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四千破四万

第二卷

正在冲击的唐军,忽然觉得脚下大地在不断的颤抖。

初开始的时候,众人都没有在意,以为是马蹄践踏地面发出的震颤。

可随着颤动越来越厉害,很多战马都是腿脚发软,悲鸣一声卧倒在地,把上面的唐军直接给摔了下来。

而地面之上,开始不断的有地刺出现,不但让无数战马死于非命,连带着很多士兵也都被地刺戳穿。

李道宗的战马也被地刺戳穿了肚腹,要不是他翻身下马的快,只怕连马带人都扎成了糖葫芦。

丽军见唐军的攻势被遏制住了,都是兴奋的嗷嗷大叫,再次举起武器冲向唐军,瞬时就把所有人给团团包围了起来。

唐军危亦!

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千钧一发之际,韩衞出手了。

从看见黄金力士的那一刻,韩衞已经是纵空而起,直接往被包围的李道宗他们冲去。

见到那地面无数的地刺之后,他也是立刻伸出了自己的小拇指,直接是把那些地刺全部给吸收了进去。

李道宗、张俭等人见状,都不由的是精神大振,纷纷大喊道:

“国师出手了,我们没事了,冲啊,杀完这些高丽猪猡。”

战斗再次进入了焦灼状态。

与此同时,在丽军的阵营之中,忽然有十余处地方鬼谷狼嚎,阴风四起,接着就有无数的冤魂出现,向唐军扑去。

韩衞见到这一幕,也不由的是一阵心悸。

难道这丽军中竟然埋伏了十余个祭酒吗?

他也是不敢怠慢,手中水灵珠使出,瞬间发出无数的水灵,把冤魂冻结其中。

同时发现,丽军中除了还有三处正有冤魂出现,其他地方都已经没有后,也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如果只有三个的话,那就好对付多了。

与此同时,他就听见脚下有人再喊他:

“国师,喷死他们,给兄弟们复雠。”

“就喊‘滚’,大声点。”

韩衞低头一看,这不是那天渡辽水时,和自己并肩战斗的唐军队长吗?

‘国师一眼灭冤魂,大吼三声定辽水,’应该就是从他嘴裏传出来的。

想到此处,韩衞也是衝着他呲牙一笑,口中说道:

“如你所愿!”

接着就看着怨灵出现的方向,气沉丹田,舌尖绽雷,就是一声大吼:

“滚!”

声音盖过了战场的厮杀声,如同滚滚闷雷一般,转瞬间冲到冤魂的位置,尽数把它们震散。

然后余试未消,狠狠的冲击到了人群中一个身穿道袍,手持千仙幡的道士身上。

再看那道士,忽然就七窍流血,双腿一软直直的跪在地上,死的不能再死了。

韩衞如法炮制,又是两个‘滚’字喊出,吼死了另外两名五斗米教的祭酒。

丽军眼看自己的祭酒全部死于非命,再也没有了斗志,在唐军的冲击下,都是开始狼狈的四处逃窜。

唐军奋力冲杀,彻底击溃了敌军。

此战,唐军苦战,打败了数十倍于己之敌,大大提高了整个唐军的士气。

四万敌军彻底溃散,也使得李勣顺利包围了辽东城,使其成为了一支孤军。

李道宗率领众人返回了大营,李勣早已经站在营门口迎接众人。

在一片恭喜声中,众人都是满面笑容,喜气洋洋,只有张君乂面露愧色,失魂落魄的站在人群之中。

李道宗交令,并把详细的战况向李勣做了说明。

李勣听到张君乂坚持防守的时候,已经是面有不喜。

等听到他临阵怯战,擅自逃脱,致使唐军大乱,险些溃败的时候,再也忍无可忍。

黑着脸怒斥道:

“来人,把张君乂给我绑了,砍首示众,以警戒三军。”

张君乂听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

“英国公,我临阵脱逃,罪该万死。”

“只是还请你给我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攻打辽东城的时候,我愿意充当马前卒。”

李勣一时间也有些踌躇。

李道宗几人却是气愤他在战场上的行为,险些害死他们。

所以一个个都是冷眼相看,不管不问。

而其他武将中,又不少和张君乂交好的,见状都是纷纷出言相劝。

“都是军中同僚,给张君乂一个洗涮自己耻辱的机会。”

“要不等陛下来了,再做定夺。”

李勣再三思索后,也是长叹一声,命人把张君乂暂时押下去看管,等陛下来了再做处置。

唐军休整了一夜。

次日,开始攻打辽东城。

……

再说由李世民率领的第二梯队。

贞观十年十月十四日,李世民从长安出发赶往东都洛阳,十一月初二到达洛阳。

在这裏,他将一切部署就绪后又起身直奔定州。

次年三月九日,到了定州。

在这裏稍作停留后,他又留下一批文武众臣协助李承乾监管国内事务,便动身前往幽州了。

四月六日,在幽州城南大宴六军,并举行了隆重的誓师议事。

四月十日,集结好的大军离开幽州,开赴前线。

五月三日,大军到了辽河边上。

在此把守石桥的守将,也是早早的过来参见圣驾。

李世民丝毫没有停歇,而是第一时间就带着众人去查看石桥。

等这条宽一丈,长约几十丈的石桥出现在大家视线中时,所有人都被结结实实的震撼了一把。

当时唐军渡河时,因为时间仓促,所有没有在两侧加装护栏,而现在已经全部用原木装好了,让本来粗糙的石桥多了些许的美感。

李世民站在桥下,盯着石桥看了一阵,问一旁的守将:

“韩衞搭建这石桥用了多长时间?”

守将看着眼前的石桥,眼神里全是骄傲,听李世民问话,挺着胸脯大声回道:

“禀告陛下,国师一共耗费了一天的时间。差不多六个时辰左右。”

看着石桥的长度,要是日常施工的话,最少要三个月,而韩衞竟然一天就完工了。

听完守将的话,众人再次被震撼。

李世民则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缓步往桥上走去,俯瞰着辽阔的河水,再次问道:

“这桥坚固程度怎么样?”

守将再次骄傲的说道:

“禀告陛下,桥梁极其坚固。”

“当日国师架桥的时候,我就在一旁协助,亲眼看到每根石柱有三分之一都扎进了水里。”

“而且石桥建好之后,还承受住过敌军船只的撞击。”

接着便指着河水,绘声绘色的把当日战斗情况,给李世民和众人讲了一遍。

众人看着川流不息的河水,听着守将的描述,心中再次被震撼不已。

等李世民在石桥上走了一圈后,感慨的说道:

“我有国师,实乃大唐之幸也。”

“三军过河,奔赴辽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