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李元昊称帝

正文卷

银州新任县丞曹真,尴尬的站在丁茂林旁边不知所措。

曹真乃是曹保定的大儿子,因为曹保定坚定的和张唐卿站在一起,林岳就把在县衙当押司的曹真赶出了县衙。

后来曹真成了银州军事推官,从八品文官。

军事判官和军事推官有何不同?两个职位都是管理一地司法刑狱的官员,但军事判官是掌握军和府一级的司法官员,而曹真的军事推官,则是掌握州县司法的官员。

例如周伦乃是丹州军事判官,丹州乃是府一级的级别,但银州却是军事州,在民政方面的属性比府要弱很多,民政的官员级别自然不如府一级的官员级别高。

因为林岳的叛逃,银州上下更是没有人敢来做官了,只能从当地提拔,曹真就顺理成章的转成了正八品的银州县县丞。

但如今他夹在知州和知县之间两难。

“行了行了,丁先生,你现在还是银州的签书判官厅的签判呢,你自己安排一下,该谁的职责,就让谁领走。”

张唐卿也不想和丁茂林继续争论了,权力还给银洲县就还了,张唐卿正好抽出时间把《算学初探》好好修订一番。

张唐卿又想到了曹佾,也不知道周伦那边的事情如何了?

说曹操,曹操到。

曹佾回来了。

“先生,事情办妥了。”

“如何处置的?”

“丹州数十位官员欺上瞒下,判斩立决十一人,丹州知州任崖州通判,丹州通判罢官为民。”

“只是牵扯到了丹州?”

“沈山居罢官为民,永兴军十五人斩立决,镇国军、静难军营指挥使以上罢官为民。”

“周伦呢?”

“暂任丹州通判。”

张唐卿无奈的叹息道:“这就是进士的好处啊,哪怕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也不过是一个换个地方当官而已。”

看着曹佾满脸憔悴,张唐卿心疼的说道:“去休息吧。”

“是,先生,《算学初探》可曾审定完毕?”

张唐卿呵呵笑道:“审定完了,有几个地方不完善,我已经全部修改过来了,你拿回去看看。”

曹佾大喜,“谢先生。”

“好了好了,快去休息吧。”

周雯得知父亲不但无罪,反而成为了丹州通判后,更加刻意迎奉张唐卿,让张唐卿天天扶墙走。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着。

银州上下爆发出的活力亮瞎了众人的眼睛,小小的银州城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所以,张唐卿开始把银州的经济向米脂和横山县转移,甚至是清涧军城也承担了一部分经济功能。

夏去秋来。

西北的冬天比中原地区早了一个月时间,天圣九年农历十月,清涧城就进入了满天飞雪的时候。

草原上的牧民终于能歇一歇了。

今年和往年不同。

往年,冬天是草原最难过的时候,但今年却不同,因为草原彻底成为庞富等人的草场,庞富雇傭的牧民辛苦大半年,换来了足够过冬的小米等杂粮,这个冬天再也不用饿肚子。

再加上生活物资价格和宋境相同,牧民的生活更加惬意无比。

普通百姓可能不像士人一般,懂得忠君爱国的道理,但他们却是最实际的人,谁能给他们带来好生活,他们就坚定的支持谁,慢慢的,清涧城四周的党项人,也开始以宋人自居。

清涧城守将石玉,带着一都番军巡视完领地后,想赶紧回清涧城喝上一杯银州白暖暖身子。

“将军,前方有骑兵。”

“骑兵很正常,草原上谁不会骑马?”

石玉顺着手下人的目光看过去,瞳孔一下收缩起来。

远处,几名骑兵快速向他们这边驶来。

“准备战斗。”

镇戎军迅速结成了矢峰阵,静等对方自投罗网。

石玉看到对方竟然举着大宋的旗帜,大声喊道:“下马,下马。”

对方的马速慢慢慢了下来,“前方是哪位将军?”

“清涧城守将石玉。”

“太好了,太好了。”,骑马之人闻言,一下栽倒到了地上。

他身后的人也纷纷落马。

石玉一看,立刻向前查看。

对方用最后微弱的声音说道:“我乃皇城司都头,速速禀告开封,李元昊称帝。”

对方颤抖着手,从怀中摸出一封信,还不等递给石玉,双手就垂了下去。

石玉轻轻试探了一下对方的鼻息,吃惊的说道:“死了?”

“将军,这也死了。”

“将军,这个还活着。”

“速速回清涧城,来人,快马禀告知州大人,李元昊称帝。”

本来张唐卿已经睡下了,又被黄寿喊醒了。

黄寿慌张的说道:“大人,李元昊称帝。”

张唐卿打了个哈欠,“胡说,李元昊还有五六年才会称帝,怎么可能这么快。”

黄寿见张唐卿不信,都快哭了,“清涧城石将军传来消息,李元昊称帝,皇城司密探送回来的消息,报信之人只剩下了一个人,还未苏醒,其他人全都累死了。”

张唐卿见黄寿双手举着一封密信,看了看火漆的位置,依然完好,是皇城司的密押。

银州皇城司的头子,正是杨怀敏。

“黄寿,速速去请杨都监。”

黄寿立刻领命而去。

杨怀敏就住在张唐卿隔壁,闻言,连衣服都没穿就跑了过来。

杨怀敏看了看密信,说道:“是皇城司的没错。”

张唐卿立刻喊道:“杨三青,进来。”

“请大人吩咐。”

“八百里加急,去开封府送信。”张唐边说边看李义和石玉的联名奏报,立刻重新书写了一份,递给了杨三青。

“是,属下立刻去开封。”

等杨三青出去了,张唐卿立刻召集众将议事。

西夏国内的地图已经挂到了墙上。

李元昊登基称帝,也就意味着他彻底背叛了大宋和辽国,相当于造反,甚至比造反还要严重一些。

不管是大宋也好,辽国也罢,大家都要一个面子,平时你吊着我打,没关系,反正你只要承认是我的臣子就行,起码大宋能保持一个体面。

但现在李元昊把大宋唯一的遮羞布给扯下来了,老大帝国能高兴?要是不打上这么一打,谁还会拿宋辽两个大国当回事?

枪打出头鸟,既然你西夏想当这个出头鸟,就要做好被两大帝国联手打压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