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誓师大会

第三卷

权万纪看李世民恢复了正常,心裏也松了一口气,开口禀报道:“那些谋反的士兵还在路上,不日就能到达京城。我先赶了回来,给陛下禀报。”

“不用让他们再返回京城了,诛杀朝廷命官,按律当斩,直接在当地处决了吧。”李世民有些疲惫的说道。

“陛下,这不合情理,应该是交由大理寺审问、定罪之后,再做处理的。”权万纪开口说道。

他的意思是我带着这几十名犯人返回,就是要告诉陛下,确实是你儿子要暗杀我,我没有污蔑他。

“爱卿有所不知,李佑已经造反了。”李世民有气无力的说道:“我现在也明白他造反的原因了,是因为他暗杀你不成,害怕我治罪与他,所以才冒然造反。”

“哼,我李世民怎么会有这么愚蠢到家的逆子。”

这下轮到权万纪吃惊了,他进了长安之后,就直接纵马直奔皇宫,还真的不知道李佑已经造反的事。

他愣了一会,不由得捶胸顿足的跪倒在地,对李世民说道:“臣罪该万死,是臣没有约束好齐王殿下,才造成了今日的大祸。”

“不关你的事,是这逆子性格乖戾,咎由自取。”李世民反过来安慰权万纪道:“爱卿,辛苦你了。”

“你先回去休息几日,将养下身体。我已经派李勣调兵,不日就要前往潭州平乱。”

“到时我必然会给你出了这口恶气。”

已经要出兵了,太好了,那让我在私下里联合几个大臣,共同弹劾李佑,必需要让他死无全尸,才能消我心头之恨……睚眦必报的权万纪心中想着,口中拜谢了李世民之后,拜别而去。

等权万纪走后,李世民拒绝了丁玉让他回后宫歇息的好意,拿起桌上刚刚上来的参汤喝了一口,就觉得心中充满了无数的悲凉。

缓了片刻后,他吩咐丁玉研磨,开始奋笔疾书给李佑写信痛斥:

我告诉你不要亲近小人……终于导致祸端……你扰乱潭州,死有余辜……你以前是我的儿子,今天是国家的仇人……我听说郑叔、西汉戾太子都做过猖獗的事情,哪有父亲期望生出你这样的儿子……我因此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致,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等他一口气写完后,忽然又想到李承乾还跟着韩衞,他们一共就三个人,不会是傻乎乎的过去找李佑要个说法吧?

不行,我已经要失去一个孩子了,承乾万万不能再有什么意外。

虽然韩衞实力惊人,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万一不能保护好承干的话,那我这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必需要让他们回来。

想到这裏,他立刻又写了一封密信,嘱咐丁玉用八百里加急发出,目的地就是李承干和权万纪待过的那个驿站,让他们务必要把这个信件送到韩衞的手里。

等把这一切都做好之后,他才完全的放松了下来,又在锦榻上歇息了许久。

这才托着疲惫的身躯往长孙皇后居住的宫殿而去。

此时,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把他孤独的背影拉的很长,也显得格外萧瑟。

……

三日后,曲江池,誓师大会。

此时的李勣已经是整装待发,从京城十六衞中抽取了一万精兵,从其他九个州各抽取府兵五千,合计约六万人马,务必要一举拿下潭州,捉拿住李佑。

此时李佑造反的消息,整个长安城都已经知道了。

老百姓们都是议论纷纷,这齐王莫非是得了失心疯不成,竟然敢造反。

撇除他和陛下的父子关系不说,他又有什么实力敢给武力冠绝天下的大唐叫板。

所以得知誓师大会开始的时候,很多百姓也是自发前往,跟李世民打气助威。

等他们到了地方之后,只见曲江池的外围已经戒严了,有无数的军兵把守。

很多百姓见状,直接是爬到了路边高大的杨柳树上,查看裏面的情况。

而站在誓师台上的李世民,看着下面盔明甲亮的士兵,看着自己两侧的文武百官,看着站在队伍最前面一身戎装的李勣和刘德威。

心中却生不起一丝一毫的豪情壮志,只有无限的悲凉。

自己曾经无数次的站到这裏主持过誓师大会,无数次亲自带兵征战。

可这一次却是要征讨自己的亲儿子,想想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心中悲凉的他强忍着不适,流程化的走完了誓师大会。

大军准备开拔。

按照规矩,三军出发之前,必然要鼓舞士气,以求无往不利。

站在台上的李勣、刘德威二人,看着站在台下的众将士,右手握拳,锤向自己的胸口,口中高呼道:“大唐,必胜。”

下面所有的士兵见状,立刻也是捶胸回应,发出震天动地的呼喊声:“大唐,必胜。”

随着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在场的所有人也都是觉得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站在台上的李世民并没有随同大家一起呼喊,勉强保持着一丝微笑,等大家呼喊完毕,他衝着大家摆手,轻声道:“出发。”

也就在这时,忽然就听见曲江池的外围有人大喊:“捷报,捷报,潭州大捷,韩衞国师、潭州参军杜行敏已经平定了齐王李佑的叛乱。”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愣,都觉得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下意识的把目光投向了呼喊的方向。

只见一位骑着快马,头插羽翎,身穿赤红甲胄的骑士,手中举着一份捷报,口中不断的重复这大捷的消息。

是真的!

潭州的叛乱真的已经平定了!

听那意思是韩衞国师和另外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平定呢。

可他们究竟是怎么平定的呢?

要知道他们没有一兵一卒,而面对可是李佑的一万五千团练兵,还有潭州城那高耸的城墙,听说后期李佑还召了不少的兵丁。

韩衞面对这样艰难的处境,是如何平定了叛乱呢?

一瞬间,所有人的心中都是升起了一个个大大的问号。

就在他们思索间的功夫,那骑士已经是到了誓师台下,利索的翻身下马,手举捷报,跪在地上,再次高喊道:

“禀报陛下,齐王李佑的叛乱已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