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永别

第二卷

而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是从昏迷中清醒了过来。

只是长孙担心他的身体,压根就没有跟他提起陨石的事,就说他是肾虚的后遗症,搞的李世民还好一阵尴尬。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李世民的身体完全恢复了。

长孙心知这个时候,必然是瞒不住了,这才带着李承干和韩衞来见李世民。

让李承乾把张亮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李世民。

坐在矮桌之后的李世民听完之后,不由得是勃然大怒,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直接是一脚踹翻了面前的矮桌,怒骂道:

“张亮,你个猪狗一样的东西,你怎么会这么对待朕。”

“朕哪点又亏待过你?”

长孙显然是遇见到了这个情况,立刻是端着一杯茶水,来到了李世民的面前,让他喝点茶水再骂,然后又不断的抚慰着他的胸口,给他顺气。

接着就给李承干和韩衞猛打眼色。

二人这会也早已经是站起身来,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李承乾一溜小跑到了李世民的身后,一边轻轻的给他捶背,一边轻声的劝慰。

韩衞则是在李世民身前,先是一张静心咒贴到他的胸口,然后口中开始轻诵起了清心咒。

李世民见他们几个这样,心裏的火气已经是消散了不少,虽然口中一直还在骂个不停,但情绪明显是缓和了许多。

过了有一盏茶的功夫,他默默的推开了几人,重新坐了下来,开口道:

“承乾,张亮现在何处?”

李承乾也是慌忙回答道:

“禀父皇,张亮和他的假子们,目前都暂时关押在刑部大牢,严加看管。”

“只是应该如何处置他,还需要你的意见。”

李世民稍微沉吟了一下,沉声道:

“现在就把他带来见我。”

“去延英殿,在那里做个了断。”

说完,又扭头对着长孙皇后柔声说道:

“观音婢,你放心吧,我没事了。”

“和张亮见个面,就是和他道个别,尽个做皇帝的本分。”

听完这话的长孙却是红了眼睛,夫妻二十余年,她太了解李世民了,此时的李世民多平静,内心就有多委屈。

他以真心待张亮,结果张亮却狠狠的刺给了他一刀,任凭是谁,都难以忍受这样的委屈。

她想了片刻之后,也是柔声回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承干和韩衞陪着你吧。妾身就不去了。”

“为了百姓和大唐江山,你也要保重好身体。”

李世民没有回话,只是对着她笑了笑,然后大踏步的出了宫门,直往延英殿而去。

殿内的李承干和韩衞对视了一眼,立刻是心有灵犀的分了公。

韩衞跟着李世民去延英殿护衞,避免他在出什么意外。

李承乾则是去刑部大牢提审张亮。

过了半个时辰,李承乾便押着张亮到了延英殿裏面。

坐在书案后面的李世民已经是如同是座石雕一般,不言不语的呆坐了半个时辰。

一旁的韩衞、丁玉也都是静静的站在那里陪着他。

等李承乾带着张亮进了大殿,李世民一眼就看到了张亮满头的白发,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了一声冷哼。

侧脸对丁玉安排道:

“给这老猪狗安排个座位。”

进了大殿之后一直低头不语的张亮听完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陛下,臣糊涂,臣自知难逃一死,今日过来就是要当面给你道个谦。”

李世民身子略微晃了晃,眼神里有无数复杂的感情闪过,最终化成了一声长叹,幽幽的说道:

“张亮,你想想,随同你我一起征战的老弟兄,现在活着的还有几个。好好的活着不行吗?”

“承乾,你们几个去殿外等候,我和他单独说说话。”

“坐吧,张亮。”

三人都是依然听从了他的安排。

到了殿外,丁玉顺势就要关闭殿门,却被韩衞一把拦住,正色道:

“不能关门,避免有意外发生。”

说完,便和李承乾一左一右站立在殿门两侧,犹如两座门神一般。

此时,只听得大殿之内,李世民低沉的声音响起:

“张亮,我问你,如果你告诉我,你高句丽人身份。你觉得我会怎么做?”

张亮若有所思了片刻之后,抬头直视着他说道:

“陛下对突厥、薛延陀、西域各部归降之人都会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我跟着陛下这么久,如果你知道了我的身份后,依然会视如己出。”

李世民听完这话,嘴角扯出一个笑容,又接着问道:

“那你说等我攻打下高句丽后,会如何对待你?”

张亮这次却是回答的飞快,立刻回道:

“必然会把高句丽分封给我,并把我设为高丽郡王。”

听到这裏的李世民悠悠的叹了一口气道:

“那既然如此,你又何苦谋反?”

他这几句话已经是帮张亮理清了思路。

明确的指出,你不就是想当个高句丽的郡王吗?我给你。

你又何苦谋反呢?

听完这话的张亮顿时如同醍醐灌顶,不由的对着李世民连连叩首,口中连连说道:

“陛下,臣糊涂啊,是臣鬼迷了心窍。”

李世民想要起身起搀扶一下他,可最终也只是动了动身子,没有起来,就这样静静的等着张亮哭完,又接着说道:

“张亮,我比汉高祖如何?”

张亮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汉高祖走兽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陛下对每一个跟随过的将士都是宽容大度,兴文重武。夺得天下之后,不但没有抛弃我们,反而是带着我们一起学习治理天下。无论以前来自哪一个阵营,陛下都一视同仁。”

“大唐盛世实乃陛下亲手铸造尔。”

李世民听到这裏,面上却是凄然一笑,问道:

“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执意谋害与我?”

“我若突然暴病而死,则大唐盛世不在,吐蕃、薛延陀、西突厥、还有你那高句丽都会乘虚而入。到那时,这大好河山必然是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家庭破碎不堪,就和你当日的处境一样。”

“你又于心何忍?”

张亮听完李世民这半是斥责,半是推心置腹的话之后,更是羞愧难当。

他抬头看着李世民,表情真挚的说道:

“臣少年流浪时,为了生存,养成了谨小慎微,曲意逢迎的性格,这也是我给孩子起名叫张慎微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让慎微和高建武裹挟着往前走。”

“谋害陛下的事情,我断然是不会干的,确实是张慎微所为,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我曾经劝过他好几次,自已也数次想来找陛下坦白,可最终还是怕死,迟疑不定,也最终铸成了大错。”

“臣糊涂!”

听到张亮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李世民也是久久的沉默不语,整个延英殿裏面充斥着压抑的空气,几乎能令人窒息。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世民终于开口了,他看着张亮,指着自己的胸口说道:

“从进入大殿,你一共是说过三次你糊涂,我也相信你是真的糊涂。”

“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没有任何人能救你。我也不能,不然我无法给天下人交待。”

“我的心很痛。你走吧,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留你一个全尸。”

这结果应该也是在张亮的意料之中,所以他没有任何的辩解,就像往日辞别时一样,对着李世民拱手道:

“臣告退。”

李世民看着他慢慢退去的身影,脸上露出一丝丝的不忍,表情也是不断挣扎,只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饶恕’两个字来。

张亮这会也已经到了大殿门口,只见他忽然再次跪倒在地,衝着李世民大声喊道:

“陛下,臣走了,你保重龙体。”

“下辈子我还愿意做你的马前卒,誓死效忠于你,再也不会犯糊涂了!”

说完,决然转身离开。

这一走,就是永别。

殿内的李世民仰首望天,久久不愿低头。

只有韩衞能清晰的看到,有两行清泪随着李世民的脸颊轻轻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