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番外 汪正钰篇
“太子殿下,奴才求您了,快回去吧,陛下知道了定会打死奴才的。”小太监跟在汪正钰后面踉踉跄跄,一脸苦色。
“我才不会回去呢!我要离开这皇宫,这太子谁爱当就谁当,反正我是不当了,我要去霖杨找我大娘亲和小娘亲。”汪正钰边跑边把身上的外袍脱下来。
两年半之前,大娘亲和小娘亲把他带到皇宫里来,皇帝要让他当太子,那个时候他虽然不知道太子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当了太子就要一直待在这裏,不能跟大娘亲和小娘亲在一起,所以他不愿意。
不过后来大娘亲和小娘亲一直都陪着他,所以他又觉得这裏不错了。
但是大娘亲和小娘亲跑了!把他一个人丢在这裏,跑了!
他哭了三天,也试图跑走,可是刚跑出殿门他发现他不认识回寨子的路,他也没有钱,如果就这样跑出去他可能会被坏人抓走,他虽然年龄小,但是不笨。
后来他就没再尝试过跑走了,也不哭了,因为他发现这样没有用,那个皇帝眼里只有他身边的那个男人,那个男人眼里也只有皇帝,说好的给他们当儿子呢!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他读了两年多的书,认识了好多字,他从父皇那里看到地图,在角落里看到了霖杨城。
父皇…他不想这么叫,那个人非得逼他这么叫,老师也让他这么叫,他要听老师的话。
凭着记忆他把看到的地图画了下来,这两年他靠着自己的小聪明攒了几两银子,路上只要不太挥霍应该是足够到霖杨的。
“你真的就这么放心的随他去?”周澈站在高处,看着小心翼翼贴着墙走的小孩儿。
“放宽心,他连宫门都出不去。”皇帝脸上是不屑的笑。“朕好不容易让那群老头松了口,可不能在他这裏出了岔子。”
直到站在青漪寨的门口,汪正钰才彻底放下心来。
当初刚从狗洞爬出来时,几个护衞就站在他跟前,他吓傻了,以为是抓他回去的,可是这些人却说是护送他去霖杨的,起初他并不相信,但几天下来这些人把他照顾得特别好,路线也都是对的。
周澈不说话,抬脚就想走。
——
“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周澈松开手,白了皇帝一眼。
“别别别,朕错了,朕派人护送他回去。”
门口的守衞看见几个男人带着一个小孩朝这边走来,不过他们好像完全没注意到他们,就想这么径直地走进去,真当他们是吃干饭的?
汪正钰想要大声喊大娘亲和小娘亲,告诉她们他回来了,她们当年把他丢下的行为他原谅她们了,可是他读了两年的书,他不能这么做,他要懂礼数。
“他哪里来的亲人?他爹娘不是早就死了吗?”
“站住,你们是谁?”守衞将刀拦在汪正钰面前。
皇帝的脸色变了变,转身就想走。
“等等,”周澈拉住了皇帝,“他也有两年没见到自己的亲人了,不如找人护送他去。”
“可是他这个方向是朝狗洞去的。”
半个多月,汪正钰终于摸到了霖杨。
“可是他不是你妹妹不要了扔给我们的吗?他回去不会遭到嫌弃吗?”
汪正钰被吓了一跳,连连后退,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举着刀的人,不过就离开两年多他现在连家门都进不去了。“你不认识我?我娘亲是这个寨子的寨主!”
闻言拿刀的人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小孩。
汪正钰其实不认识这个拿刀的男人,虽然当年把寨主逛了个遍,但时间久了有些小时候的记忆他也记不太清了,说不定这个人还是刚来的。
这么想着,汪正钰突然看到中柱附近路过的两个眼熟的人,此刻他顾不上什么礼数了,大声喊了起来:“祖母!心姨婆!我是钰儿!”
二人听到喊声都齐齐地朝门口看去,看了一会儿还是夏母最先反应过来,“是钰儿!真的是钰儿回来了!”
二人快步朝门口走去,在看清门口的人后都露出喜色,忍不住上手摸一摸。
“哎哟,我们钰儿都长这么高了,快让祖母瞧瞧。”
“也让心姨婆好好瞧瞧,怎么这两年都不回来看看,心姨婆太想钰儿了。”
汪正钰在夏母和心姨的手里被好一顿抱和亲,他强调自己长大了,这样不合适,可是她们还是抱还是亲。
汪正钰懒得反抗了,因为他也很想她们,也很想大娘亲和小娘亲。
“祖母,我大娘亲和小娘亲呢?”很久都没见到夏棠和江漪出现,汪正钰忍不住问道。
“啊,你大娘亲和小娘亲出去游玩了,走了有一个月了,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汪正钰:“…”
他跋山涉水来见她们,她们却在游山玩水。
汪正钰突然想明白了什么,当年大娘亲和小娘亲把他扔在皇宫偷偷跑掉,是不是嫌他碍事啊!
嫌他碍事也不能把他扔在那个皇宫里啊!他难道不是亲生的吗!
好像还真不是亲生的…
——
汪正钰在青漪寨待了半个月,半个月的时间他收到了来自皇宫的三封信,每一封都在催他回去。
即便他对大娘亲和小娘亲把他扔在皇宫里的行为有些不满,但她们是他的娘亲,一辈子都是。
汪正钰后来还是见到了自己的大娘亲和小娘亲,见到时只觉得她们的感情愈发好了。
似乎没什么挂念了,汪正钰和起初护送他来的几个护衞一起踏上了回皇宫的路。
焱贞三年,梁祈安病逝,皇位传给了太子梁正珩,但太子年幼,由他的老师李闻修辅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化。
先皇病逝,同年一直跟在先皇身边的世子周澈也随之消失,外界传闻,两人关系极好,世子因先皇病逝而一蹶不振,也随先皇而去。
当然这其中只有小一部分人知情,而汪正钰恰巧就在裏面。
深夜,汪正钰穿着皇袍站在禦书房的床前看着天上的明月,自从半年前他从青漪寨回来后父皇就加大了他学习的力度,恨不得一整天都让他学习,他反抗,但没什么效果。
他的老师李闻修告诉他,父皇没有子嗣,为了梁国的以后他必须要学好怎么样做一个君主,他只有做一个好君主,百姓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家破人亡。
后来他就不再反抗了,他好好学习,好好做一个君主,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汪正钰看着下面跪成一片的朝臣,威严且庄重地说了一声:“众爱卿平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