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醒了醒了, 老太太醒了。”同行的人看老太太醒了,顿时松了口气,拍了拍陆问的肩膀, “小伙子你还挺厉害啊, 在胳膊上按了几下就好了?”
陆问也是第一次用这个方式, 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他自己也很震惊, 他小心扶老太太坐起来, “老太太, 你有没有觉得头晕、恶心、想吐?”
老太太晕晕乎乎的,但心底依旧惦记着摔下山坡的老伴儿,她迷迷瞪瞪的抓住陆问的胳膊, “快去救救我老伴儿。”
陆问帮老太太检查了一下瞳孔, 确认她没有异样后立即顺着湿漉漉的斜坡往下跑去。
“小问,小心一点。”这个斜坡又陡又湿滑, 刘阿婆很担心孙子摔下去。
“好。”陆问手脚并用抓着周围的野草,朝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的马大爷走去, 等跑近了他听到马大爷的手有些抖, 凑近一看发现他并没有晕过去, 而是闭着眼睛时不时的哎哟一声,“好疼。”
“大爷?”陆问但轻轻拍拍马大爷的肩膀, “你那些地方不舒服?”
“头痛, 手痛……”马大爷声音很弱, 凑近才能听得见。
陆问立即帮他进行外伤,脑袋撞伤创面流血、手腕骨折以及多处挫伤, 他立即将马大爷包上悬挂的小外衫取下来,对他额头和骨折的手进行简单包扎处理, 包扎好后扭头问上面的人,“救护车什么时候来?”
“……”陆问不知道他们多久能找到信号,咬牙先将老大爷背下山,“奶奶,我们先下山。”
陆问看马老太太不愿意撒手,主动说道:“要不我帮他们?我外科包扎学得还行。”
“抽屉里。”白苏说了一声。
“没事,血压稳定了等救护车过来就行。”白苏看老头额头还在往外浸血,又继续帮他针灸止血。
陆问指了指旁边捂着头的马老太太,“这老太太刚才也晕过去了,因为她胸腔肋骨骨折过,所以我只能用你之前急救的方式掐醒了她,不知道法子是否用对,她醒来后脑子还是有点晕晕的。”
“好。”陆问记下就进去给着急的人贴膏药。
等着敷止疼贴的病人看白苏已经针灸结束,于是询问:“小白医生,好了吗?可以给我们敷膏药了吗?我还着急去上班。”
“噢噢。”刘阿婆看林子里太湿滑了,也不敢再多待,提着一小篮子的菌子就先跟着孙子下山,“他能移动吗?”
白苏正帮人在贴膏药,就看到陆问探头望进来找她,“你能帮这个大爷看看吗?”
陆问立刻跑去拿了银针,手抖着拆开递给白苏,白苏抽出几根直接插入足三里、百会穴等降血压的重要穴位,片刻后老头的血压就降低了些许。
白苏很是无奈:“他血压已经降下来,已经没事了。”
白苏和正等候贴膏药的人说了一声抱歉,然后放下手里的膏药贴快步走了出去,她蹲下帮老大爷把脉,脉象沉细且混乱,气血涌动,应该和额头处的伤口还在流血有关。
“在家里。”老太太脑袋也晕晕的,好半响才回答道:“他早上才吃过降压药的。”
“嗯?”白苏诧异望过去。
“万一又升起来怎么办?”马老太太还是不放心,说什么都不肯撒手,好像只有抓住她才能安心。
“那就好那就好。”刘阿婆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稍等……”白苏看马大爷暂时没事了,便起身想进去帮大家贴膏药,但刚一动就被心神未定的马老太太拽住了胳膊,“小白医生你别走,你走了我老头子怎么办呐?”
等到了有信号的地方已经到了小镇外面,他利索的直接将人背进小镇,恰好经过白氏医馆的区域时,他迟疑了片刻后将人放在了医馆外面放着的椅子上。
白苏有些犹豫,但看大家都很着急,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她因为陆问带病人过来才耽搁了活儿,让他补偿回来也是应该的,“哪里痛贴哪里,一贴就是一勺的量,涂抹均匀一点。”
“小白医生,他不会有事吧?”刘阿婆担心这老头出事,万一讹上小白医生和她孙子就完了。
现在就等救护车过来就行。
白苏察觉脉象不对,连忙问马老太太,“他的高血压药在吗?”
