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文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晚上七点,高文彬在省城西餐厅订好了位子,老顾家一家四口准时赴约。

这年头的西餐厅以前大都是华侨饭店,专门用来招待外宾的。

后来华侨饭店保留下来,改成了西餐厅,主打的三大招牌,无非就是老三样—意大利面、牛排跟罗宋汤。

时髦的都市女郎再点一瓶红酒,这就是最顶级的西餐了。

张翠兰老两口跟着儿媳妇吃过一回西餐,张翠兰实在是吃不惯西餐,又贵又难吃,哪有自家烧的菜实惠?

晚上回来,她偷偷跟林瑶吐槽,“瑶瑶啊,那牛排不就是咱们老百姓吃的牛肉?那个牛排小的,牛见了也得哭一场!”

小老太话里话外离不了牛肉。

林瑶哪能听不出婆婆话外的意思,她忍不住笑,“嗯,我明天买顾时安买牛肉,回来给娘包牛肉饺子。”

张翠兰高兴的拍了下手,“还是我瑶瑶贴心,老大那个木头棒槌,跟他说了半天愣是没听懂我说啥。跟他爹一样笨的很!”

路边拐过来一辆汽车,眼看着小女孩往路中间跑,顾时安眼疾手快把小姑娘抱到路边,小姑娘见面色微冷的叔叔,或许是吓着了,憋憋嘴要哭。

至于兜兜和圆圆,前年顾时安去北京公干,兄妹俩随行,跟着爸爸去了□□,看了故宫、颐和园、爬了长城,体验了一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觉。

色泽红艳的烤鸭切成大小均匀的片,卷在薄如蝉翼的荷叶饼里,热乎乎一口送入口中,那滋味简直能香掉舌头。

别墅区虽然清幽,也是有车来回穿梭的。

小女孩乖巧牵着保姆阿姨的手,奶声奶气道。

顾时安和林瑶年年到省城开会,两口子偶尔浪漫下,也会到西餐厅吃一顿。

圆圆听懂了,三两下跑过去,兜兜跟在后面护着妹妹,兄妹俩用一口流利的英语给双方解了围,服务员和老外都松了口气,服务员拍了下脑门,感激的看了看圆圆,赶紧去后厨安排七分熟的牛排。

默默给老母亲买牛肉回来的木头:“.”

林瑶蹲下来哄着小女孩,圆圆给妹妹吃糖,兜兜帮她转风车,小女孩这才不哭了,林瑶叮嘱道,“小姑娘,你妈妈呢,在街上不能乱跑,太危险了。”

“妈妈,这里好漂亮哟。”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顾时安和林瑶提了礼物,一起带着孩子们去花园洋房看望高家老两口。

兄妹俩摆摆手,回来吃西餐。

保姆阿姨抹着眼泪,看得出是真心对小女孩好。

兜兜也道,“西餐吃一次就够了。”

西餐厅里有老外讲英语,服务员是个门外汉,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自己面前叽里呱啦一顿讲,什么也听不懂,愣生生出了一头的汗。

老外比手画脚的解释,说牛排要七分熟。

十年动荡结束后,政府把花园洋房还了回来,说起来,高爷爷和高奶奶算得上别墅区为数不多,如今还健在的老人了。

“太谢谢你们了,我在二楼给妞妞泡牛奶,一扭头孩子就找不见了,要是妞妞出了啥事,我也不活了。”

高家举家迁到省城后,现在住在一栋花园洋房里,那栋花园洋房以前是高奶奶的陪嫁,十年动荡时期,高家的花园洋房被充公了,后来政府把高家的房产归还高家,其中就有这栋花园洋房。

