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镇戎军系

正文卷

张唐卿看着李元昊的军营说道:“李元昊要逃了,不过,等待他的,将会是无情的打击。”

“大帅,咱们还要追上去?”

“追上去是肯定的,但不能把李元昊的大军都留下。”

“为什么?”

“因为兴州要变天了。”

“什么?兴州变天了?”

张唐卿笑笑不语。

杨怀敏收到飞鸽传书,李元昊的二儿子宁令哥造反,斩杀皇后没藏氏,没藏部落被屠戮一空。

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已经宣布效忠新皇帝宁令哥,再加上野利氏,西夏八大部族,有一半的部族已经效忠了宁令哥。

剩下的一半还没明确表态。

李元昊即便是过了黄河,他要面对的困难,不比现在少。

一个政权,就这样分崩离析了。

大战,在李元昊开始突围中打响了。

镇戎军的火铳军,也不再节省弹药。

弹丸像是下雨一般,疯狂的向西夏军头上倾泻而下。

石玉和折继闵带着两万骑兵,疯狂的截杀想要逃走的西夏骑兵。

远处,捧日军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将近四万骑兵,在狄青的带领下,疯狂的冲击着西夏的军阵。

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步军小跑着向前,距离西夏的军阵越来越近。

李元昊前方,会州守军疯狂的屠杀着曾经的战友。

不管是宋军也好,西夏军也罢,已经失去了指挥,大家各自为战,甚至已经分不清敌我。

李元昊奔跑了六天时间,才看到了鸣沙城。

不过,李元昊恨极了李元必,在距离鸣沙城不足十里的地方,把李元必的五万会州军包围了。

战场已经失去控制,那就乱着打吧。

张唐卿带着种世衡和刘美,整理了一下仪容,让人进去通报,中路军都部署张唐卿,率众求见大帅。

几个月不见,夏竦明显见老了。

夏竦亲自到门口,迎接张唐卿。

“大帅折煞下官了。”

夏竦一把拉住张唐卿的衣袖,说道:“你要是不来,本帅就要交代在这了,一世英名将会毁于一旦啊。”

“这是大帅指挥的好,和下官无关。”

夏竦和范仲淹哈哈笑了起来,“你啊你啊,这时候倒是谦虚起来了,走,进去吃茶。”

一进白虎节堂,张唐卿左顾右盼。

“明峻,在找什么?”

“葛怀敏呢?”

夏竦和范仲淹心裏都咯噔一声,要坏事,葛怀敏性命堪忧。

“哈哈,明峻,葛怀敏已经被老夫押解进京了。”

张唐卿叹息道:“走了?可惜了。”

“哈哈,不可惜,不可惜,来来,咱们商量一下后面的打算。”

“请大帅吩咐即可,下官无有不从。”

这时候还有什么打算啊?

西夏大军完了,不管是洪州也好,盐州也罢,甚至是西平府,都成了大宋手里的鸡蛋,想吃就吃,不想吃,就过几天再吃。

夏竦站到地图前面,指着洪州和盐州说道:“老夫是这么想的,你回军的路上,顺手把这两个地方拿下来,之后向北,收复西平府,至于静塞军司、博乐城、萌井城和鸣沙城,老夫带人去收复,如何?”

张唐卿看着地图想了会说道:“大帅,下官直接带人去西平府吧,至于盐州和洪州,下官力有不逮啊。”

范仲淹说道:“这两个地方估计没多大难度了,前后左右已经被我们包围起来了,除了投降一途,别无他法。”

张唐卿没说话,而是盯着夏竦。

张唐卿知道,夏竦会明白张唐卿的目的。

张唐卿的功劳太大了,可以说,整个战场的态势,几乎都是靠着张唐卿逆转的,如果再拿下两个州,估计张唐卿的功劳能封王了。

可大宋没有异姓王,除非是挂掉的,才会追封王爵。

夏竦劝道:“明峻,大宋没有杀功臣的先例,何况你还是进士出身。”

“下官的一腔抱负还没施展呢。”,张唐卿说完,笑了起来。

“是啊,一腔抱负还没施展呢。此战过后,你的功劳足以晋升枢密副使了。”

张唐卿吓了一跳,“大帅,您别吓唬我,我胆子小,咱们大宋可从来没出过二十多岁的相公。”

“哈哈,你啊,一点都不像年轻人,倒像个小老头一般,想得太多了。”

夏竦思考了会,说道:“好,本帅同意了,你拿下西平府,把征夏军留在西平府,就暂时班师回银州,等待官家的旨意。”

“下官领命。”

随后,夏竦又问了一下张唐卿对种世衡等人的安排后,就放张唐卿离开了。

张唐卿出去后,夏竦点了点头。

“希文,自此之后二十年,大宋军队将会成为镇戎军系的天下。”

范仲淹一惊,“什么?镇戎军系?”

夏竦点了点头。

“那不行,张唐卿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会动摇大宋根基。”

“希文,你长于做事,短于谋身,镇戎军系的存在,会得到政事堂、枢密院的鼎力支持,官家也会乐见其成。”

范仲淹楞了,忙问为什么。

夏竦摇头不言,有些事情,需要范仲淹自行去体会,只有自己嚼过的馍馍才有营养啊。

在折姜会休息了一天,张唐卿和他的大军再次启程。

不过,走到耀德城的时候,张唐卿召开了一次中路军军指挥使以上军官的会议。

“种世衡,本帅命你带领征夏军迁出西平府,拿下西平府后,按兵不动,等待朝廷旨意。”

种世衡一愣,忙问道:“大帅,你不去?”

“我不去了,累得慌,我和侯爷直接回银州。”

刘美笑着说道:“这是我和大帅商量好的,大帅已经向夏相公保举你为征夏军都统制,就驻扎在西平府。”

“都统制?”

“对,都统制,不过,你上面还有一个知军州事。”

“可都统制不常设啊。”

“以后就是常设的官职了。”

种世衡不明所以。

“狄青会调回开封任职,石玉、王石、严铁、杨五郎三人也会留在西北地区,你们之间要互相照顾。”

“大帅。”,众人一听,就知道张唐卿在安排后事了。

“呵呵,你们安心在西北待着,等我在出兵牧马的时候,会把你们调过去。”

“如今大帅是大宋最知兵的文官,如果再有大战,朝廷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帅,放心吧,你们都还年轻,有的是机会跟着大帅出征。”

“杨文广和狗子哥跟我回京,至于如何安排你们三人,夏相公还没考虑好。”

张忠立刻问道:“大帅,我等三人呢?”

“你去河北东路,李义和刘庆去河北西路,至于职位,要等夏相公回朝后再做决定。”

“大人,您准备去哪?”

张唐卿叹息道:“肯定是回开封,至于什么差遣,我也不知道啊。”

这是一次分别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