“……”白苏没办法,只能叫何信帮自己拿针,刚喊出来才想起何信回家去了。
排队贴止疼贴的病人们看他贴得很稳当,都忍不住夸他几句,“还没反应过来就贴好了,手艺不错。”
刘阿婆见状,立即叮嘱:“你别笨手笨脚的啊,弄掉了你得赔。”
“知道了。”陆问在学校里将外科包扎学得不错,手脚十分利落,因此贴膏药也贴得又快又好。
“马上就九点了,我们也着急去开店,能不能先给我们敷上?”
陆问没看到何信,立即帮忙:“在哪里?我帮你拿。”
白苏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她只简单提了几句,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活学活用,脑子还挺好使。
“他只是手摔骨折了,其他没事。”陆问背着身材瘦削的马大爷往山下走,刘阿婆扶着马老太太跟在后面慢慢走。
“他刚才从山坡上滑倒滚下去,撞到了额头,他说头晕,估摸着是脑震荡,另外右手手腕骨折,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已经打了急救电话,正在过来的路上。”陆问说话速度极快,也尽显专业,“但他一直说心口不舒服,我担心是血压升高,你能帮他看看吗?”
“天啦,我们还说去捡菌子,看来是不能去了。”张敏听说是去山上摔的,立即打消了上山的念头。
“谢谢。”马老太太缓了缓神,这才想起给家里人打电话,“你们爸去捡菌子摔了,你们快过来。”
见他贴得不错,她也就不再关注里面,专心守着马大爷和马老太太,两人血压都有些不稳。
收回视线后白苏伸手帮老太太把老了下脉,“血压也有点高,缓缓就好。”
白苏也很无奈,“马上。”
古老爷子等人也不想再上山凑热闹,万一出事又没信号就完了。
刘阿婆告诉孙子:“没有信号,他们说去找一下信号。”
白苏闻言看了几眼,没想到手脚还挺利落的,比何信贴得还好一点。
“好疼啊……”马大爷骨折的手疼得厉害,一直不停呻、吟,在他哎哟哎哟叫唤时,血压开始急剧升高。
等着租贴膏药的人:“小白医生,我们也很着急……”
大概两三分钟后,救护人员抬着担架跑进来了,跑得气喘吁吁地,“是谁摔骨折了?”
“这里。”白苏指着马大爷以及马老太太,一边取针一边对救护人员说道:“两人情绪不太稳定,都有血压升高的情况。”
“又是你啊。”救护人员都认识白苏了,每次来这里车都开不进来,他们都得跑1000米,真是累死了。
“是那个小伙子将人从山上背下来的。”白苏指了指陆问。
“你们都是好样的。”救护人员说话间已经将马大爷抬到了担架上,然后查再搀扶着老太太往车上跑。
马家儿女赶过来时刚好碰见救护人员,也急忙跟了上去,“都说刚下了雨,地面湿滑不要出门,你们偏不听,现在好了吧。”
“还好人家孙子跟着一道去,还好人家是医学生,要全是老头儿老太太谁能把你们背下来?”……
等救护人员走远后,白苏回到医馆擦了擦手,然后去帮张敏的孩子以及古老爷子他们取针,“留针结束了,可以回家了。”
张敏笑着诶了一声,轻轻晃悠咧嘴嘿嘿傻笑的儿子的小手,“来,和白苏姐姐说再见。”
“咿呀~”好好最近好似要开始长牙了,嘴边挂着口水。
“擦擦嘴吧。”白苏给小家伙擦擦了嘴,然后起身走向已经贴完膏药的众人,“都贴好了吗?”