在解放前便是达官贵人住的,解放后,六二年形势不好,这片别墅的主人大多数去了国外,也有一部分举家去了港城,剩下的几户人家各有各的际遇。

高文彬这次订的西餐厅,圆圆一路上嘀咕,决定卖高叔叔一个面子,牛排不好吃也争取多吃两口。

听说是顾家一家子救了自家小主人,赶紧道谢。

高爷爷高奶奶如今是苦尽甘来,再无牵挂。

圆圆看着路两边洋溢着西方风情的白色小洋楼,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突然,路边跑出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穿着的红色小皮鞋,跟只小蝴蝶一样翩翩起飞,手里举着只旋转的木头风车。

晚饭后,高文彬诚邀顾家一家四口明天去自家做客。

高文彬订的这家西餐厅别开生面,不仅有西餐,也有中餐,最经典的就是现在最时髦的烤鸭和荷叶饼。

老外则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兄妹俩,“smart,so smart!”

公交车停在一排盛开的丹桂树下,林瑶一家下了车。

别人家的家务事,外人也不便插手。

顾时安公干忙,兄妹俩自己吃完回下榻的招待所。

保姆连连点头,再三道谢领着小女孩走了。

兜兜和圆圆在前面走,圆圆好奇打量着别墅区的环境。

公交车站人流众多,顾时安护着林瑶跟孩子们,边上的行人看到高大冷峻的男人,不由得纷纷让出一条路。

兄妹俩还跟给顾时安安排去西餐,开眼界。

“没事,以后注意些就好。”

高家所在的这片别墅区,是省城难得的好地段,环境清幽,寸土寸金。

等一家四口到了西餐厅,才恍然大悟。

得,自家俩孩子跟奶奶一样一样,真是地道的中国胃。

等回到云水县,圆圆跟林瑶讲悄悄话,“妈,我真吃不惯西餐,那个牛排,还不如我爸烧的红烧肉好吃呢。”

小女孩眨眨眼,还没说话,后面跑过来个保姆,保姆一脸慌乱,看到小女孩安然无恙,才按下心来。

“谢谢漂亮阿姨。”

林瑶忍俊不禁,她都这把年纪了,小姑娘嘴可真甜。

顾时安看出妻子的心思,温声道。

“在我心里,瑶瑶永远是最年轻的。”

这话说的,兜兜和圆圆听了在边上偷着乐。

“哈哈,哥刚才咱爸说啥了?”

“不知道,我什么也没听见。”

“我也没听见,就是咱爸妈感情可真好。”

“哈哈。”

兄妹俩对着乐哈哈。

顾时安&林瑶:“………”

俩熊孩子,一边儿去吧!

顾家一家四口在别墅区走了五六分钟,停在一栋有雕花栏杆的砖红色小楼前,红色小楼外墙用漆黑铁门隔开,院子里栽种的红色蔷薇花如瀑布般绽放,隔着院子便能闻到花香。

这花香的圆圆都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顾时安把闺女带到稍远的地方去。

高奶奶早在二楼阳台等着了,瞧见楼下的孩子们,老太太欢喜到不行,蹒跚着步子从沙发上坐起,说什么也要下楼来迎迎。

保姆琴姐把老太太按住,笑容满面道,“我脚步快,您就等等吧。”

琴姐是高家的老保姆了,以前就在高家当保姆,现在日子好了,分别数年,舍不得高家老两口,又回来了。

高文彬没在家,林瑶以前来过高家,跟琴姐打了招呼,,又顾时安和跟孩子们介绍琴姐。

顾时安和林瑶一起,恭顺礼貌称呼琴姐,孩子们也甜滋滋喊“琴奶奶。”

琴姐闻言开心不已,忙不迭答应,“乖,都是好孩子。”

“快家来吧,外热吧,喝杯汽水。”

高家的花园洋房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几经风霜,算起来高奶奶的年纪还大些。

高文彬他们临搬回来前,找人把花园洋房翻修了一番,不然都没法住人。

如今花园洋房内,装饰古朴,全然不往日家族辉煌时中的富丽堂皇,只有欧式盘旋的楼梯跟花园中怒放的蔷薇花相得益彰。

“瑶瑶,小顾来啦?快带几个孩子来奶奶这里坐。”

