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问题交给莫燃

正文卷

第171章 问题交给莫燃

“128GB容量175元,256GB容量345元……保价半年。”

柯宇很快收到了闪迪的最终报价,而且在对方特意提醒下,他明白了报价条款的重要性。

确实,

现在“闪存颗粒”市场产能紧缺,谁都知道价格肯定还会继续上涨,半年的保价条款对小米来说的确是极大的保障。

只是这样一来,“黄河存储”先前128GB168元的报价就不那么香了。

“也不知道‘黄河存储’这边最终的报价会是多少?”

柯宇感叹了一句,没让他等多久,半小时后,“黄河存储”的最终报价也发送过来。

相比于之前128GB168元的价格,“黄河存储”最后的报价礼貌性的将全系产品降低了一元钱。

最终的报价是128GB——167元;256GB——334元。

看着双方的报价,柯宇不禁有些犯难,不管是“黄河存储”还是“闪迪公司”,从产品质量来说都不用担心。

而价格上,

现在一边是175元的报价但附加半年保价条款,一边是短期极有价格优势的167元报价。

怎么看都是各有各的优势。

“真是难以抉择。”

纠结了几分钟后,柯宇最终敲响了雷布斯办公室的大门。

“有新消息了?”

刚一进门,雷布斯开口问道。

“嗯,雷总,‘闪迪’和‘黄河存储’最终报价都发过来了。”

“两份报价可以说各有优势,我有些拿不定主意,您看看吧!”

柯宇快步走了过去,将两份报价单轻轻放在了办公桌上。

雷布斯放下手里的工作打开一看,一眼就看出了“闪迪”报价的优势。

对于“闪存颗粒”涨价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最近这一段时间里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产能不足,各大厂商都争相囤货,而且短时间之内产能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所以,他也判断“闪存颗粒”未来大概率还会继续上涨。

而这样的情况下,“闪迪”能提出一个半年的保价条款,足以见得给足了诚意。

相反,

“黄河存储”的报价单虽然有短期优势优势,但按照现在的涨价趋势,未来一两个月后极大概率会上调价格价格。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一时间,雷布斯也开始倾向于“闪迪”的报价方案。

不过……

短暂的思索后,他目光又落在了“黄河存储”的报价单上。

“黄河存储”还有一个优势,也是当初看中“黄河存储”的重要原因,那便“国产企业”。

自从华为事情发生后,国内舆论对国产品牌支持度更高,闪迪毕竟是美国企业,宣传上蹭不到这波热点。

想到这里,他看向柯宇。

“这样吧,你再去联系一下‘黄河存储’,同时把‘闪迪’的报价单也给他们一并发过去。”

“如果他们能匹配和‘闪迪’相同的报价单,我们就优先选择他们。”

“如果他们不答应,那就联系‘闪迪’。”

柯宇顿时松了口气,重重地点头。

“好!”

……

而另一边。

李智一上午都有些心不在焉,或者准确的说,自从给小米集团完成最后的报价后,他心态就变得有些患得患失。

一方面,他对小米的订单还是很看重。

另一方面,摒去最初的兴奋后他发现,给小米的最终报价128GB是167元,成本是155元,利润一降再降,利润率更是跌破10%只有7.7%了。

同样的256GB也是成本305元,报价334元,利润9.5%也不足10%。

相比于当初接到小米报价邀请时的意气风发,一口气要赚特么的几十块一张,此时的现实是小米的钱也不好赚。

不过。

很快李智便发现小米集团的钱更难赚了。

临近中午12点,来自小米集团的电话响起,他略显激动地接起电话,一听,顿时愣住了。

电话不是通知“黄河存储”中标,而是询问是否愿意匹配闪迪给出报价——175元,但同时签订半年保价条款。

保价条款?

李智立马反应过来,下意识就要拒绝。

开玩笑,这特么傻子都能看出来“闪存颗粒”接下来肯定还要涨价。

一旦签订这个175元的半年保价条款,不等于把未来半年所有成本风险都转嫁给自己了吗?

“‘闪迪’还真是下血本了!”

“这报价让我真是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

李智被搞得有些措手不及,不过短暂的吐槽后,他手上飞快的拿起电话开始询问仓库“闪存颗粒”的库存情况。

这次小米的订单数量是1000万张,也就意味着至少需要1000万颗闪存颗粒,如果能提前备好足够的库存,那么这个报价还可以跟!

没一会仓库那边传来了准确库存数量。

“128GB闪存颗粒大概还有40万颗库存,256GB还有20万颗。”

差得远!