“贴好了,钱放在这里了。”贴膏药的大爷指了指木质柜台上的一叠票子。
“好勒。”白苏将钱收起放到下面的抽屉里,然后看向正在收拾纱布碎屑的陆问,“辛苦了,剩下的我来弄就好,谢谢。”
“没事,就一点点。”陆问也觉得抱歉,三番两次的麻烦白苏,他也不知道怎么感谢,帮着做一点稍微弥补一下。
“那你弄完那一点点就走吧。”白苏看也确实没啥活儿,也就没再多说,刚好又有病人进来看诊,她便走到坐诊的位置去接待。
来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两人衣着光鲜亮丽,而且还是手挽着手进来的,瞧着夫妻感情很好。
“小白医生。”中年男人走进来打量了一圈,很快落在了白苏身上,听说是个二十出头的漂亮小姑娘,那这个一定就是了。
白苏颔首,“你好。”
中年男人看了眼身侧的妻子,无奈宠溺地说了一句:“我们想调理一下`身体。”
白苏示意他们坐下,“是有哪方面不舒服吗?”
“这倒是没有。”两人坐下后挨着一起,女人陈丽丽有点小鸟依人的靠在丈夫身边,语气明快,带着点四十岁女人少有的少女感,“我们是想调理一下`身体,想再要一个孩子。”
说起这事儿,丈夫林河明显有些无奈,“其实我们已经有一个儿子了,今年十五岁了,其实没必要再生。”
“诶,咱们不是说好了吗?”陈丽丽撒娇似的拍了下丈夫的胳膊,“你怎么又变卦了?”
“我是怕你身体受不了。”林河显然是很心疼妻子的。
“没事的,我身体好着呢。”陈丽丽扭头对白苏说道:“其实前些年我就想再生一个的,但一直没怀上,再加上我老公舍不得我再受苦就不让我生,所以一直只有一个孩子。”
“但最近看到很多小公主小妹妹,所以还是忍不住想要一个。”陈丽丽顿了顿:“我们听说白医生很擅长治疗这方面,所以专程过来请你调理一下,争取再生一个妹妹。”
“……你们家孩子同意吗?”白苏觉得陈丽丽像是个被娇养的温室小花。
“他没意见的。”陈丽丽问过儿子的意思,儿子说不让他养就行。他们家在市区做生意的,条件还是挺不错,再养十个八个都养得起的。
陈丽丽没什么压力,“反正养孩子也不累,再生一个吧,以后和老大做做伴。”
林河无奈,当然不累了,孩子出生后都是保姆和他照看着,她每天逛逛街做做美容,确实是一点都不累。
本以为逛街美容不会出什么事儿,哪知道她去做美容时遇到一个朋友,朋友的朋友的亲戚在这里治病,听说了医生帮一个多年未孕的女人怀孕,所以就心动了,非要闹着要过来,不陪她来还要闹离婚。
陈丽丽将手放到脉枕上,“小白医生,你快帮我看看,是不是我身体哪里有问题,所以才怀不上孩子的?”
白苏帮陈丽丽把了把脉,是很正常的脉象,不疾不徐,平和有力,一点儿毛病都没有,“你很健康。”
陈丽丽就搞不明白了:“那我为什么会怀不上呢?”
“这我便不知道了,你可以去医院做一个细致检查。”白苏扭头看向一侧的林河,一般来说不是女方的问题,那就是男方问题。
陈丽丽不知道是心有感应还是怎么的,下一句就说道:“小白医生,要不你帮我丈夫也看看。”
“我就不用看了吧。”林河慌忙说着。
陈丽丽不知道林河为啥不乐意:“可我们是专门来调理身体的啊。”
林河劝说着:“医生不是说你没问题吗?那肯定就是缘分问题,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
陈丽丽觉得有点道理。
白苏神色淡淡地打量着林河,总觉得他隐瞒着什么。
而林河也被看得心慌,莫名有种被看透的感觉。
白苏出声询问道:“确定不看吗?”