满头银发高奶奶坐在一楼客厅的木沙发上,见了几个孩子就招手,还不忘吩咐琴姐给孩子们拿牛奶跟豆黄包来当点心。

豆黄包是广式点心,入口松软香甜,奶香味十足。

高奶奶年纪大了,早上吃了早饭,中午吃的少,就爱吃两口甜的当下午茶。

高爷爷在云水县住了那么年,倒是没有那么爱吃甜食,早饭依旧习惯吃黑面窝窝头跟小米粥。

高奶奶慈祥又可亲,老顾家几个孩子都可喜欢她。

兜兜圆圆一左一右依偎在老太太跟前,加上林瑶在边上逗趣儿,一上高奶奶高兴的嘴巴就没合拢过。

高爷爷则是把爱看书的兜兜带去了书房,这孩子是个是书迷,对于高爷爷那一屋子的书向往的很。

高爷爷文化高,也是爱护好苗子的,见了这勤奋好学又天生聪明顾兜兜,老怀欣慰的同时,突然想到了什么似地,眼中精光一闪,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对低头看书顾兜兜露出老狐狸一样的笑:

“兜兜啊,你们想看书,随时可以来爷爷这。”

顾兜兜自然是点头答应。

家里孩子多了,原本寂静的花园洋房也有了生机。

窗外明媚阳光透过窗户倾斜而下盛夏秋花花香也跟着飘了进来。

中午,琴姐张罗了一桌子菜肴,这些年高文彬在外头忙,他跟妻子在外头住,夫妻俩一周才回趟老宅,高家弟弟上大学,高家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高宅平时冷清,鲜少这么热闹,高奶奶乐呵让林瑶一家子在省城多住几天。。

下午五点钟,傍晚的晚风吹了起来,顾时安一四口口起身告辞。

高奶奶他们再不舍,也要放人走了。

在家里一天了圆圆甜困脑袋瓜一点一点的哈欠连天。。

高爷爷高奶奶依依不舍送别了孩子们。

高爷爷回了在书房照旧看。

琴姐过来陪奶奶太聊天解闷儿,说顾时安来,琴姐道,“别看是个当官的,看着面上冷,其实知冷知热的,刚才吃饭那会儿,瑶瑶和俩孩子喜欢吃什么他都门清,孩子们也懂规矩,帮着我扫地收拾桌子,小嘴可甜了。”

说顾家兄妹孙来高奶奶奶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可不是,几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我们家在云水县那会儿,要不顾家这几个孩子,我和老头子这两这把老骨头怕是早没了,那时候文彬天天挨打,吃也吃不饱,亏着有顾家一家人了。”

随后老太太又意味深长道,“人心呐,是最难看透的,从看护大的的孩子是豺是狼,谁又能说的清。”

琴姐听了这话,鬼使神差想高家的几个子侄来,当年高家落败,那几个子侄不仅不帮忙,还落井下石,又是贴大字报,又是带头抄家……。

这可不就几是条会跳起来咬人的白眼狼?

当年要不高家看护,那几个白眼儿狼早在吃人的旧社会饿死了.

*

往后几天顾家一家四口逛逛遍了省城的大街小巷。

假期结束,林瑶和拾孩子们的行李顾时安洲则是去火车站买了当晚九点的火车票。

高文彬夫妻俩去了趟百货大楼,给两个孩子准备了离别礼物。

晚上七点半,顾家家一家子坐车去了火车站

临走,高奶奶神秘兮兮塞给兜兜圆圆一人一个檀香木盒子。

林瑶对此一无所知,等一家人上了火车,回了家才知道。

高奶奶给圆圆的是一块和田玉雕的观音,林瑶吓了一条,把顾时安喊过来。

顾时安食指在桌面上扣了扣,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高奶奶临走前留给两个孩子各一个红包,圆圆有的,兜兜怕是都有。”

顾时安出去一会儿,不到五分钟又回来了,手里多了个檀香木盒子。

兜兜檀香木盒里跟圆圆一样,里面的礼物却不一样,留给他的是枚羊脂玉平安扣。

这么贵重的东西留给两个毛孩子,不知道的人一准儿以为高奶奶老糊涂了。

张翠兰拿着和田玉弥勒佛左看看右瞧瞧,试探性的开口,“瑶瑶啊,这大佛得值多少钱啊?”

