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重回北冥山

第二卷

两人把事情说好之后,韩衞便提出走之前再去祭拜一下三山。

刘大山把手头的活安排了一下,两人一同到了杉林寺外的墓地。

应刘大山的要求,寺庙已经让刘三山入土为安了。

不是祭拜的日子,所以墓地的人很少。

韩衞把祭品摆好,点燃香烛,对着刘三山的坟墓拜了三拜,口中说道:

“三山兄弟,你既然入土为安了,我也就放心了。”

“至于你的家人,我也都见到了。和大郎说好了,过完年之后,他们就去长安找我,所以这事你也放心。”

“这裏事情已经完了,我计划明天就走,以后有时间在回来看你。”

待他祭拜完毕,刘大山也是接着上前祭拜,说了些让他安心的话之后。

两人返回县衙,各自分开。

韩衞又去见了李思升,李思升这会正忙的焦头烂额,让韩衞在旁等候了一阵,看看时间到了中午,便让下人准备了些吃食,边吃边聊。

韩衞开口道:

“思升,我这边事情已经安排好了。而且这辽城想来近期不会再有事情发生了,我计划明天就走了。”

听完这话的李思升倒也没有感觉到诧异,他敬了韩衞一杯酒,笑着说道:

“我怎么就这么想留你在这过年呢?有你在这,我这心裏就踏实,睡觉都睡得安慰。”

“你先不能走,你再给我卜算一下,万一有事呢?”

韩衞笑骂一声‘乌鸦嘴’,施施然拿出罗盘给李思升卜算了起来。

结果:大吉。

而且没有任何奖励,连武境修为也没有,这也让韩衞有些小小的不爽。

这么看来,还是李思升比较晦气的时候,对自己才更有力。

李思升自然不知道韩衞内心的想法,看着卜算的结果,也是有些少许的遗憾,

“真没事?”

“啧,这多少能有点也好呀,我能再留你住些日子。”

思升啊,我们两个内心的想法是一样的,只是我不能说出来而已……韩衞腹诽着说道: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或许过些日子我就来看你们也未可知。”

李思升点头说道:

“也是。或者我任期满了之后,去长安找你也未可知。”

“来,我敬你。”

说完举起酒杯,两人都是一饮而尽。

下午,韩衞又去辞别了张俭和刘怀。

晚间,李思升设宴给韩衞践行。

第二日一早,众人送别韩衞,韩衞和众人一一惜别。

然后带上‘甲马’,在众人的惊叹声中,如一阵青烟般疾驰而去。

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路经平州、幽州、晋州、雍州……这一日终于到达了华阴县北冥山。

韩衞远远的看着灵气笼罩的北冥山,不由得暗暗感慨:终于到家了。只感觉浑身的疲倦此时是一扫而空。

道观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算算日子,武瞾他们应该比自己早到了十多天。

那道观之内武瞾肯定会给自己打扫的干干净净。

按照她的性格应该还会种些花花草草的。

想到这裏,韩衞的嘴角挂上了一抹浅笑,也停下了疾行的步伐,缓步往北冥山而去。

等到了山脚,赫然发现山下停了有五六辆马车,看上面的官印,应该是皇家的车辆。

韩衞一时间有些不解,这是李承乾来了?

只是他应该是骑马,这样出行的风格更像是女眷。

想着的功夫,已经是到了马车的跟前,只看车子周边有十余名千牛衞。

远远的看见韩衞之后,都是躬身行礼:

“见过国师。”

韩衞笑着回礼,然后好奇的问道:

“大家伙辛苦了。”

“我问一下诸位,是太子殿下还是皇后殿下来我这裏了?”

当先的应该是个队长,先是拱手道:

“恭迎国师归来。”

“当今陛下对你有些赏赐,皇后殿下和武公主亲自给你送过来的。”

呦,这脸可大了,不说赏赐的是什么东西,就说是长孙皇后亲自给送给来,估计在大唐这也是独一份。

韩衞心裏还是挺感动,他倒也没问什么赏赐,对着千牛衞众人,道了声‘辛苦’,便往山上而去。

此时的长安周边,气温已经是到了零下,虽然不能和辽城相比,但山路、山坡两侧也都只有极少的人。

多是些老农来松土,显然是要给明年种植薯仔做准备。

他们看见韩衞之后,也都是老远就打起了招呼,韩衞是个没架子的人,自然也是一一回礼。

等到了山顶之后,只看正有三五个宫女站在自己的菜园面前,面色紧张,略显尴尬的看着一个文士在锄地,松土。

武瞾呢?皇后呢?怎么一个也看不见?

韩衞不由得有些迷惑。

而那几个宫女听到了脚步声,回头一看是韩衞,明显表情都是松快了不少,纷纷对着韩衞施礼。

有那机灵的则是赶紧接过那文士的锄头,殷勤的对他说道:

“殿下,国师回来了。”

那文士闻听,也是拿着锄头转过了身子,不是旁人,正是男扮女装的长孙皇后。

只看她身穿圆领缺骻袍,腰束蹀躞[dié xiè],黑纱幞[fú]头裹住高髻,彩色线鞋。

端庄秀丽之中又透着几分英气。

这是……cosplay?

你还别说,这人长得好,穿什么都好看……韩衞有些好奇的想着,一边快走几步来到长孙面前稽首道:

“韩衞见过皇后殿下。”

长孙看到是韩衞,通红的粉脸之上也是露出一抹笑容道:

“国师回来了?免礼平身。”

“怎么回来这么快?按照曌儿的算法,你应该还有三五天才会回来。”

“她还说要给你个惊喜呢。”

韩衞也是立起身来,满脸笑容的回道:

“一路归心似箭,自然也就回来的快些。”

一边说一边好奇的打量长孙的衣着和锄头。

长孙见他看着自己的装扮,轻轻一笑说道:

“国师是在好奇我这一身装扮?这是曌儿给我准备的。”

“我也就出闺之前穿过,你还别说,还真的要比那些宫装利索很多。”

“至于这锄头,我看山腰有些老丈在松土,左右无事,我也就帮你整理一下,别耽误你过完年种薯仔。”

听完这话的韩衞不禁肃然,长孙皇后的贤名,他后世是听过不少的。

只是如今见她亲自参与农活,而且明显不是做作,心中自然又是多了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