林河刚想说不,就被陈丽丽打断了,“来都来了,还是一起看看吧,你平时应酬多,脾胃不大好,让医生帮你调调脾胃。”
说话间,陈丽丽将林河的手拉到了脉枕上,“劳烦医生了。”
“没事。”白苏伸手帮林河把了把脉,脉象浮濡偏数,重按不足,确实脾虚严重,不过更有意思的是他肾气充足,但外肾有行气不畅、淤堵的状况。
白苏询问道:“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林河摇头说没有,“除了喝酒应酬后肠胃有点不舒服,其他什么不舒服的。”
白苏有些诧异地看了眼林河下半身的方向,“那是做什么手术了?”
林河怔住,她看出来了?
“什么手术?”陈丽丽急忙看向丈夫,她怎么不知道他做过手术?
她和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结婚后几乎日日在一起,他一直身体很健康、也没出过车祸,如果做手术她肯定知道的。
“没有的事。”林河连忙安抚妻子,同时向白苏使了个眼神,示意她别说。
白苏有些无奈地夫妻俩在她面前秀恩爱,别开视线看向窗外,片刻后陈丽丽的手机响起,她立即起身出去接电话。
等她走开后,林河低声对白苏说道:“小白医生你是真厉害,这么细微的地方都能把出来。”
“不瞒你说,我不想她再生孩子了,所以我早就做了结扎手术,但她眼窝子浅,磕破皮都能哭半天,所以我就一直没告诉她。”林河双手合十:“麻烦你待会儿告诉她,我什么问题都没有,就调理一下胃就行,拜托了。”
白苏默了默:“……”
她是中医,不是狗。
为什么被塞这么大一包狗粮。
看着夫妻俩恩爱如初恋的模样,白苏忍不住想起昨天来看不孕症的那几对窒息又寡情的病人,没有对比还好,越对比越觉得他们可怜。
等夫妻俩走后,白苏起身去给等着的人针灸,一起身就发现陆问还在帮人贴膏药,有些纳闷:“你怎么还在?不是让你回去了吗?”
“还有人一直进来。”陆问本想收拾完就走的,但买膏药的人直接熟门熟路的走进来找他拿,他也就没走成。
“小白医生,就让他留下来帮你吧,反正他在家也是玩手机打游戏,还不如留在这儿干点活。”还没离开的刘阿婆看白苏这里一个人估计忙不过来,于是便让孙子留下来帮忙:“小白医生,他在学校专门学这些的,你随便使唤都行。”
“不用。”白苏确实很忙,但也不好随便使唤旁人。
“你不用客气,他之前怀疑你,惹你不开心,你这会儿正好收拾回来。”刘阿婆似一点都不心疼孙子,说完就丢下孙子跑了,离开前还让孙子好好干活,不然中午不准备他的午饭。
陆问傻眼了:“……”
这可是亲奶奶啊。
“……”白苏有些头疼,但这会儿又有人进来看诊和买止疼贴,她叹了口气对陆问说:“那麻烦你了。”
有免费劳动力使唤,白苏又能专心给人看病,何乐而不为?
“白医生,我是专程从市区过来的。”进来的中年男人走路姿势有些许别扭,坐下时也小心翼翼的,眉心紧拧,嘴里时不时发出嘶嘶地吸气声。
白苏打量着他:“这么疼?”
“对,特别疼,屁股、腿都钝痛,我又有腰椎盘突出又有坐骨神经痛。”中年男人名叫李威,是个公交车司机,常年久坐,痔疮、腰椎都是小事儿,现在最恼火的是坐骨神经痛,去医院检查说是腰椎盘突出引起了坐骨神经发炎,想要治疗得先治腰椎盘突出。
这手术得小十万,而且还可能复发,他的同事就是做了一年多后又犯了,李威家里刚买了新房,每个月得还房贷,手里暂时拿不出很多的钱,也暂时没办法换工作长时间休息。
他前两天去医院检查时凑巧碰见有人复查腰椎盘,听他说腰椎盘敷药好了,于是就打听了一下,今儿抽空就过来看看。
根据李威的描述,白苏觉得有点像隔壁王叔,她笑了笑帮李威诊脉。
李威还带来了检查报告:“这是我的检查报告。”
白苏看不懂,所以没看。
“我能看一下吗?”陆问凑过来问。
李威点头:“可以啊。”
陆问打开对着光去看,一边看一边小声嘀咕:“是腰椎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可以对腰椎盘微创髓核摘除或节段的减压融合术,愈后效果很好的。”①
“你们这里连抓药打杂的都懂啊。”李威看白苏的视线又多了一丝敬重,“医生好像也这么说的,但我还是想先保守治疗,我看他们都治好了,我也可以不用手术的吧。”
把脉的白苏看了一眼陆问。
陆问心底咯噔一下,他又没忍住从外科临床方面来建议了,他默默放下片子,转身继续去帮人敷膏药。
白苏收回视线,回答李威的问题:“你这个还好,按脉象来看是受过寒气?”