这就把林瑶问倒了,要放在后世顶级和田玉佛,少说也要几十万。

至于现在?她挠挠头,不确定道,“娘,这是好玉。怎么也要几千块钱吧。”

老太太给心疼的猛抽了口水,赶紧恭恭敬敬把弥勒佛放回盒子里。

顾满仓手里的搪瓷缸子差点飞出去。

一块玉就几千块,两块玉怕不是上万?

她老婆子一辈子也赚不来这么些钱儿!

老顾家一家人一致认为如此贵重的东西不能收,即便是长者赐也不行。

顾时安接下来要去外面公干,没个十来天回不来。

当爸爸的说了,等公干回来,一家子到省城报到,林瑶到高家的工厂任职,再去高家拜访高家老两口,张翠兰把高奶奶给的红包原封不动封好,等到时候再交还给老太太。

顾时安吃了午饭,县里停了电,去了趟供销社,拎回两个西瓜吊在井里,抽空去了趟公安局,临走前看林瑶热的趴在沙发上发蔫,不由得心疼道,“很热吗?”

林瑶趴着不动,眼皮子都懒得抬。

这不是废话嘛,外头梧桐树上的知了都不叫了,为嘛,还不是天太热!

顾时安也觉得自己说了句多余的话,轻轻咳了声,又说,“井里有冰镇西瓜,过会儿记得吃。”

林瑶“嗯”了声,翻个身用后脑勺对着陆洲。

待会儿,顾时安回来,跟家里人说,“晚上家里就能来电了,前几天下雨,吹散了几条电线。”

背后传来道天籁之音。

林瑶几乎是一跃而起,一双杏眼亮晶晶:“真的?”

顾时安忍不住笑了,保证道,“真的。”

林瑶欢呼一声,喊了句“老顾,你真好”,上去抱着男人亲了下。

然后喜滋滋盘算,来了电,打开电视,吹着电扇吃西瓜看电视。

某人再次出门的时候,嘴角扬起的弧度简直要上天。

*

等圆圆和兜兜午睡起来,见前头热的懒洋洋的林瑶,一改颓废,喜气洋洋在屋里收拾卫生,把家里的东西归置了下,又哼着小曲儿在沙发上卷毛线。

圆圆没觉得什么,很自觉搬了小桌子去写作业。

兜兜若有所思的挠挠下巴。

圆圆没心没肺随了妈了,写了会儿作业,觉得没睡好,嘴巴还干,蹬蹬蹬跑去跟她妈要西瓜喝。

“妈,我想喝西瓜汁。”

林瑶好不容易高兴点,给闺女打算了,没好气道,“想喝西瓜汁,找你爸去。”

我是你妈,又不是你保姆!

圆圆眨巴眼睛,小小声,“可是爸爸不在家。”

“不在家就等着!”

兜兜过来劝妹妹,家里不是有酸梅汤跟凉茶?

圆圆吐了吐舌头,蹬蹬蹬跑去喝酸梅汤了。

其实酸梅汤也好喝,酸酸甜甜的,就是要有西瓜汁就更好啦。

这丫头想起冰凉的西瓜汁,再来盘烤肉串,脸上就挂上了幸福的微笑。

林瑶:“.”

这孩子没救了。

光知道吃啊,这是随了谁啊!!!

傍晚顾时安从公安局回来,圆圆没喝上西瓜汁吃上羊肉串,在那边撅嘴生闷气。

老父亲见不得宝贝疙瘩受委屈,先适度教育下闺女,又给切了冰好的西瓜,答应闺女明天去买羊肉回来烤肉串。

得了,圆圆有亲爸的保证又活蹦乱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