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武郡

第三卷

襄武郡在宣威郡的正北方,两地距离约有500里左右的距离。

但因为来往商旅较多,所以官道修缮得极为平坦、宽阔,路两旁还种植的有很多柳树此时也都已经发出了新的枝丫,一副欣欣向荣的场面。

五天的时间,韩衞一行人已经是到了襄武郡城外。

这个城市和宣威郡的城墙、城市规模、人口都大差不差。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襄武郡更靠近边塞,来往做生意的外国人更多一些,繁华热闹程度也比宣威郡更上升了一个程度。

还有一个就是马匹,在宣威郡的时候,虽然零星的马匹也随处可见,但像襄武郡这边,动不动就能看到有人驱赶着几十匹马的队伍,却极少见到。

像韩衞他们这般大小的马队,这会就在城门口有好几个,正在等候检查。

在门口等候入城的百姓和商旅,有人会时不时打量一些这些马队,等看到韩衞的马匹时,有那懂行的就开始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这是突厥马啊,看这样子,应该是朝廷从哪缴获的吧?”

“会不会是那几个贩马的大家刚刚从突厥那边买过来的?”

“不是,不是,他们买回来后,随即就要在马屁股上烙上印章的。”

“可最近也没听说咱襄武郡这儿破获走私案啊?”

等韩衞他们到了城门的位置,果不其然就被把守的士兵给拦了下来,士兵们看着这群尥蹶响鼻的突厥马,脸上也都是露出疑惑的表情。

随同韩衞他们来的有个小队长,名叫窦综,这会已经是来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先是对几个士兵行了个礼,然后笑着解释道:

“诸位袍泽,我们是从宣威郡过来的,这些马匹是从一个牙子团伙手中缴获的。”

“奉我们郑刺史之命前来转交给车刺史,此事他也已经知晓。”

“这是我们宣威郡的文书,还请查看。”

说完,已经是从怀里拿出准备好的文书,递了过去。

守城士兵接过文书打开,看到裏面的内容和宣威郡的官印后,也是颔首回礼放行,请他们进入了城中。

等进了城门后,李承乾就开始下意识地左顾右盼,手还时不时在腰间革囊上摸一下。

韩衞看他这个样子,在马上侧身看着他,调侃道:

“怎么着?这是从小乞丐的好处的多了是吧?”

“怎么到哪第一件事就是找乞丐啊?”

李承乾听着这话,也是呲牙一乐,继续左顾右盼,解释道:

“你还别说,我还真有这个意思,万一再碰上个乞丐,再问出几个线索,我们齐头并进,岂不美哉。”

“做梦!”韩衞继续调侃。

李承乾这才停止了调侃,正色道:

“说线索是闹着玩呢,不过真的是施舍习惯了,我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人,但是在我的能力所及范围之内,能帮我就帮一把。”

在另一边马上的忠清闻听,不由得肃穆,衷心地夸赞道:

“阿郎心济天下,实在是我大唐子民的福气。”

他这个在现代叫圣母女,这样的人一般结局都不会太好……韩衞心中不由得默默吐槽,他其实并不是很认可李承干的这种行为,不过倒也不会横加干涉。

而李承乾这会已经是观察了好大一圈,口中喃喃自语道:

“奇了怪了,襄武郡这么富饶吗?我怎么连一个乞丐也碰不上?”

“还是说这车明轩治理有方?”

韩衞懒得再理会他,只是自顾自地左右观瞧,欣赏城内的建筑和风景,以及貌美如花,身姿婀娜的胡娘。

忠清则是赶紧帮着李承乾满世界地找乞丐,恨不得是自己下马扮演一个乞丐,来满足他的圣母心。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功夫,已经是到了城池最中央的刺史府门口。

大家都是纷纷下马,窦综再次上前,对门口的几个差役递上了拜帖和文书。

差役们了解情况后,也是不敢怠慢,先是把几人请到了刺史府的偏房就座。

然后又把马匹都给牵到了一旁的马厩,让人先行看管。

韩衞四人在偏房待了有一刻钟的时间,那去禀报的差役也折返了过来,恭恭敬敬对他们说道:

“诸公,我家刺史这会正在处理公务,还请你们几位前往正堂就座,他很快过去。”

“客随主便。”韩衞客气地回了一句,几人随同差役转朱阁、低绮户,到了正堂之上。

不大时的功夫,一位华发早生、脸色苍白、眉心怪纹深刻的中年人匆匆走了过来。

见到韩衞几人后,他顿时露出了满面的笑容,躬身施礼道:

“襄武郡司仓参军事宋旭见过诸位明公。”

“不知哪位是韩大衞,韩参军?”

除了窦综之外,韩衞三人为了行事方便,都是身着便装,这会看宋旭问起,已经起身回礼的韩衞对他微笑开口道:

“长安京兆尹司法参军韩大衞,见过宋参军。”

双方再次寒暄入座。

宋旭笑着跟他们几人解释道:

“诸公,我们这襄武郡因为靠近边塞,事务繁杂众多。”

“赶巧这几日司户参军病倒了,所以他那边很多户口、籍帐事情都需要刺史拍板处理,着实忙碌了一些。”

“车刺史让我先来招待一下诸公,等他处理完事情后,很快就会过来。”

韩衞三人听到这话后,都是下意识拿车明轩和郑恒比较,在想想这襄武郡的繁华,心中都是对车明轩多了几分好感。

因为车明轩没有过来,宋旭自然也不会问起他们具体的来意,只是有一搭没一搭陪着他们说着闲话。

聊聊他们这一路的辛苦,聊聊这襄武郡的风土人情,聊聊这边疆上的诸多趣事。

又过了半个时辰,大家实在是聊无可聊的时候,只听得正堂外一阵四平八稳的脚步声,然后就进来一位身着圆领缺鹘袍,圆盘脸。满脸笑意的中年男子施施然走了进来。

宋旭见状,也是赶紧从矮桌后起身,郑重对韩衞他们介绍道:

“韩参军,这就是我们明公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