李威点头:“冬天开车比较麻烦,空调坏了就一直冻着,还曾经去水里救过人。”
白苏又问:“夏天又贪凉,吹冷气喝冷饮也多?”
李威点头说对:“外面四十度高温,不一直喝冰水真的受不住。”
白苏点头,李威体内堆积满了风寒湿邪,长此以往肯定会气滞血瘀、寒凝筋脉、经络阻滞的,“气血瘀滞、经络阻滞,不通则痛。”
李威:“我也是这么觉得,早些时候疼了就贴膏药,稍微好一点点,但隔几天又开始疼,后来逐渐就没效果了。”
“药效不够,还得内外结合才能扶正祛邪、行气活血。”白苏看来还是挺简单的问题,于是直接让李威针灸、贴膏药和喝药,“三管齐下效果会好一些。”
李威立即应好,他在医院也是听那人说最好是三个一起,虽然小贵,但效果贼好。
白苏直接帮他针灸环跳、阳陵泉、委中等穴位,这些穴位都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针灸结束后,李威顿时觉得腰疼和屁股疼顿时缓解不少,整个人都舒服许多。
“神医啊。”李威脱口而出喊着。
白苏嘴角抽了抽,“……针灸本来就能缓解的。”
“我之前也做过推拿、针灸,但是效果一般般,你这里针一下效果明显好很多,而且价格也不贵……”李威一顿猛夸,他虽是个大老粗,但还是能分辨出其中的不同的,之前还担心被骗,现在他恨不得跪下磕头道谢。
白苏揉了揉耳朵:“你别给我戴高帽了。”
“小白医生,你别误会,我可不是那种心眼多的人,我是真心实意的觉得厉害,可不是另有所图哈。”李威是个实诚人,不喜欢弯弯绕绕的,更不会像有些人一句话能弯出三百六十个弯弯,“我就是没文化,翻来覆去就这几句话,你别介意哈。”
白苏笑着嗯了一声,她没有误会,就是觉得他声音有些大,耳朵有点疼,“你去贴膏药,我去给你开药。”
因着李威湿寒重,所以白苏对症下药,用了干姜茯苓白术汤,以干姜甘草茯苓白术为主,另因他还患有腰椎疼痛、肾阴等问题,所以增加独活、麻黄、川牛膝、桑寄生、菟丝子等药材。
开了方子后,白苏自己去抓药,抓好后李威的腰椎和屁股区域也都分别贴上了膏药。
因着他身上疼得多,所以白苏多卖了他几贴,一共十贴,“回家后自己贴,药喝完后再来。”
“谢谢小白医生。”李威转头也朝陆问道了一声谢,然后就提着药一瘸一拐的走了。
收到道谢的陆问眼底有些激动,耳尖也有些红,“不客气的。”
等李威走后,白苏扬眉看他,“这么开心?”
“能帮到病人就挺开心的。”陆问还只是医学生,心底正是正义感、使命感最强的时候,总是想要尽力得帮助病人。
白苏点点头,一直能保持住就好。
她正想说话,外面又有病人进来,来的人是住在街口那边卖奶茶的小老板。
小老板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大家都喊她香香,她捂着右上腹的位置,脸色苍白的走进来,“小白医生,我这上面忽然好疼。”
“除了疼还有什么症状?”白苏立即问她。
“有点恶心想吐。”香香拍着心口位置,觉得很是难受,“不知道是不是早上起来吃了冰箱里冷藏的西瓜,吃坏了肚子还是怎么回事。”
白苏觉得不是:“吃坏肚子是腹部或是胃疼。”
香香也觉得可能不是,所以才匆匆跑来找白苏,“我不会是得绝症了吧?”
