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船长

正文卷

第七十六章 船长

翌日一早, 沈瑶华带着林海出发,前去寻找那个扈十一说的人。

有些经验的船员,沈瑶华这段时间, 因为舍得花钱还是找到一些的。但是, 就缺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

扈十一所说这人, 姓吴, 江湖人称吴六指,经验十分丰富。

只因他两手都多出一个手指来,所以人称吴六指。

沈瑶华听扈十一说, 吴六指因为儿子出了意外, 所以才一直在家照顾儿子。半年多以前,他那个儿子于病榻之上, 离开了人世。

扈十一也曾派人去请他出山, 但是被他拒绝了。

沈瑶华昨日回去之后,也派人去打听了一番,又得到了一些个消息。原来不止这扈十一去请人出山, 其他几方人马也有去请人, 不过都被拒绝了。

沈瑶华也根据调查回来的东西,差不多猜测出来,他为什么会拒绝。

吴六指的儿子虽然死了,但是还有一个儿媳妇, 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童。吴六指的妻子, 早年间便去世了。所以之后他儿子受伤, 儿媳又刚生下孙子, 他才回到家里照顾儿子。

现在他儿子离世了, 按理说他应该出去挣钱养家。

“不知可否考虑过让令孙,上学堂启蒙。”沈瑶华试探的问了一句,吴六指听完脸色一僵。

沈瑶华再接再厉说道:“我在石头村那边开办了一个学堂,若是愿意,可以让令孙过去。”

吴六指现在经常去外面做散工,沈瑶华还想着若是找不到人刚好过去,石头村和养殖场视察一番。

所以虽然有很多人来请他出山,也开了很高的价格,但是他宁愿去做一些苦工,挣一点点微薄的辛苦钱,也不愿意出山。

吴六指见此脸色一冷,僵硬的说道:“别给我来这一套,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去的。”

这吴六指儿子受伤之后,这些年把银子都花得差不多了,家境十分贫寒。他这孙子,都没有吃过这些好物,见沈瑶华拿出这些吃食来,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

那吴六指听完脸色这才缓和了过来,沈瑶华看他看孙子狼吞虎咽的吃糕点,他眼神里还有一丝心疼。

沈瑶华连忙让林海拆了两块小蛋糕出来,塞到了那小孙子的手中。

吴六指还来不及阻止,他的小孙子便已经把蛋糕塞入了口中。

这都是她按照菜谱上,挑选出来的一些糕点甜点的做法。

沈瑶华知道他已经拒绝了许多人,所以听到他的拒绝,倒也不恼。

沈瑶华猜测他们此去应该也不会那么顺利。

沈瑶华笑了笑说道:“不必如此生气,这是上门来应有的礼数。并不是说收下了东西,你就一定要去给我做事。这种事情我们还是讲究个你情我愿。”

看吴六指的表情就知道,他应该是有这个想法的,但再看他目前的家境,肯定是供不起读书的。

见他如此在意孙子,沈瑶华自然是明白了可以如何让他同意。当然是从他孙子这里入手了。

还好她运气比较好,今日刚好那吴六指并没有出去做工,好像是他家的房顶出了点问题。

但若是再去船上做工,自是很久才能回家一趟, 照管不了家里。他儿子就留了孙子,这么一个独苗苗。他十分宠爱这个孩子,自然是不放心,一离开就是好长时间。徒留儿媳和孙子,孤儿寡母。若真的再出些什么事,他可能自己也活不下去了。

沈瑶华去的时候,他正在院里干活,准备房顶修葺。一听沈瑶华是来请他出山的,他便直接开口冷冷的拒绝了。

吴六指住在城外,刚好和去石头村和养殖场是一条路,离得也不算太远,就在路边,独门独院。沈瑶华一看,住在这种地方,难怪他会不放心。

看吴六指的孙子也在院子里,便把提前给孩子准备的一些吃食拿了出来。

吴六指叹了一口气:“沈姑娘,这些日子不乏有人来请我出山的。开出的价格也十分不菲。我若是愿意,自然是可以把孙儿送到最好的学堂去。但是我儿子已经没了,实在放心不下,他们孤儿寡母的,你请回吧。”

沈瑶华听出了他拒绝的意思,沉默片刻:“不若这样,你帮我训练些人,花不了太长时间。我这里和那些大船队的需求还不太一样。我是自己开店的,目前也就在靠近青州的两个州府开了两家铺子。所以这船也就只用到旁边两个州府去送货。来回时间也不会太长,频率也不会太高,一月可能就去一两趟。”

