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条白兔玉坠儿
“宝姐姐…”秋儿感受到宝钗的真挚,芳心更显愧疚,还有感激,一双美眸已有莹光闪烁。
她与宝姐姐相交多年,而如今却爱上了对方的夫君……
换位处之,她心中应会生出芥蒂的,但宝姐姐此时却待她更为和煦,单论这一份胸怀,宝姐姐更适合做沈郎的妻子。
这时,宝钗从桌上拿过一个不大的楠木盒子,边缓缓打开,边说着:“这个送与妹妹,看看是否喜欢?”
秋儿闻言,侧眸看去,见那木盒里,赫然是一条玉坠,再细细一看,那玉坠分明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宝姐姐,这…”
“秋儿妹妹比我小半岁,生肖也是属兔,这一条白兔玉坠儿,正好配妹妹。”宝钗微笑着说道。
这条玉坠是她之前在朝阳门大街上的首饰铺里看到的,见做工精细,而且那趴着的小白兔很可爱,便买了下来。
只是夫君总喜欢把玩她那金锁,因此这白兔玉坠儿没什么机会佩戴。
正好秋儿也属兔,今儿个就想到送给这位‘新妹妹’。
“来,我给秋儿戴上。”宝钗温煦笑道:“夫君应该也会喜欢的。”
沈沅每晚都会把玩宝钗的金锁,还有…莺儿的金丝白玉坠,足见少年有独特的喜好。
往后当沈沅把玩秋儿的白兔玉坠时,应该也会想起宝钗来,兴奋之余,多少会生出些对妻子的愧意吧?
如此,宝钗送出这只小白兔,就有了多重意义。
相交多年的好闺蜜,一下子变成了共事一夫的妹妹,是个女人都会有些醋意吧。
宝钗虽不善妒,却也是个正常女子,不可能一点情绪也无,但她还是会站在夫君的角度着想,尽量维持后宅的和谐。
“谢谢姐姐。”秋儿看着胸前可爱的小玉兔,也很是喜欢,暗自下定心思,往后一定要将宝姐姐当做亲姐姐看待。
宝钗也笑着打量,纤声道:“好看,很合妹妹的气质。”
的确,这灵动的玉兔,适合秋儿跳脱的性子,不知夫君见着时,会是何种反应呢?
心念及此,宝钗竟多了一种别样的期待,芳心感觉怪怪的。
夫君把玩秋儿妹妹的玉兔,她能期待什么?
或许是期待那时的夫君能惦念她这个贤惠的妻子吧?
嗯,往后夫君要是再领妹妹进来,她还会送出吊坠,谁叫夫君花心呢,到时无论夫君把玩谁的…,都会想到她~
“……”
若是让沈沅得知宝钗此时的小情绪,一定会觉得这个端娴的娇妻很可爱,肯定要抱着好一番宠溺。
正在宝钗与秋儿上演姐妹情深之时,沈沅这会儿在军器监与几位工匠讨论火器相关的事。
“军器监每年制造的火铳大概有多少?”
“回大人,每年生产的火铳不超过一千支。”
“怎会如此少?”这个产量确实出乎沈沅的意料,问道:“按我大周如今的水平,生产火铳不难吧?”
“大人,并非生产困难,而是五军都督府那边瞧不上。”
工匠吴六补充道:“火铳在以往的作战中,大多数时候起到的作用并不如弓箭,如今只有在一些防御工事里守城时使用。”
“按照目前的制造速度,一个月能生产多少支?”
“预计能造五百支,主要是工匠与模具现在都不多。”
沈沅闻言,点了点头,真到需要时,这些都能快速扩充,眼下关键还是火铳的改进。
他从怀里取出一张图纸,是他按前世一些零散的记忆,画出的燧发枪打火射击的草图,标注了核心部件,打火石,簧片和扳机。
“这个你们看看……”
沈沅把图纸递给工匠,对其原理大概解释了一番。
吴六几人闻言,眸光大亮。
“这…大人是如何想到的?”
虽说燧石打火的原理并不复杂,但这创新的思维,却是让工匠们感叹不已,还有之前那热气球也是,不知眼前这位沈大人是怎么生出这些奇思妙想来。
沈沅并未过多解释,直接问道:“按照此图,能否造出?”
