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姑爷说话不算数

正文卷

第109章 姑爷说话不算数

沈沅察觉到怀里的玉人身子有些发烫,关切道:“妹妹可有哪儿不舒服?”

“啊?”宝钗从脑海里旖旎的画面中回过神,语怯含羞道:“没没不舒服。”

沈沅见着娇妻玉颜羞红的模样,便有所猜测,手上托起酥翘,将丽人放在自己腿上坐着,附耳微笑道:“这样妹妹可舒服些。”

宝钗愣了下,感觉到浑圆酥翘传来的异样,面颊就更烫了。

“沈郎。”

“嗯?”

宝钗杏眸闪了闪,忙找了个话头转移夫君的注意力,轻声道:“我打算在朝阳门大街,租个铺子。”

“租不如买,我这里还有些银子,妹妹看着合适的,便买下吧。”沈沅道:“聘请女掌柜的事,我已托人问过了,这两天应该就会有消息。”

“嗯。”

建工坊,招工匠,管理商铺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事儿,招个得力的掌柜,才好按部就班往前推进。

沈沅心知宝钗此刻提这事儿,多半是想转移他的注意力,只以为是丽人坐在他腿上有些害羞。

但略微感知下,便是尴尬起来。

宝钗察觉到少年的手上动作,忽而一愣,随即垂眸轻声道:“沈郎,我早上来了那”

沈沅轻咳了声,缓解下有些怪异的氛围。

关于宝钗的周期,他记了个大概,通常会延后几天,没想刚好是今日,难怪丽人比往日扭捏些。

“妹妹今日该好好歇息才是,如何还操旁的心?”说着就是一个公主抱,往里间卧榻而去。

“沈郎,我没事的。”

宝钗来月事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反应,除去身藏热毒,她打小身体就很好。

“听话,今天就乖乖歇着。”

沈沅将宝钗慢慢放在床榻平躺,再为妻子盖好锦被。

“嗯。”宝钗轻应一声,便乖巧的配合夫君,闭上了双眸。

虽没有什么疼痛异感,但困乏的感觉还是有的。

沈沅在旁守了一会儿,就见宝钗呼吸均匀,进了梦乡。

他俯身轻吻过丽人修长的睫毛,又在两瓣粉红柔唇上印了下,随后便出了房间。

刚到外间,就见着娇俏的莺儿,沈沅道:“薛妹妹睡着了,待会她醒了,给她准备些燕窝粥。”

“哦。”莺儿轻应了声。

沈沅见小丫头嘟着嘴,神情怏怏,抬手抚了抚少女的空气刘海儿,笑道:“妮子这是怎么啦?”

莺儿鼓了鼓香腮,语气娇憨道:“姑爷你说话不算数。”

沈沅微愣一下,这才明白这小丫头的意思,更觉少女可爱了,打趣道:“莺儿真这般想羊入虎口?”

“姑爷又不是虎。”莺儿轻声道:“而且这也是莺儿的本分。”

姑娘现在来了事儿,更应该是她这个通房丫鬟尽职尽责的时候了,可偏偏不见姑爷有什么动作。

却闻沈沅温声道:“莺儿的生辰是五月二十吧,也就剩两三天的时间了,到时姑爷为你庆十五岁生辰。”

莺儿闻言,娇躯轻颤,芳心忽而涌上一股难言的情绪,须臾,大而圆的美眸中,闪现盈盈水光。

原来,姑爷是在等她及笄呢,谁会在意她们这些丫鬟是否及笄,但他家姑爷在乎,如何能不让她感动。

沈沅看着这个惹人怜惜的少女,轻轻拥过,垂首吻向那双含露欲泣的明亮眸子。

少女察觉到少年的动作,慌乱之下,赶忙闭上美眸,因为紧张的缘故,那带着露珠的长长睫毛,轻轻颤抖不停,很快,一阵温热之感传来。

俄顷,沈沅抬头,轻声说道:“都快成大人了,还动不动哭鼻子,姑爷会笑话的。”

“唔~”

听闻要被姑爷笑话,小丫头又嘟起了嘴,可刚一睁开眼眸,就又见面前一黑,自己的唇瓣分明已被姑爷噙住。

忽感惊诧间,齿间已被探入,紧接着便是炙热的汲取。

这是少女第一次与人这般亲昵,芳心又是擂鼓般跳动,前襟剧烈起伏。

良久,唇分。

沈沅再次宠溺的抚上少女的齐刘海儿,温声软语道:“好了,莺儿身上已经打上了姑爷的印记,也该安心了。”

莺儿此时有些晕晕乎乎,唇角还泛着莹光,小脑袋也迷迷糊糊的,似在回味着方才的感觉,一时并无言语。

沈沅将可爱的少女搂在怀中,这样静静抱着。

这个时代的女孩儿,无论怎么样的性格,或许都需要安全感吧。

翌日,午后。

沈沅下了衙,约了李太医,一起前往荣国府。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与贾政叙着话,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也在。

宝钗也过来了,与湘云和三春几个,在黛玉房中照看。

沈沅请李太医前来给黛玉诊病的事情,已经提前知会了贾母等人。

“玉儿这病也该好好看看了,每岁至春分秋分之时,都犯这嗽疾,今儿个非春非秋的,也犯了起来,还比往常严重,我见着就心疼。”

贾母说着,就是拿帕拭起泪来,泣声道:“玉儿她娘走得早,倘若这孩子再出个好歹,可让我怎么活。”

贾政见贾母如此伤感,忙安慰道:“母亲勿急,怀忠请了御医来,玉儿定能好起来。”

“老爷说的是,沅哥儿请的这太医应是有真本事的,听姨太太说,宝丫头那热毒,也是这太医给治的,如今已是好了大半去。”王熙凤也应和着。

薛姨妈点了点头,说道:“老太太且宽心些,林丫头这咳嗽定不会比宝丫头那热毒难治,说不得今日瞧完,明儿个就可大好。”

王夫人听着,并不多言,当初她那个小姑子就受老太太偏爱,现在连带着林丫头也得宠,只是多半也是个不长命的,据她所知,那丫头每日总共也吃不下半碗饭,再好的药石也无益。

贾母得众人一番劝,这才好受了些,又聊了几句后,转了话头,说道:“宝玉近来看着清减了不少,我看也不用每日都去家塾,也不图他为官做宰的,能读书明理就好。”

宝玉不想进学,却又不敢与贾政言说,便求到了贾母这边,贾母对这个宝贝孙儿也是心疼的紧,此时正好贾政也在,便顺嘴提出。

“母亲且宽心些,宝玉在那边,没人会让他受委屈。”

贾政对宝玉还是有所期待的,希望他将来能走科举仕途。

之前宁府的事,让他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凡贾家有个能为朝廷办事的,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贾母虽老了,但并不昏聩,该明白的道理,老太太都明白,但唯独在宝玉的事上,却溺爱的有些过。

贾母正欲再为宝玉说话,却听见鸳鸯的声音传来。

“老太太,沅大爷带着太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