沈瑶华停顿片刻接着说道:“每次出去也就一两天就能回来,你先期帮着掌船,顺带训练些人,等他们熟悉上手之后,你就不用去跟船了。我家业比较大,做的事也比较多。之后你可以挑选一个其它不用出去的活,仍然在我手下做事,每月按照你做的事情给月钱,不过应该不会有掌船那么高。”

吴六指听完神色有些松动的样子,沈瑶华知道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容易,若不是担心孤儿寡母的安全,恐怕早就加入别人的船队了。所以沈瑶华再接再厉。

“若你担心你孙儿和儿媳的安全,我这里也有几个方案。一是可以在你外出期间,把他们两人接到我府上去住,二是工业区那边,可以给你的儿媳安排一个事,带着你的孙儿住过去。”

沈阳华仔细观察吴六指的微表情,知道他应该是不太满意这两个安排的。毕竟把人接走,让他安心在外。其他船队肯定也有开这样的条件。这样等于把家人送到别人的手中,若是碰到一个不好的主家,靠这个拿捏他,问题可能就大了。

“当然我这里也有第三个选择,你们这儿离石头村也很近,不若搬到石头村去住,刚好你的孙儿可以和石头村的孩子一起上学堂。”

吴六指思索片刻后问道:“我听说那边的学堂,只招收年纪比较大一点的孩子。”

“这个你放心,开办更大的学堂,一直在我的计划里。之前是实在找不出那么多夫子,所以才有种种条件限制,这学堂最近便会开起来。当然若是你不放心,你也可以指定学堂。束脩、笔墨纸砚的钱都由我负责。”

然后两人又就细节商谈了好一阵,吴六指才终于答应下来。

沈瑶华本就有计划去巡查一下养殖场和石头村的种植情况。现在竟然跟吴六指谈妥了,还要考虑一下是给他们另起屋子,还是在村中找找,有没有合适的。

沈瑶华决定先过去看看,因为还要让石头村接收他们家人,所以沈瑶华看完了种植情况,直接就去找了他们的村长。

沈瑶华说明来意之后,村长和几个德高望重的村里的长辈商讨一番,之后便同意了,让吴六指一家搬到石头村来。

“刚好村头靠近养殖场那边,有空的宅子,虽然不怎么大,但是之前住的人刚搬走,里面到处都是好好的,可以直接搬进去。”村长说着带沈瑶华去看了那房子。

房屋有个小院,院墙垒得高高的,走进去一看院子里的地上,全是用石子和泥土夯实平整的。房屋总的有四间,除了堂屋,还有三个住的房间。正房的侧边,有用木头和茅草搭建而成的,宽敞的伙房。

沈瑶华看了各个房屋,确实如村长所言。到处看起来都还很结实,买些家具用品来,便可以直接入住。

村长又接着介绍:“这屋后还有一片小菜地,也可以一并划给他们。”

沈瑶华有些好奇的问:“这个屋子原来的主人呢?”

“这家人也是后面逃荒才搬到我们村子的,他们家乡那边召集返乡,官府补贴几十两的银子,还免五年的赋税。所以便回去了。”

沈瑶华对这个房子还是很满意的,当即让木竹去把吴六指一家人寻来。若是他们也喜欢,便决定在这了。若是他们不选这个房子。那便让他们选个地方,她让人重新起一个屋子。

不一会儿,一家人便过来了。

沈瑶华刚还没有见到吴六指的儿媳,之前去外面浣洗衣裳了。现在也回来跟着过来看着屋子,看着是个瘦瘦小小的女人,只低着头不说话,个性应该是比较腼腆的。

看了看屋子,既然都感觉不错。吴六指的小孙子十分兴奋道:“娘,我们以后就住这儿吗?”

周围的一些邻居也全都过来了,还带来了几个和吴六指孙子年纪相仿的小孩。

当他们看完了房屋整体结构,看了屋后的菜地周围的环境之后。吴六指的孙子已经和邻居家的几个小孩玩到了一起。

吴六指总算松口,就决定搬到这儿。

周围的石头村邻居也十分热情好客,一听说他们要搬到这儿来,全都出来问需不需要帮忙搬家。

再一听说吴六指一家人,单独住在路边。周围的人口里都说着不安全,各自套上牛车,说是跟着去搬家。

沈瑶华之后又给他们买了两亩地,连着这宅子的钱一起给了村长。

虽然这宅子是族里的,村里人也都同意了,送给他们住。但沈瑶华为了他们之后长久的和谐,还是把宅子的钱也一并给了。

沈瑶华还花了钱,请了几个住在附近的妇人,做了一顿饭。让吴六指一家人宴请,今日帮忙的人。

等做完这些回去,已是华灯初上。

沈瑶华看着星光点点,心情十分愉悦,总算解决了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