“不会的,我给你看看。”白苏摸着香香的脉象,脉象洪滑而数,左手关脉肝胆区域有些异样,她伸手去摸摸香香的右上腹位置,“很疼?”
香香缓了缓才有力气说话:“一下子就疼了。”
“这里是胆,你有胆结石吗?”陆问脸色凝重询问,“右肩背方向疼吗?”
香香点头说有,“确实有点疼。”
陆问将自己的判断告诉白苏:“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急性胆囊炎。”
白苏也认为是胆出问题了,她点了点头,“你想我帮你针灸治疗,还是去医院治疗?去医院我打电话叫人送你过去。”
香香此刻已经疼得满头是汗了,完全没有力气挪动,“你给我治。”
“行,我先给你止疼。”白苏立即取针为香香针灸胆俞、胆石点,下针一运气,香香的疼痛就去掉了大半。
香香整个人都缓过来了,顶着苍白的脸说道:“我好多了。”
白苏看她疼痛缓和后,就没再继续扎巨阙、关元穴以及背后心俞、日月等穴位,她起身给香香倒了杯温白水,“喝点水缓缓。”
“谢谢。”香香抿了抿干涩的嘴唇,后怕地喘着粗气,“我以为我要死了,还好还好……”
白苏轻声安抚她,“别自己吓唬自己。”
“我是真的很怕,每次有不舒服网上一查全是绝症,我刚才以为我是肝癌晚期。”香香捂着脸,真的是吓死了。
白苏:“……别吓自己。”
陆问:“……自己查人均都是癌症,你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做检查。”
“我知道,可是我也怕去医院。”香香每次去医院一检查,不是这个指标高,就是那个指标低,还老检查出什么囊肿肌瘤,真的烦死了。
所以这次不舒服她就赶来了白苏这里,至少白苏检查不出太细致的东西。
“……”摸脉摸出香香有点小毛病的白苏喝了口水,也不知道要不要告诉她:“是想吃药还是去医院再检查?”
“你帮我开药吧。”香香住在小镇里,自然也知道白苏的名气,所以就不去医院折腾了。
“好。”白苏直接给香香开了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柴胡疏肝散,治疗胆囊炎时再调理一下肝气瘀滞,另外再加了两位活血药,帮她去一下小肌瘤。
写完药方,白苏去抓药,等抓好香香得针灸时间也到了,取针后就可以回家休息,“好好注意休息,别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谢谢小白医生。”香香拿着药,扶着墙壁慢慢往外走。
白苏走到门口,看着她慢慢离开的背影,等不见了才收回视线,回头时刚好看到陆问拿着手机正一脸严肃的记着什么,“有事?你快回家去吧。”
“不是。”陆问想着刚才香香针灸的位置,纠结再三还是忍不住问一问:“我看你帮她扎了两针就不疼了,是有快速止疼的穴位吗?”
白苏颔首,“对。”
“是专门管疼痛的吗?”陆问这次没有问是不是扎在神经元上反射出去止疼了,而是了解起穴位本身的作用。
“是也不是吧。”白苏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有句话叫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中医穴位以是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为主,经络血气流畅了就不疼了。”
陆问想了想又问:“那两个穴位叫什么啊?”
白苏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胆俞和胆石点,一般胆结石或是胆囊炎发作时都可以按压这两个地方,能快速缓解。”
“另外还有巨阙、关元穴以及背后心俞、日月等穴位,都可以缓解胆疼痛。”
陆问手指飞快的在手机上敲打着记下来,打算回头研究研究。
白苏没有戳穿他的小心思,又说了几个点:“那个坐骨神经痛那个针灸的是阳陵泉、足三里、委中、腰痛穴……百会、风池对头痛效果很好,风池穴、肩井穴、落枕穴对颈痛效果也不错。”
陆问没想到白苏会告诉自己这些,怔怔问着,“这些告诉我没关系吗?”
