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正文卷

第三十四章

林瑶一觉醒来,窗外霞光漫天,大杂院一角天空被火烧云染得通红。

屋里只有她一个人,顾时安一向觉浅,这会儿不知道去哪儿了。

林瑶慢悠悠打了个呵欠,脸盆里放着温水,洗脸架上搭着块干净毛巾,闻着有淡淡的皂香,一看就是某人出门前准备好的。

林瑶洗了把脸,挖了雪花膏涂在脸上细细摸好,乌黑的长发扎成麻花辫垂在肩头,趿拉着拖鞋出了门泼水。

刚出来就瞧见顾时东在外头哼哧哼哧洗衣裳,木盆里放的都是小男娃儿穿脏的褂子裤子,她问了东子一声,才知道大头哥叫了顾副局长这个大舅哥,去老木匠那取春梅姐陪嫁的樟木箱子。

张翠兰拿着棒槌在台阶上打麦秸,麦秸锤软了套在板凳上就能编草鞋。

这年头县城乡下的穿草鞋的不在少数,像东子这样的臭小子上树下河的,一夏天能穿坏两三双草鞋。

老儿子前头那双草鞋都露脚丫子了,张翠兰趁着有空打算再编双草鞋。

林瑶放下脸盆过来一边帮着打麦秸,一边卖乖道,“妈,这里有我呢,您去歇歇吧。”

顾时东点点头,抱着饭盒屁颠屁颠打饭去了。

空间里有肉不假,她也不能大大咧咧拿出来。

大富婶子也嫁过闺女,开口劝道,“早嫁晚嫁都要嫁,老徐家条件好,向前这个孩子工作好,还稳当,对咱春梅又是真心实意,俩孩子情投意合,往后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徐家就在隔壁桂花胡同,你们两口子想闺女了,走上两步就能见闺女了,闺女有自己的窝一样过日子,哪根我家老大一样,一出嫁就随军了,想见一面也难。”

林瑶把麦秸锤的软软的,归置好工具,自个儿深了个懒腰,深觉干什么都不容易,瞅瞅打好的麦秸心里又满满的很充实。

顾时安“嗯”了声,“县里最近来了批粮食,供销社自然也有肉。”

顾时东洗完自个儿衣裳,一件件晾好,街道食堂开饭的铜锣声响起来,臭小子蹦哒过来:“嫂子,打饭了,一块儿去不?”

张翠兰点头称是,大富婶子没一会儿就家去了。

张翠兰一张脸笑成花,嘴上谦虚跟大富婶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商业胡吹。

林瑶高兴的摇头晃脑,从案板地下拖出了盆,打水把肥肉淘洗干净,切成块,系上小围裙迫不及待开始炼肥肉。

张翠兰看看天还早,过阵子天气就转冷了,她把家里补丁打补丁的旧衣裳拿出来拆了,翻出老儿子写作业的本子,加了水打了浆糊,一层一层糊起来晒干用锥子缝在一块儿,过冬穿的棉鞋底子就有了。

林瑶摆手:“你先去吧,我忙着呢。”

外头暑气下去,林瑶搬了躺椅在树下乘凉。

大富婶子问老顾家结婚日子定了没。

话是这么说,只是说到最后几句话依旧带了母亲的不舍。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小家伙儿一走,大杂院就清净多了。

林瑶兴冲冲跑过去看,“供销社有肉卖啦。”

张翠兰还是笑,“订好了,还有一个来月,本来我家老头子想多留闺女几个月,老徐家那边着急呢,过了年向前也二十七了,老徐两口子盼了这么些年,家里啥都准备好了,咱也不能留闺女了,嫁就嫁吧,闺女嫁出去了也省了一桩心事。”

顾满仓下班回家,顾副局长也前后脚进了门,除了顾春梅结婚的樟木箱子,大手里拎着一块肥肉,约莫两三斤的样子。

两个老姐妹说着说着就打开了话匣子。

这年头买肥肉比买瘦肉实惠,再说家里有段时间没吃肉了,绕是不爱吃肥肉的林瑶也嘴里没味。

隔壁大富婶子听见了,不住嘴的夸。

不过,她不会用厨房的蜂窝炉,喊了两声东子没人应,才想起来东子去打饭还没回来呢。

于是,林瑶就把顾时安喊过来。

顾副局长出马,眨眼的功夫就把蜂窝炉点着了,火烧的旺旺的,林瑶把顾时安赶走,自个儿在厨房忙活,锅底被火舌舔舐,铁锅里的肥肉发黄倒入切碎的葱姜去腥增香,过了十来分钟,熬出来的猪油泛着金黄色,调味的葱姜取出来,转小火熬上半个小时,倒进陶瓷罐里放凉即可。

