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好久不见的大凶之兆

第一卷

阴魂不散的鸠和思。

韩衞用大脚趾也能猜到是鸠和思在搞鬼。

第二个画面。

天空中的月光忽然被乌云遮盖。

沙漠中顿时陷入了一阵黑暗之中,只有脚下的金色黄沙泛出隐隐的光泽。

片刻之后,就有不少士兵点燃了火把,抬头望向了空中。

只见空中一个熟悉的蝉蛹出现,周身的十多个气门往外不断的喷发出团团黑气。

等黑气落到地面之后,和金沙交融,竟然变成了一片血红色。

这是什么阵法?

应该如何破?

韩衞一时间也没有答案,决定等卜算完之后问问袁天罡。

第三个画面。

他们来到了轮台的城下。

郭孝恪也发了狠,开始攻击轮台城。

轮台城的抵抗很微弱,很快就被攻打了下来。

有一名郭孝恪手下的将领给他送来一个漂亮的美女,郭孝恪拒绝了。

而且还训斥了那将领,那将领一肚子的不满走出了营帐。

独自回到自己营帐内喝闷酒,旁边有个军官一边给他倒酒,一边在安慰着他。

第四个画面。

晚上黑雾尽起,忽然有一个营地骚动了起来。

不大会就有士兵拎着兵器,光着膀子,满身血迹的杀了出来,满脸的狰狞。

很多营帐都在发生着这样的事情。

这是营啸!

随着营啸声越来越大,最后宛如实质般汇聚到了之前的那个将领身上。

那将士竟然变成了罗刹的模样,首先就是找到郭孝恪,把他给杀了。

画面到此结束。

为什么最后这两个画面又似曾相识的场面……韩衞忽然想起来了,自己给李承乾卜算的时候见过。

这一幕像极了侯君集攻打高昌的情形,还有美人、营啸。

再想想那个蝉蛹,韩衞明白了很多。

在看看卦词吧,结合小电影应该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我的目标,就是要保证每一个唐军不死……韩衞暗下决心。

接着低头看向罗盘上的卦词。

【茫茫黄沙三千里,血刹急骤金戈曲。豚鱼作祭大难起,凄厉霜风入夜听。】

这卦词和电影是对应的,但是没有告诉具体的解决方式,那我就自己来想办法。

看完卦词的韩衞抬头看向表情有些紧张的郭孝恪说道:

“放松点,郭将军。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郭孝恪冲他笑了笑道:

“将军难免阵上死,道长不用担心我,但讲无妨。”

韩衞点了点头,开口道:

“茫茫黄沙三千里,其实就是说我们所处环境,既是实景,也是暗喻。”

“实景自不必说。暗喻的意思是我们只能是靠自己解决问题,指望不上别人。”

众人尽皆点头,漫漫黄沙,千里奔袭,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情。

韩衞接着开口说第二句:

“血刹急骤金戈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中了埋伏,被困在一个阵中。”

“这个阵法应该就是那鸠和思布置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奇袭的消息走漏了。”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知道这个阵法的情况,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破解了。”

郭孝恪不禁皱起了眉头,

“我们已经做了好几层防备了,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

“道长能卜算到吧?”

韩衞摇了摇头,

“不算不到。”

“不过无碍大局,毕竟敌人也没有想到我们已经料到先机了。”

众人点头称是。

“豚鱼作祭大难起。豚鱼明是美味,实则藏毒。”

“不知道大将军有没有喜欢阿谀奉承,比较小心眼的人。”

“如果有这样的人话,此行我们务必小心一二。”

他这话说完,武瞾、袁天罡却是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向了忠清。

顿时把忠清慌得一批,连忙开口解释道:

“大家可别误会,我虽然有点喜欢阿谀奉承,但那只是对外人。”

“对咱们几个那说的可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再说了,我是个修道之人,心胸一向开阔。”

他这话说话,众人倒都是认可。

虽然忠清平常有些拉胯,但关键时候还是挺靠谱的。

就连郭孝恪也笑着否认道:

“肯定不是忠清道长。但我手下确实有一个将军叫郭方,就是这个性格。”

“要不这次就不让他去了?”

韩衞摇了摇头道:

“等我把最后这句卦词解完,再做打算。”

“这第四句,‘凄厉霜风入夜听’说的就是结果,意思就是大将军、我们的大唐儿郎全部遇难了。”

“都死在了这个阵法之中。”

这话说完,房间内的空气顿时变得是无比压抑。

没想到这一万唐军从楼兰鬼城逃出生天之后,又要再次面临死亡。

难道这就是他们的宿命吗?

郭孝恪听到是这个结果之后,也是有些茫然失措,喃喃自语道:

“到底是谁把这个信息给透露出去的?”

韩衞思索着问道:

“前几次不说,就说这次详装攻击伊宁的事情都有谁知情?”

郭孝恪有些茫然的说道:

“我,乔师望,盛新,尹宁的守将。其他没有了。”

袁天罡在旁边提醒道:

“那攻击伊宁的突厥人呢?”

郭孝恪摇了摇头,

“消息不对等,乔师望只是让人告诉突厥人详装进攻一下伊宁。”

韩衞再次开口道:

“其实不光你们四个,今晚那五千从各处来的骑兵也都知道。”

“因为今晚盛将军会分兵,有心人应该能猜测的出来。”

“他如果用飞鸽传说,一样可以把信息传递出去。”

在旁边的武瞾纠正道:

“不全对,其实那一万唐军一样存在奸细的可能性。”

听完这话的韩衞、郭孝恪不由得对望了一眼,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韩衞说道:

“不可能吧。毕竟这些人都险些死在楼兰鬼城里。”

武瞾不置可否的冷笑了一声道:

“如果这个奸细是在唐军裏面,他完全可以是诈死嘛。”

“等确认大家都死了之后,他再站出来。或者让鸠和思救他也行。”

她的分析也不无道理。

忠清此时恍然大悟的开口说道:

“这就很明显了,奸细就是郭将军那个小心眼的手下。”

郭孝恪听完这话之后,却是坚决的摇了摇头:

“他是我的同乡,虽然小毛病不多,但是对我很是忠诚。”

“而且从小到大他也没有和僧人有过任何的接触,这点我还是清楚的。”

等郭孝恪说完之后,武瞾接着开口道:

“所以说,按照我的意思,我认为现在不应该是查找奸细的时候。”

“而是需要不需要继续去征伐龟兹,要不要接受那个鸠和思的挑战?”

韩衞、郭孝恪同时开口道:

“要。手下败将,何足挂齿。”

“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听完两人肯定的答覆后,武瞾点头道: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如何破阵。”

“破完阵后,抓到对方的人,就有很大的概率揪出这个奸细。”

“他们确实掌握了我们的行踪,但是他们无路如何想不到我们已经预判的他们的行动。”

“所以此战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