吴六压下心中疑惑,再仔细看了眼图纸,说道:“打火石和簧片都好处理,只是…这扳机尚需研究。”
“嗯,你们几个接下来便将精力放在这上,我隔日会过来看。”
“是,大人。”
“大人,是否要给这新式火铳取个名字?”吴六建议道。
“就叫燧发枪吧。”
……
午时,承乾宫。
元春与吴贵妃刚用完午膳,此时正叙着话,两人神情中都带着不舍。
元春已经不再是往日那身女官袍服,换上了一身淡黄色的长裙,虽未施粉黛,但端丽温娴的气质丝毫不减。
“走吧。”吴贵妃放开拉着的素手,拭了拭自己眼角的湿润,用尽量平静的语气说道:“这些首饰你拿去,我在这深宫也用不上这么多。”
“娘娘,这些……”
元春知道,这些都是贵妃娘娘精挑细选出来的,正要推辞,就见吴贵妃语气严肃了几分道:“我最后这点话,伱也不听?”
“没有,娘娘…”元春顿了顿,最终还是收下。
“一有机会,元春就会进宫看娘娘。”
“嗯,去吧。”
“……”
在这种惆怅的氛围中,元春终是离开了这座待了七年的皇宫。
出了宫门,元春与丫鬟抱琴坐上马车,向宁荣街而去。
马车之上,抱琴见元春脸上现出迷茫,轻声问道:“姑娘,今日出宫不该感到高兴吗?”
元春收回失神的眸光,看向一旁的抱琴,纤声道:“是该高兴,只是一时间,有些…空落落的。”
抱琴想了想,不明白姑娘的意思。
过了一会儿,元春轻声呢喃道:“毕竟在皇宫里待了七个春秋,突然返家,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被困多年,一朝得偿所愿,获得自由,兴奋之后,剩下的就是对未来未知的迷茫。
这种茫然之感,身为丫鬟的抱琴,自是体会不到。
“这次回府,想必老太太和太太都会给姑娘张罗婚事吧?”
大户人家的女孩过了十三岁就开始说亲,自己姑娘都二十了,家里说不得该多着急。
元春闻言,弯弯柳眉蹙了蹙,芳心蒙上一层阴霾,隐隐有些担心,家里着急说亲,让她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火坑。
主仆简单聊着,不知不觉马车就驶进了宁荣街,在荣国府门前停下。
“小姐,到了!”
元春敛去心中惆怅,整了整衣裙,面上恢复温婉端庄的神情。
刚一下马车,就有一众丫鬟婆子拥上前来。
“可等到大姑娘了,老太太和太太都在念呢,已经打发几拨人来问了。”
元春螓首点了点,清声道:“进府吧。”
随后,一群人便从西边角门而入,直接前往荣庆堂。
方至荣庆堂门口,就有丫鬟往里面回话:“大姑娘到了。”
随后就是三四人争相打起帘笼,元春步入荣庆堂。
就见此时堂内坐满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识的,抬眸看去,见着罗汉榻上的贾母,还有左下首的王夫人。
元春上前快行几步,方欲拜见,就被贾母拉着坐到榻上,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惹得众人无不掩面涕泣,元春也悲戚落泪。
王熙凤一边以帕拭着眼角,一边劝解道:“分别这些年,一日得见,老太太该为大姐姐高兴才是。”
贾母闻言,这才止住悲意,说道:“凤辣子说的是,该高兴。”
随后,元春将这里众人见了一圈,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凤姐、李纨、黛玉、湘云、三春,尤氏与秦可卿也来了。
一阵热络过后,堂内就是欢声笑语,俨然没了之前的悲伤惆怅。
这时,元春问道:“父亲可在府上?”
“二老爷还未回府,瞧着时间,应该也快下衙了。”
王熙凤停顿下,满面笑道:“待会舅老爷和舅太太会来府上,东府那边沅兄弟和宝丫头也会过来,正好赶上大姐姐回府这茬,今儿个真真是热闹呢。”
“沅…宝妹妹待会要来?”元春端娴玉容现出一丝明媚。
“大姐姐却是盼着宝丫头过来。”王熙凤眸中疑惑一闪而逝,笑道:“仔细瞧来,大姐姐与宝丫头这样貌分明有着几分相似。”
众人闻言,不由都将视线投向元春,细看之下,这丰翘身段,柳眉杏眼,这对表姐妹还真有些相像。
元春听了,美眸闪动一下,芳心陷入思忖,莫非沅兄弟之前那般上心帮她,是因为自己与宝妹妹生得相似?