小姑娘在厨房炼猪油,顾时安也没闲着,前头买来的兔子刚买回家来不肯吃早,这两天养熟了也知道吃草了。

顾时安抓了兔子暂时放到竹笼子里,丢了白菜叶跟野草进去,拿铁铲清理了窝里的兔屎,把粪便埋在菜园南瓜秧根下当肥料。

处理完这一切,他洗了手挑了桐油开始给樟木箱子上漆。

老木匠打的樟木箱子四四方方,属于榫卯樟木柜。上起漆来也方便。

顾时安心思细致,先上一次清油,再刷一遍桐油,木头纹路就变成很漂亮的清凉色。

顾时东打饭回来,凑着看热闹,“哥,这箱子真好看,啥时候也给我打一个。”

顾时安顿了顿,很认真道,“等你长大娶媳妇再说。”

东子耸耸肩膀,等他结婚啊,那还是算了,他结婚要等到猴年马月,臭小子就道,“等嫂子有了小侄子,给小侄子打一个呗。”

顾满仓拍着手说好。

狗小子有老爹撑腰,得瑟的尾巴也翘了起来。

林瑶在厨房里小脸通红,实在忍不住吼了一嗓子,“兔崽子胡说八道什么呢!”

妈呀,嫂子生气了,顾时东见势不妙撒丫子跑了。

顾满仓也让张翠兰同志提着耳朵带回去教训。

整个院子里就剩下顾副局长一个人承受林瑶的怒火。

顾时安也知道小姑娘生气了,摸摸鼻子一个大个子猫在厨房里,想开口补救。

林瑶瞥了他一眼,挥着锅铲赶人,“去去,一边去,没见我忙着,大热天的进来干嘛。”

顾时安捏捏她小脸,“我家小姑娘生气了,得哄好了才能走。”

狗男人还敢捏她脸!

林瑶气的踹了顾时安长腿一脚,本来她想踹屁股来着,这人太高了,只能踹到腿上。

顾时安闷哼一声,顺手搂过林瑶的细腰一颗大脑袋埋下去,不知道说了什么,气的林瑶又伸手掐他腰。

不管怎么说,某人厚着脸皮一顿磨,总算把媳妇儿哄的眉开眼笑。

“没事了,没事了,瑶瑶笑了。”

“都是你个死老头子,东子那个兔崽子胡说八道你也跟着拍手,脑子抽风了,瑶瑶嫁过来才几个月,咱当公婆的就催孩子生娃儿,那是能说的话?子女都是缘分,催也不是能催来的,当年我嫁给你好几年不才生了老大。”

顾满仓给训的讪讪的。

“安子这个木头桩子还提行,几句话把瑶瑶哄好了。”

“还是两个孩子感情好。”

张翠兰两口子趴在窗户上往外偷瞄。

小两口重归于好,张翠兰舒心的同时,又跟顾满仓唠叨过几天给老娘过生日的事儿。

张姥娘今年七十八岁,在云水县家里老人过了七十八就算老寿星了,家里有条件的怎么也要摆上几桌吃席庆祝庆祝。

老张家的日子说起来比老顾家还好些。

有张二舅那身打猎的好本事,至少老娘想吃肉随时能吃上。

在城里就不行,要想吃口肉又要肉票又要排队,不知道多麻烦。

吃席上的的肉张二舅包了,米面张大舅出,张翠兰琢磨着给老娘做身新衣裳,过过老寿星的架子。

顾满仓媳妇说什么他听什么,又道多拿十块钱给岳母当压箱钱。

林瑶今天心情挺好,一开心炼好猪油,又拿油渣子炒了盘油亮的小白菜,吃的一家人肚皮圆圆。

八月二十六,张姥娘七十八岁生日到了,一家人收拾收拾回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