打开一些,一阵夜风袭来,众人都感觉清爽许多。”
“本官是南方人,天生畏寒,最是受不了这京城的寒冬。便请了匠人来,颇费了一番心思,建了这处暖阁,闲暇里会客饮茶,也算一个所在。”
“大人好妙思。”
“能将春日之景盛于暖阁之中,堪称鬼斧神工。”
黄首辅的声音落地,屋里一片奉承之声。
杨良混在其中,知道又到了捧臭脚时间,只是还没想到如何捧得体面又不尴尬。
黄首辅脸上沾沾自喜,他摇了摇手中的蒲扇,道:“诸位不妨猜猜看,这座暖阁是如何修建而成?”
诸人都皱着眉头寻思,甚至有人站起身来,围着墙壁左看右看。
杨良也觉得有些好奇,他从刚刚进来的时候就在观察。
北地冬日取暖,无非煤炭二物,黄首辅家里自然是不心疼钱的,关键是这处暖阁主要是木制结构,保暖效果微乎其微。
诸人琢磨了一阵,纷纷摇头。
“李公子,伱是北地来的,不妨猜一猜?”
黄首辅点名点到了杨良身上。
杨良站起身来,先躬身行了一礼,道:“学生刚刚进来的时候,瞧见了这四根柱子,触之温热,我想,这暖阁的妙思,应该就在这四根柱子上。”
“妙,果然是妙。枉匠人苦思良久,还是被李解元一语道破。”黄首辅摇着蒲扇笑道,“不错,我命人在楼下垒成火炉,将火气引入二楼,命人日夜生火,才有这温暖如春的盛景。”
诸人一片赞扬之声,杨良混在人群之中,也随着众人喝彩。
心中却是在想,如此奢侈,不知要耗费多少金银。
当官就是好呐,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官。
“李解元。”黄首辅忽然点到杨良的名字,道,“本官听说你在明月山庄赋诗一首,被众人交口赞誉,本官也是欣赏了很久。你既然有诗才,可否就借着这景色,赋诗一首?”
“大人才高八斗,在大人面前,小人哪里敢卖弄诗文。”
“尽管大胆去作,也让大家领教一下萍州解元郎的才华。”
“李解元莫非是写不出来?”有人不阴不阳刺了杨良一句,黄首辅身上的位置有限,杨良抢上了好位置,他们便挂不上去了。
翠柔公主在一旁道:“想要在片刻之间成诗,谈何容易。黄大人是否有些强人所难。”
黄首辅看到杨良和翠柔同行,他不知道二人的关系。不过,在京城,翠柔公主和一个吉祥物差不多,也不必太在意她。
“唉,如此才显李解元的诗才。”黄首辅道,“不如就以一炷香为限,如果一时想不起来,从前的旧作也可。”
杨良站起身来,首先行了一礼,道:“在下才疏学浅,哪有什么诗才,所以也没有什么旧作。况且,黄大人本就是仕林魁首,在大人面前,何敢班门弄斧。”
诸人摇摇头,原来这杨良也不过尔尔。
虽然被杨良捧得很开心,但黄首辅多少还是有些失望。
杨良话锋一转,道:“不过今日见到大人,学生心有所感,斗胆赋诗一首。”
“哦?”黄首辅眼睛一亮,道,“快快写来,来人呐,笔墨伺候。”
弹指之间,笔墨纸砚便摆在杨良面前,一名十六岁左右的小女孩手中捧着砚台。
诸人都凑过来,看向杨良道笔尖,杨良略作沉吟,随之一挥而就。
翠柔公主站在一旁,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杨良停笔不写,顿了顿,又落下题跋:
萍州李青阳敬赠首辅黄大人。
他双手捧着宣纸,呈到黄首辅面前,道:“今日得见大人,如日月之明,如洪炉之暖,心有所感,特作诗一首,敬赠黄大人。
还望大人不要笑在下才疏学浅,在大人面前献丑。”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黄首辅重复着这句话,脸上的笑容如菊花一般绽开。
杨良贴心道:“是呐,这首诗就是为大人做的,大人就是咱大盛朝的煤,大人就是万民百姓的炭。大人您燃烧了自己,温暖了别人,说实话,我现在站在您面前,我都觉得热乎乎的。”
暖阁中的才子纷纷侧目,心道,忒不要脸了吧。
大家都是来捧臭脚的,为何你就能捧得这么好,捧得这么妙。
你都这么会捧了,还让我们怎么混。
“哈哈哈。”
黄首辅扶须而笑,道:“言重了,言重了,本官也就是做了一些份内之事罢了,不算什么不算什么。”
这事,厅中的读书人纷纷见缝插针,直言杨良说得好,说得妙,大人就是大盛朝的炭,足以光照千古。
黄首辅拉着杨良的手坐下,越看越觉得满意,不仅长得好看,还这么有才学,关键还如此懂我。
简直是天降人才来大盛,本官都恨不得同他推心置腹,促膝长谈。
他看向一旁捧砚的婢女,忽然道:“此女名曰晴岚,是本官花十八两银子买来的,不如我就将她赠与李解元,为你铺床叠被,身边也有个照应。”
那婢女看向杨良,脸颊微微有些发烫,对他的相貌也是十分满意。
杨良也不知道,为何这里的人都喜欢送女人。
他咳嗽一声,道:“学生在原籍已有婚约,何况我在京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不敢耽误了姑娘。”
“让她伺候你,又不是做老婆。刚刚你说没有房子,我倒是有几处闲置的宅子,等下你找管家,让他带你去。”
周围的人都吃了一惊,眨眼之间,黄首辅就要送房子送人了。
看来,黄首辅是蛮看好他的,连房子和女人都送了,回头给个榜眼探花什么的,也不过是探囊取物。
“咳咳。”
翠柔轻咳一声,道:“我已收了青阳做干弟弟,我们姐弟相称,大人如果当真有心,这侍女便暂时留在我身边吧,我先替他照看。”
“当真?”
黄首辅听到这话,有些吃惊,也有些遗憾。心道,这女人下手怎么这么快。杨良已经在玉漱公主处逃过一劫,难道又要栽到翠柔公主手里。
其他才子看向杨良的眼神,却有些幸灾乐祸。
京城的女子胡闹得紧,什么姐姐弟弟,谁都知道你们是干的。
可是看着翠柔公主不施粉黛,却已明艳照人的模样,众人心里隐隐又有些忌妒。
公主,为什么不是我,我也可以的。
正在宾主尽欢之际,黄则忠忽然快步而来:“大人,宫中的李公公到了。”
“不必通禀了,我和黄大人是自己人,我就不请自来了。”
伴随着声音,李长堂已经跨入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