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师承鲁菜厚重历史,任务奖励!

正文卷

第151章 师承鲁菜厚重历史,任务奖励!

八大菜系皆是博大精深。

这些日子,江风每日的额外奖励都是鲁菜食谱。

因此,他也掌握了多种鲁菜的方法。

冥冥之中,江风似乎感受到许多历史上鲁菜大厨的身影。

或许正是他们的经验经过系统的转化,变成了食谱,从而让他学会。

这么一说,江风确实有师承。

那就是师承鲁菜厚重的历史。

承载在鲁菜源远流长的重担。

所以,他对鲁菜馆很是看重。

这段时间江月台的生意持续火爆,尤其是江风亲自做的美食,几乎是桌桌必点。

毕竟是酒楼老板,这种事该去还是得去。

“是,老板明天不下厨了,但是我们会有其他大厨上岗,都是正宗的鲁菜大厨。”

晚上,许多客人进来,都会和服务员询问:

江风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一个个大虾又红又亮,泛着油光。

七日的开业酬宾终于迎来了尾声。

他在锅里翻炒着。

不过交流活动也不多,江风就抽空参加一个,其余时间还是忙自己的事情。

现在江风也获得一对,造型更精美,价值只会更高。

只需要把虾壳剥下去,就能露出红润柔软的虾肉。

吃在嘴里,既能感觉到料汁的味道在舌头上跳舞,又能享受到虾肉的鲜美口感。

“嗯,这里确实不错,江老板不会又到处摆摊吧,那找他可不容易了。”

客人们吃的高兴。

最后一天,江风的表现依旧让人满意。

“明天我就不主厨了,也会过来看看情况。”

咬一口下去,里面的虾肉还是白色,冒着腾腾的热气,无比的新鲜。

奖励是一对翡翠龙纹玉璧。

邀请他去参加一些青年创业者会,或者是研讨交流活动,一方面是教育思想,另一方面是分享经验。

这一道大虾,绝对是吃虾爱好者的最爱。

这对玉璧以前马阿里在拍卖会上买过,花了700万港币。

“你要求的每个主厨掌握两个拿手菜,我们也都严格遵守。”

这样的话服务员没法回答,毕竟老板怎么想的,她也不清楚。

江风对他们说道。

虾肉的外表泛着油光,全是浓郁的汤汁的味道。

简直不要太爽。

还有些媒体要来采访江风。

市里的相关部门也联系了他。

江风晚上做的是油焖大虾。

毕竟,江风这般年纪有这样的成就,算得上是“城市杰出青年”。

“你们老板明天不主厨了吗?”

“老板,还有,今天又有一个厨师来应聘,他做的家常葱花油饼和醋溜薯仔丝味道都特别好。”

服务员这么回答让客人也满意,说明江月台依旧值得信赖。

张虎立刻保证:“老板,你放心,后厨有我盯着。”

听到客人的话,服务员会微笑着回道:

倒在盘子里后,打荷的厨师会把大虾摆成一个圈,给客人端上去。

江月台鲁菜馆已经干到了街道第一,每天接纳的客人也远超200个。

晚上的时候,江风把张虎、柳梅叫过来。

“我不会一直在后厨,所以能撑起江月台的,还得靠后厨的其他人。”

大家对这家鲁菜馆的评价依然很高。

到了江月台下班的时间,江风的两个任务全都成功完成。

江风选择在中火时候收汁,汤汁渐浓,汁水渐亮,油焖大虾就算做好。

“这人以前是开小店的,后来房东涨租,然后自己做葱花油饼,就把他赶出来了。”

“他想来咱们酒楼应聘,我说得老板试菜才行。”

“这人厨艺不错,您看安排一下吗?”

张虎又问道。

“当然没问题,安排。”

“老张,你记得,对我来说,厨艺好的厨师是最难得的。”

“只要他厨艺好,我都要。”

“这是酒楼的根。”

江风立刻说道。

江风的观点非常清楚,厨师是饭店立足之本。

很多饭店都是外聘的厨师,这波不行就换下一波,靠着宣传和招牌接客,那不是长久之计。

假设一个饭店都是厉害的厨师,这饭店想不火都难。

“好,那老板,我让他明天过来。”

“我本来想的是他是小餐馆出来的,没有大酒楼工作经验,不一定合适。”

张虎笑着说道。

张虎对江风十分尊重。

毕竟这么懂厨师的老板少见。

正是因为如此,江月台的后厨才越做越好,厨师们的心情都很好。

士为知己者死。

这年头遇到能懂员工难处的老板,太少见了。

“小餐馆不影响,我还是摆小摊出来的,客人看的就是味道。”

“醋溜薯仔丝和葱花油饼都是鲁菜,符合咱鲁菜馆的标准,就可以。”

“我就缺这种小菜做得好的人!”