“没关系,只是几个急救穴位罢了。”白苏早上看到陆问用她教的臂前大经这个急救法救了人,觉得他并非顽固不化,也是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如果了解这些穴位的初衷是为了救人,她是不介意多教他几个法子的。
听着这话,陆问越发抬不起头,之前自己不了解还那么说她,她仍没生气,仍愿意告诉自己一些急救知识,气度胸襟比他大多了,“谢谢。”
白苏浅浅笑了下,她也只是想让病人好受一些罢了,有时候多一个法子,病人也多一份希望,若是计较太多立场、恩怨、得失,那也丢失了她重开医馆的初衷。
“按摩这些穴位虽然有效,但要找准穴位才行。”白苏看了眼陆问手机上记载的东西,“瞎搞还是会按出事儿的。”
“谢谢提醒。”陆问感激道谢。
白苏轻轻颔首,“中午了,回去吧。”
“今天辛苦了。”
“好。”陆问走到门口,迟疑着又说了一句谢谢,谢谢她教了那个急救方式,不然老太太可能因为肋骨骨折送进医院去了。
白苏轻轻点了点头,“做得不错。”
得到白苏夸赞,陆问嘴角向上咧,都快咧到耳后根了,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乐呵呵地朝家走了。
白苏淡淡笑了下,回头准备收拾药橱,结果发现到处都干干净净的,满意的点点头,“嗯,这个免费廉价大学生还真好用。”
“谁好用啊?”王婆婆过来问道。
“我找了个免费工,很好用。”白苏打量着王婆婆,“山上湿滑,你们应该都没事吧?”
王婆婆说道:“我们没事,不过听说有好几个人摔了。”
白苏说:“有一个还送我们医馆来了。”
“我们听说了,那人也是倒霉,其他人都是摔在平地上,只有他滚下山坡,倒霉得很。”王婆婆看医馆已经没人了,于是说起正题,“都忙完了吧?走家里吃午饭去,中午煮的菌子汤。”
白苏本想拒绝,但被王婆婆以‘你一个人做饭麻烦’给拉了过去,于是她又再次坐在了王家饭桌上蹭饭。
就她们三个人,王婆婆还做了三菜一汤,十分丰盛美味,“多喝点汤。”
“谢谢王婆婆。”白苏捧着汤碗小口喝着鸡枞菌汤,汤鲜美至极,好喝得很。
王爷爷也喝了一大碗,“还是咱们住在山区好,住城里可吃不着这么多。”
王婆婆附和:“王忠就念着想吃,可他又说要出差,腰才好又开始折腾了。”
白苏宽慰王婆婆:“工作要紧。”
王婆婆也知道这个道理,轻轻叹了口气,“要能像白苏你这样回家做事就好了。”
“人家白苏有本事,他回来干啥,这老家又没有房子让他拿去修的。”王爷爷想着白氏医馆最近的热闹,忍不住感慨,“现在医馆算是小有名气了,你爷爷在天有灵也能安息了。”
“我听老白说他们祖辈可是大名医,很多大官都请他们去看诊的。”王婆婆看向白苏,“白苏医术这么好,以后肯定也是大名医,以后肯定很多人慕名来排长队看病。”
王爷爷也赞同:“那是肯定的。”
其实白苏现在只是在小镇周边和区县小有名气,像王婆婆说的必须全国有名才行,“你们别这么夸我,只要能小有名气,将医馆医术传承下去就好了。”
王婆婆嘿了一声,“你别谦虚,我和你王爷爷觉得肯定会的,你看你才重新开医馆多久,一个一个口耳相传的就已经这么多人来买药了,过几年肯定传到外国去了。”
靠一个一个的口耳相传?
白苏觉得得熬一辈子吧。
正当她想着怎么熬一辈子时,回到市区的古月已经将来小镇拍的素材做成了视频发到了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