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2.内外颠倒-26 海蒂的伪证
与高登律师对面而坐的人, 是二小姐罗琳的闺蜜,海蒂。
高登律师是个聪明人。
虽然还未猜到是怎么做的,但他听完沈莳的描述后, 几乎瞬间就锁定了唯一符合这个条件的人。
“不、不是我!”
海蒂用力地摇着头。
她说话音量不大,但从表情到肢体语言都用尽全身的力气在拼命地表示否认。
“怎么可能是我!我没有做过!”
“不, 确实是你。”
沈莳轻轻地摇了摇头, 一字一句地说道:“也只可能是你。”
“根据这两条线索,我们可以确定,大少爷彼得是在五点二十到六点十五分的这五十五分钟里,被某个持枪歹徒杀害的。”
事关生死,凶手当然不可能承认。
警官先生翻出自己的笔记本,细细地确认了一遍,“没错,我认为这个死亡时间推测是很可靠的。”
他只是服务于E国宫廷的一个小小书记官, 性格老实本分, 还有些刻板守旧、胆小怕事,却被迫卷入这些可怕的杀人案里,近距离目睹了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死亡,简直令他身心俱疲, 紧绷的神经快到极限, 已经受不住要疯了。
沈莳说着,拿过装洗手水的杯子,食指蘸了蘸杯里的水,快速地在桌上画出了简单的地图
“拖曳痕迹从靠内侧的花丛一直延伸到从护栏处能一眼看到的路灯下,这说明了什么呢?”
家庭医生毫不迟疑地用力点头。
“另外,在彼得先生的死亡现场,还有重物拖拽的痕迹,痕迹从月季花丛一直延伸到路灯下,大约有三米长。警官说这是凶手拖动过死者的尸体时留下的痕迹。”
沈莳又转向家庭医生,“然后,当时医生您第一时间检查了大少爷的尸体情况,判断大少爷才刚刚遇害不久,最多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对吧?”
沈莳笑了笑,说道:
身为书记官,他的记忆力还不错,虽然已是十天前的事情了,但回忆细节仍历历在目,时间也记得清清楚楚。
书记官点头。
他说着看向忐忑难安的书记官,“书记官先生,您是尸体的第一发现人, 对吧?”
“彼得大少爷的死亡时间是十天前的8月31日晚上……”
两人重新落座。
书记官点了点头, 因慌张而目光飘忽。
他问。
沈莳接着向书记官确认道:“按照您提供的目击证词,您像今天一样, 沿着庄园北侧的小路朝星辉公馆过来,隔着围墙发现大少爷彼得的遗体, 然后立刻跑回公馆通知其他人,我们五分钟后赶到现场——那时大约是下午的六点二十分左右,对吗?”
沈莳笑了笑。
海蒂短促地尖叫到,尾音带着几乎破碎的颤音:
“怎么可能是我!怎么可能是我!”
“不是的!”
沈莳轻轻地拽了拽情绪激动的雇主,示意高登律师冷静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从第一个案子, 也就是大少爷彼得的被杀案开始说起吧。”
高登律师一秒回答:“说明了凶手希望有人尽快发现尸体!”
“没错。”
沈莳点了点头,“一般来说,凶手杀人以后都会下意识地想要将尸体藏起来,可这个凶手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尸体拖到非常显眼的地方。”
他的手朝书记官的方向略一比划,“凶手希望有人能尽快发现尸体,所以想到了那天晚上受邀的书记官。凶手知道他住在镇上,也知道他大约什么时候会到星辉公馆,走的哪条路,于是把他安排成第一目击者。”
沈莳的目光转向海蒂,一字一顿地问:“请问,凶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海蒂:“……”
她咬紧牙关,拼命摇头,眼神像暴雨里的流浪狗,委屈得无以复加。
“好吧,既然海蒂小姐不愿意回答,那就由我来继续说明吧。”
沈莳接着解释道:
“因为凶手和海蒂小姐布置好了不在场证明,但若不及时触发‘尸体被人发现’这个条件的话,这个不在场很可能会失效或者穿帮。”
他顿了顿,用铿锵的声音说道:
“是的,枪杀大少爷彼得的凶手,正是二小姐罗琳。”
———
“不是的!”
海蒂终于忍不住了,尖叫起来:
“那天下午,我五点刚过就从外面回来,直接就到了罗琳的房间,然后我和罗琳一直呆在一起!罗琳又不会分身术,怎么可能在不被任何人注意到的情况下到花园里杀人!”
她用含泪的眼睛怨恨地盯着沈莳,“那时候你们几个不是正在大堂里聊天吗?根本没见我们出过门吧?!”