王夫人心底却是有些不大舒服,这凤辣子何来拿大丫头与宝丫头相比,想起早年就有道士和尚说过,大丫头是天生凤命,能成为皇妃的贵女,那宝丫头怎比得?
心念及此,又想到昨日大嫂赵氏的话,便看向贾母,笑道:“昨儿个听宝玉他舅妈说,三皇子今年打算选娶皇子妃,我看大丫头正合适,想着是否要将名字递上去?”
贾母闻言,思忖片刻,清声道:“回头问问宝玉他老子的意见。”
大丫头的年岁确实不小了,实在拖不得,三皇子娶妃的确是个不错的机会。
元春听了贾母和王夫人的话,芳心一沉,面色倏变,惊声道:“老太太,母亲,我才刚出宫来,这就去参选皇子妃,外人会如何看我?”
是啊,旁人会如何看她?
她十三岁就被送入皇宫,一待就是七年,是个明眼人都知道贾家图什么。
而如今没了成为皇妃的机会,才一出宫,就去选皇子妃,且不说能不能选得上,只这个操作就足以让元春落个逢迎献媚的名声。
这里的人大多也能想到这点,贾母无奈摇头,一声幽叹,不再多言。
而王夫人却道:“大丫头,并非母亲逼你出嫁,而是咱们时间确实不多了,放眼整个神京城的大家闺秀,年岁双十还未嫁的极少,真留到这个岁数的,不是样貌平平就是身有缺陷,但大丫头却不一样,凭你的才貌,就该嫁个显贵,母亲让你去参选皇子妃,也是为了你好。”
还真是典型‘为你好’的言论,元春之所以被拖到这个年岁,又何尝不是拜王夫人这种言论所赐?
元春闻言,芳心颤动,鼓足了勇气说道:“即便女儿这年岁着急嫁,也并非只能往皇家身上凑啊!”
少女一心想摆脱那个泥潭,而今好不容易得沈沅相助,如偿所愿,王夫人却又想将她送进去,就是让她一阵悲意上涌。
这时元春脑海中想起了沈沅的那句话,‘家族的兴衰之责,本该由族中的爷们儿去肩负,如何能只寄托在她一个姑娘家身上?’
心念及此,元春以往那种担负家族命运的心态悄然改变,沉寂片刻后,说道:“母亲只知其中富贵,又怎能想到这里面的风险?”
王夫人闻言一愣,清声道:“有何风险?”
王夫人虽不短智,但毕竟只是一个深宅妇人,对皇家争斗自然没有入宫多年的元春了解的多。
元春看向母亲,眸子里并未见太多情绪,平静解释道:“如今太子未立,几位皇子的命运未见任何端倪,越是如此,未来的争端就越是凶险,皇子妃看着是风光,但稍有不慎,便会祸及亲族,甚至可能落得个身死族灭的结局。”
此话一出,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王夫人也是心悸一下,惊疑道:“怎会如此凶险?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
元春靠近王夫人些,用极轻的声音说道:“太上皇当年那么多子嗣,如今却只剩陛下和忠顺亲王了。”
即便是在内宅,此话也不能乱说,元春控制着声量,只有王夫人能听到。
其他人虽有疑惑,却也能意识到元春现在说的有些敏感了,便没有多问。
王夫人听了,心中如响惊雷,惊颤不已。
她虽不了解其中细节,但元祯帝登基也就在十七年以前,多少是有些风声传到百姓耳中。
那一年,神京戒严数月,满城腥风血雨,短短半年内,数万人身首异处,其中不知有多少是皇亲贵族,一夜之间,消失的当朝皇子也不在少数。
此时,王夫人额前已有冷汗沁出,让长女成为皇子妃的美梦已倏然破碎……
——————————
PS:感谢书友150806195025780的20000币大赏,欠大佬的加更先记着,后面一定会抽空补上,再次感谢这位大佬,这是作者写书以来最多的单笔打赏o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