江风对这个小餐馆厨师很期待,希望他确实有真本事。

然后,江风又交代了柳梅几句关于大堂的事情,就离开酒楼,回家歇着去了。

与此同时,某小区居民楼。

王伟略有些紧张。

他这段时间遇到很多糟心事。

他的厨艺特别好,一手葱花油饼,还有一手醋溜薯仔丝,颇受人们的欢迎。

租下一间小店面后,每日的客人络绎不绝,收入也不低。

虽说油饼的利润不高,但是做下来一个月也有个两万的收入。

除去房租、水电,能收入一万五差不多。

但房东看到这种情况后,就眼红了。

凭什么你租我的店铺生意这么好?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许多人都有这种“替代”的思想。

于是,房东开始给王伟涨房租,涨的比隔壁贵了三成。

这么做的话,王伟的收入大打折扣,基本就是给房东打工。

王伟自己还有个孩子在上大学,家里的房贷也需要还,生活压力不小。

对房东来说,王伟租也行,多交钱。

不租也行,她自己也可以找人做葱油饼和薯仔丝。

这又不是什么难事。

最后王伟犹豫了一下,决定先不租,自己再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恰好听说江月台在招厨师,只要求厨艺好,上午7-10点应聘,于是他就去试了试。

那的行政主厨还真留下了他的电话。

其实对他来说,去大酒楼更好。

开小店铺事情太多,他自己也没有买下一家店面的资本。

还是看房东脸色。

那还不如去正规的大酒楼呢。

“刚才那边的行政主厨给我打电话,让我明天过去,说是江月台的老板要亲自试菜。”

王伟对自己的老婆说道。

他老婆听到他的话,眼神中涌现出一抹期望,

“那老板我知道,特别厉害,特别火,市里的人都是奔着他的名头去的。”

“希望他能把你应聘上。”

“待遇怎么样?”

闻言,王伟有些紧张,“还不清楚,行政主厨和我说,是给主厨的待遇,但是有试用期,试用期满了之后,试用期的工资也按照主厨的补。”

“好像是有个一万四。”

王伟老婆顿时兴奋起来,“一万四,那相当高了,啥也不用操心,也不用自己买米买面啥的,省心。”

王伟又道:“而且有值班轮休制度,要是自己愿意加班,还有奖金。”

“这酒楼待遇这么好?”

“相当的好,你都不知道多少人去应聘,但要求挺高的,一般人进不去。”

“那你能进去吗?”

“明天再看,希望能进去。”

“嗯,咱家就指望着伱,你不开店了,我去当保洁,也能挣一些,还省心。”

“是啊,自己做小生意太难了。”

“还不是那个房东,明明都说好的。”

“房子是人家的,咱也没办法。”

第二天上午九点。

这个时候的就江月台还没有开业。

后厨已经有人来了,正在清洗食材,准备鲍鱼、虾、海参之类的东西。

江风早早也过来了。

一方面,今天是他不当主厨的第一天,江风很关注酒楼的营业情况。

另一方面,也是来看看张虎挑选出来的几个厨子。

江风向来严厉,之前有一个张虎的亲戚屡次找他,硬是让张虎向江风推荐自己的孩子。

张虎把这事和江风说了,江风说没问题,你让他来,别让你为难。

后来这人来了,江风吃过他的菜后,现场点评,也不说什么过分的话,就是告诉对方,你做的菜不符合我们酒楼的标准,实在不好意思,没法应聘。

很果断。

江风在厨师方面一看人品,二看技术。

其实绝大多数有技术的,人品都不会差,该干的活儿都干,毕竟大家都是普通打工人。

所以技术其实是最关键的标准。

今日试菜的厨师叫做王伟。

四十岁,擅长葱花油饼和醋溜薯仔丝,也会做一些其他鲁菜,厨艺机基本功很扎实。

江风来了之后,张虎就让他开始准备。

很快,葱花油饼就端到江风的面前。

江风夹起一块油饼尝了尝味道。

王伟在一旁紧张的看着。

这葱花油饼外酥里嫩,十分暄软,吃在嘴里能感觉到葱花的香味混合着饼子的热气在嘴里蔓延,感觉相当不错。

江风尝了一口,就知道这葱花油饼里面有真功夫。

货真价实的好吃。

起码是老百姓爱吃的。

“很不错啊!”

江风笑着说道。

他又尝了尝王伟做出来的醋溜薯仔丝。

薯仔丝是很常见的一道菜,但是做到特别好吃也不容易。

这些薯仔丝是王伟自己切的,每一根都又细又长,说明他的刀工不错。

而且薯仔丝吃起来口感也好,很入味儿。

“可以,挺好。”

“王伟是吧。”

江风看向王伟,笑问道。

“老板,是。”

王伟有些拘谨。

“什么时候能来上班,葱花油饼和薯仔丝都交给你,正好其他主厨都有大菜要做,我们缺个素菜做得好的。”

“就按主厨待遇。”

“试用期一个月一万,正式期一个月一万五,一个月试用期满了再给你补五千。”

江风立刻说道。

“啊?哦!我明天就能来,今天要把店里的事情处理一下。”

王伟一时有点懵,反应过来后,才连忙答应。

“行,你手艺不错,可以跟着学学其他菜系,有时候点这两道菜的人少,也得帮着做点别的。”

“其他事情你找张虎,后厨他负责。”

江风又是说道。

“是,老板,太谢谢您了。”

“不用,是我谢谢你,在酒楼好好干。”

江风摆摆手,又吃了一块葱花油饼。

味道确实好。

就这手艺,去哪开店都不愁生意。

但奇怪的是,他还真就没开下去。

人心险恶,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