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解惑

第三卷

等人全部退下去后,韩衞抬头看向忠清,深邃的眼眸里染上似笑非笑的味道,说道:

“这事本来也没打算瞒你,因为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我们要一起做。”

听到这裏的忠清不由一扫旅途的萎靡,殷勤地给李承干和韩衞把酒满上,拍着胸脯说道:

“我就说韩衞你有眼光,什么事情带我一起做就对了,我保证让你和殿下十二万分的满意。”

韩衞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温酒,从容一笑道:

“那天从小儿坊出来后,我先去皇宫见了皇后,请他和我一起去见陛下。”

“我去的时候,陛下正拿着韩子墨送来的速记查看。显然是知道我会去找他。”

“见面之后呢,我就先给他讲了个铜簪的故事。”

忠清愈发好奇了,挠了挠鬓角的头发问道:

“这,救殿下和铜簪有什么关系吗?”

韩衞哈哈一笑,看了眼浅笑的李承乾,又看着一脸茫然的忠清说道:

“当然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亲眼见到了一个用铜簪害人的事情。”

说完,就把庄蝶儿害张星海的故事告诉了忠清,然后又示意忠清倒酒,口中解释道:

“等给陛下讲完了这个故事,我问陛下,太子每天守在他的身边,如果采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害他,是不是比直接带兵闯宫要强?”

忠清给韩衞倒完酒,站在他身边恍然大悟道:

“对啊,用武力那是最愚蠢的方法。”

“你就靠这个故事说服了陛下,救了我们?”

忠清啊,你这一句话就成功把陛下和太子划入了蠢人的行列……韩衞轻笑,摇了摇头道:

“哪里有这么容易。我又接着请陛下换位思考。”

“殿下不争不抢,老实做人,这皇帝的位置是不是早晚都是他的?他又何必冒险谋反呢?”

忠清听韩衞竟然敢这么给李世民说话,满脸都是佩服道:

“这大唐敢给陛下这么说话的,韩衞你绝对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现在想起那天的事,我还是心有余悸呢,死了太多人了。这代价委实太大了。"

韩衞抬眸望去,神情散漫慵懒道:

“陛下是个聪明人,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于是我又接着问他,满朝文武谁家不盖凉亭、听歌舞,为什么到了殿下这裏就有错了,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人谁没有点喜好,何况陛下还喜欢养个鹰鹞呢。这些事真的会影响到治理国家吗?”

听到这裏,李承乾不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他知道韩衞说的是李世民有次正在宫中玩鹰鹞,结果魏征来奏事,李世民怕他说自己玩物丧志,赶紧把鹰鹞藏进了袖子里。

魏征也是蔫坏,看到了李世民的举动,故意是东拉西扯,足足说了一个时辰才离去。

而等李世民再拿出鹰鹞,发现早已经是活活闷死在袖筒里了。

不得不说韩衞这个角度找得极好,能让李世民充分理解自己。

忠清狠狠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

“对啊,这谁没点爱好,只要不是太出格,又怎么会影响到人品,如果不影响人品的话,那自然更不会影响治理国家。”

也不全对,据我所知宋朝就有这么一位皇帝,文学造诣极高,书画双绝,锺爱奇珍异宝,生辰纲,结果弄得官宦横行,民不聊生……韩衞心中默默吐槽了昏君宋徽宗一把。

而此时忠清已经被韩衞的讲述深深吸引了,站在他身边,又殷勤地满了一杯酒道:

“韩衞,你接着往下说。”

韩衞酒到杯干,拿着杯子在手中转着,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暖意道:

“话不说不明,陛下自然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便询问我有什么好的建议。”

“因为从表面上看,太子确定是谋反无疑。如果不从严从重处理的话,只怕后面还有效仿者,文武百官那里也不好交代。”

“而且这背后的元凶始终没有找到。”

此时哪怕是脑子不太好使的忠清,也能明白其中的关键。

他抬头看了一眼李承乾,又有些纳闷地反问韩衞:

“把殿下罢黜,远离是非之地。这莫非就是你的建议?”

韩衞不由得仰脸大笑: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是我们换个思路呢。”

"以退为进,暂时罢免殿下,把太子之位空出了,不再成为众所矢之。"

“让那些想争夺太子之位的人主动跳出来。”

忠清迷瞪了好一会,才琢磨中了其中关键,连连拍手,不顾的酒水撒了满身,兴奋地说道:、

“妙啊,一箭双雕。”

“韩衞你这脑子确实好使。”

“不光保全了殿下,还能看清楚隐藏在背后的那些人,说不定那个陷害殿下的人也会跳出了呢。”

在来往驩州的路上,李承乾已经知道韩衞给自己做的这些事,如今听韩衞重新讲述,心中也是升起无限感激,举起手中酒杯:

“韩衞,我敬你。感谢的话就不说了。”

“这辈子遇见你,是我李承乾最大的幸运。”

这话说的,我忍不住又要怀疑你的性别取向了……韩衞看着手边的道德拂尘,心中腹诽,口中微笑不语。

忠清又换了一壶酒,给他们满上,自己也倒了一杯,陪他们二人干了。

有些纳闷的接着问道:

“韩衞,我听了半天,这裏面好像没我什么事啊?”

“咱们不就需要在这驩州等着吗?”

这次不等韩衞说话,李承乾主动把话茬接了过来,他眼中厉色一闪道:

“怎么会没事?那个拜火教的琐亚斯我们肯定要去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指示他?”

“而且我要趁着这个机会,去游历天下,了解民间疾苦。”

“耶耶托韩衞给我捎句话,他当年是在马上打天下,而我需要游历天下,深入了解大唐,才能不被朝堂之上的言论所迷惑,才能明辨是非,才能守好这大唐。”

此时,忠清总算是明白了所有的事情。听了李承干的话,

也是难得没有拍马屁,而是动情说道:

“忠清愿意陪着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边韩衞也说道:

“琐亚斯的行踪,我也正在托西域的几位将军打听着,一旦有了消息,我们就出发,天涯海角也要把他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