李智皱了皱眉头,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

一直以来“TF内存卡”生产部门都以64GB为主,128GB和256GB备货本就很少。

再加上前段时间“惊鸿系列”紧急扩产消耗了大量的库存,现在又改用了32层“3D-NAND”闪存颗粒,传统“2D闪存颗粒”就更没有库存了。

剩下的这几十万颗,还是为“网易严选”准备的。

李智越发感觉棘手,库存明显不够,剩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看现在能不能趁价格没上涨之前囤一笔。

不说一次性囤1000万颗,能囤个500万颗这笔订单也能成!

不过,500万颗……

现在128GB、256GB闪存颗粒的出厂价格大概是130元和270元,一次性囤500万颗,算下来也至少是10亿以上。

10亿,这对现在资金本就吃紧的黄河存储来说,压力太大了!

“不管了,先问问再说!”

李智没再纠结,虽然已经感觉到和“闪迪”竞争的困难,但他内心深处还是不想这么轻易的放弃小米的订单。

没一会,负责“闪存颗粒”采购业务的老陈来到办公室。

他没啰嗦,直接说道:

“老陈,现在厂里急需采购一批‘128GB’和‘256GB’的闪存颗粒,现货,大概数量要500万颗,你赶紧联系一下‘海力士’那边,看能不能供上。”

老陈也算是“黄河存储”的老员工了。

听到要一次性采购500万颗时心里暗自惊讶,不过他还是忍住没有多问,立即开始联系海力士销售部门。

大约半小时后,老陈满脸严肃的再次走进办公室。

一开口,果然不是好消息。

“李总,‘海力士’那边已经回复了,他们说目前‘闪存颗粒’的销售订单已经全满了,短时间内没办法给我们提供500万颗‘闪存颗粒’。”

“不过……看在我们之前合作关系不错的份上,答应可以挤出100万颗先供给我们应急。”

“只卖100万颗?!”

李智目光一凝,随即看向老陈。

两人四目相对,没等老陈说话,李智心里一下全都明白了。

作为在芯片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他,也经历了好几次原材料涨价周期,所谓“挤出100万颗应急”背后大概率是“海力士”这些厂商在主动限制出货量。

产能紧缺是真的,但囤货惜售,借机推动涨价也是真的!

这就是资本。

一旁的老陈显然也察觉到了异常。

他开口道:

“李总,之前我们当次采购的数量也就几十万颗,所以海力士那边并没有为难我们。”

“这次一下采购500万颗,甚至连和我们联络的业务经理也吓了一跳。”

“而且,刚才他还私下给我透露了一个消息,‘海力士’大概下周便会全面停止接收销售订单,具体恢复时间不定。”

“我预计,这应该是在为涨价做准备了。”

这话一出,李智最后一丝幻想也彻底破灭,他有想过要涨价,但没想过这么快就来了!

这样一来,原本打算囤一批“闪存颗粒”的计划彻底落空;

同时,也意味着“黄河存储”根本没办法匹配“闪迪”的报价单,要和小米说拜拜了!

“闪迪的报价,好狠啊!”

李智彻底感受到“闪迪”带来的绝望,心气一下泄了下来。

闪迪能报出“半年保价条款”,那是因为闪迪家大业大,1000万颗闪存颗粒根本不算什么。

而且,闪迪自己还能生产“闪存颗粒”,即便外面闪存颗粒涨价,但他们的成本并没有太大变化……

而“黄河存储”呢?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嗯?

想到这里,李智忽然愣了一下,脑海灵光一闪。

不对。

闪迪能自己生产“闪存颗粒”,“黄河存储”也可以生产32层“3D-NAND”闪存颗粒啊!

这段时间以来,虽然“闪存颗粒”不停涨价,但主要原因是因为产能不足,生产“闪存颗粒”所需的晶圆并没有涨价。

也就是说,生产一颗“闪存颗粒”的成本并没有太大波动。

李智没记错的话,“黄河存储”的“3D-NAND”闪存颗粒因为良品率的原因,128GB闪存颗粒生产成本大约为132元,也就和现在传统的“闪存颗粒”售价几乎一样!

想到这里,李智原本泄下的气一下又回来了。

传统的“闪存颗粒”确实在不停涨价,但要是能将“黄河存储”自主生产的“3D-NAND”闪存颗粒给小米用,所有的成本问题不都迎刃而解了吗?!

“3D-NAND”生产部门提供132元的闪存颗粒,“TF内存卡”生产部门制造155元成本的小米TF内存卡。

最终每块售价175元,500万张,每张利润20元,净利润——1亿元!

256GB每块售价345元,300万张,每张利润40元,净利润——1.2亿元!

再加上一部分64G和512GB的订单,这总利润怎么都能上3亿了!

想着想着,李智心跳开始加速,现在最重要的问题竟然变成了莫燃莫总同不同意将“3D-NAND”闪存颗粒给小米TF内存卡用!

一切的问题,竟然又回到了莫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