海蒂口中的“你们”,指的是高登律师、医生夫妇和普利策记者,当然还包括扮演跟班挂件角色的沈莳沈助理。
“唔,是这样没错。”
看到女孩那含泪的双目,家庭医生有些心软了,“咱们确实没看她们两人走出过星辉公馆。”
“没错。”
沈莳回答:“但不在场证明成立的理由,是二小姐罗琳当时确实在自己的房间里。”
“——我!”
海蒂刚想开口反驳,却看到胖女佣已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沈助理,请稍等一下。”
胖女佣说道:
“我当时给罗琳小姐和海蒂送过茶,的确看到罗琳小姐坐在梳妆台前……”
“不。”
沈莳笑着摇了摇头,“您看到的不是罗琳,只是铺在靠背椅上的一条裙子,一个固定在椅背上的帽撑,以及帽撑上的一顶红色假发而已。”
他转向胖女佣,一字一句地问:“玛丽阿姨,请您仔细回忆一下,当时您真的看到罗琳小姐的脸了吗?”
“……”
胖女佣不说话了。
“要骗过一个人的眼睛,其实很容易。”
沈莳说着站起身,从脚下拖出一只袋子,拿出了四样东西——一条浅绿色的裙子,一个帽撑,一卷透明胶带,以及一顶金色的长卷发。
这是他为了“场景重现”准备的道具。
“我没找到合适的红色假发,所以只能从艾尔根小姐那儿找了顶金发凑合一下了,不过原理是一样的,不要紧。”
沈莳在众目睽睽下将裙子铺好,帽撑底座卡进自己刚刚坐过的椅子靠背的雕花缝隙里,再用胶带固定住,最后将金色的假发套“戴”在了帽撑上。
“玛丽阿姨,您请看。”
他将椅子转了个方向,背部朝向胖女佣:
“您当时看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
“哎呀!!”
胖女佣发出了一声短促的惊呼,“这、这看着真、真的很像是,是艾尔根小姐坐在那里……”
她转动视线,慌张地把目光转向角落里盖了白布的尸体,时候是要确认真正的艾尔根小姐确实已经死了,而不是背着她坐在椅子上。
“我、我不确定,但、但是……”
胖女佣对自己的证词似乎产生了怀疑,语气越发犹豫:
“我记得,那时候……好像还听到罗琳小姐说话的声音了?”
“是的,这就是海蒂的聪明之处。”
沈莳回答:
“利用上了年纪的玛丽阿姨作为自己的‘目击证人’,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穿帮的风险。”
“沈助理说得对。玛丽阿姨已经六十多岁了,有老花眼,听力也不太行了,确实有可能被这么简单的诡计骗过去。”
警官用锐利的目光盯着满头大汗的胖女佣,沉声道:
“她所谓的‘坐在化妆台前’,是用衣服和假发做的‘假人’,至于说话声,用手机播放一段录像就行了。”
众人纷纷被椅子上的“金发大小姐”给说服了,看向海蒂的目光都充满了怀疑。
“我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沈莳将布置了裙子假发的椅子推到一边,又拉过一把备用的,重新坐了下来。
“那就是二小姐罗琳的房间在二楼走廊的最东面,窗户朝东,如果8月31日那天,海蒂真如她自己所言,五点刚过就回来,然后一直呆在罗琳小姐的房间里的话,根本不可能看到在位于公馆正北面的后花园里发生的事情。”
他抿了抿唇,仔细斟酌着措辞:
“事实上,我想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海蒂五点十五分从外面回到公馆,上楼以后,趁无人注意溜到三楼的大少爷彼得的房间,试图在他的肠溶胶囊里混入剧毒的迦陵鳖碱……”
高登律师把后半句话接了下去:
“结果她去取药盒的时候,顺便从彼得的房间窗户处往外看了一眼,正巧看到后花园里,罗琳开枪杀害了彼得……是这样吗,海蒂!?”
他双眼中的愤怒几要化成熊熊燃烧的烈火,厉声质问:
“为什么!?彼得对你们这么好,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
海蒂咬住嘴唇,只一直摇头,似是不知如何辩解,又似委屈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高登律师……”
沈莳轻轻拉了拉雇主的袖子,示意他不要着急。
“我们先把8月31日当天晚上的事情分析清楚再说。”
高登律师咬紧牙关,面颊颤唞,努力克制住几乎要爆发的怒气,表情紧绷地点了点头。
“我想,案发当天,你事先并不知道二小姐罗琳要杀死大少爷彼得这件事,不然,你必定会设计出更周密的不在场证据。”
沈莳对海蒂说道:
“你只是恰好从大少爷的房间窗户里看到了这一幕,然后凭借罗琳对你的信任,帮她安排了一场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