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一个祭器
这就是唐三藏选择放弃渡劫期传承的原因:
唐二在试炼洞天中,靠着灰袍弟子时的反复炼丹,确认这些丹药和他们一族祭器所用的天道之力同源。
后面在集市内时,皇甫千年他们能偷,他唐二自然也没少偷。
皇甫他们目标是丹方,是理论,他唐二不一样,他只要现成的丹药。
炼制和研究对他将死之人来讲根本来不及,
而所谓的丹道对走出独有道路的他们来说又不是那么重要。
所以这些价值比较低的成丹,基本都是被挑剩下的,全便宜了唐二。
唐二尽其所能的将成丹往外界带,果真让他赌对了,这些个丹丸真的能激活祭器。
如此一来,只要取回三件最核心的祭器,就能依靠祭器来锁定丧葬一族的祖地!
隐藏在上界和下界之间的,自天道力量走弱后,便再没打开过的祖地!
什么渡劫期的传承,只要能回归祖地,祖地里光飞升之人的传承就无数,
试炼奖励的传承根本入不了唐二的眼。
他们一族高光的时刻,可是三分之一的族人都完成了飞升!
只是没想到,天道的包容和他们一族对天道之力的予取予求,
导致最后天道的走弱,修仙界的衰退,获取天道之力的方法都因修为不够而失传。
直接导致无法使用祭器,丢失锁定祖地和进入祖地的能力。
再到后面唐二不愿意回忆的天道之殇,他们丧葬一族的祖地再未被找到和开启过。
唐二将一瓶丹药递给复制出的唐三藏,
此后的两年时间,幸秘宗的宗主于世伦就由这位复制品唐三藏扮演。
他的时间到之前,会用丹丸再造出一个唐三藏来。
万事俱备,唐三藏带着唐重阳他们和董祖安,一行六传送出幸秘宗。
和藏在太华毒脉的黑箱不同,
唐三藏他们要找的第一个祭器,并不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而在一处顶尖宗门内。
青州大陆,银和天靖到访过的九黎宗,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的运转着。
他们参加试炼的人没能回来,但九黎宗想要的东西却已经得到了。
尚粲将集市内搜刮的丹方药材,丢给了他们一些。
此时九黎宗的宗主和七位长老,正在宗内主峰的山腹中,围着一处仅有两三个平米大小的潭水。
潭水极其清澈,里面没有任何生物,仅仅是中心区域,放着尚粲带回来的一株灵植。
宗主和七位长老对视一眼,八人绕着潭水按相同的间距站定,齐齐伸手触碰水面,并释放自身的灵力。
潭水颜色开始变换,随着灵力的涌入,逐渐向着灵植的颜色靠拢。
就这样持续了四个时辰,宗主和长老们保持着巨量的灵气输出速度,已经明显感觉到身体的空虚。
“差不多了吧?还不行吗?”
东南角的一个长老虚弱的开口。
“宁弈,你灵力最多,去帮石坛一把,他底子薄,又是第一次。”
正南处被称作宁弈的长老,伸出手搭在石坛的肩上。
“自己引导,被我的灵力所伤别来怨我。”
石坛急忙闭眼,将宁弈书送来的灵力仅仅经过外周,转移到自己触及水面的手中。
这潭水看着又浅又小的,但吸收灵力却不见饱和。
又过了一个时辰,在石坛已经浑身颤抖,全靠宁弈的灵力站稳时,
潭水的颜色才和中央处的灵植颜色转变一致,
只见潭水开始卷起旋涡,水位开始下降,被旋涡中心处的灵植吸收,
片刻后,潭水彻底消失,中心处的灵植完全显露,宗主和长老们才停下来。
石坛急忙坐在地上,开始打坐恢复。
正北方的宗主点头后,宁弈俯身,朝灵植探去。
灵植被提起,提出潭周围的一瞬间猛地变大,完全被取出后足有三米长,
这个已经空了的池子,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小,难怪差点将石坛长老吸干。
除了打坐的石坛外,其余七人凑在一起,观察着灵植叶片中潜藏的颗粒状果实。
“怎么样?成熟了吗?”
动不了的石坛不忘扯着嗓子问。
“大概催熟了一千年,能不能培育还得再试验试验。”
听到宗主确认成功催熟了千年,所有人明显松了口气。
也不枉费他们这五个时辰的折腾。
剩下的事情早有分工,长老们拿着灵植离开,只留下宗主、宁弈和石坛三人。
“我已传信应天宗,你俩就呆在这里,等他们来人将此地重新封禁好后出来。”
宗主取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法器,一同丢给宁弈。
又查看了一眼没了水的潭池,随后离开。
“这东西,如果不是使用起来这么费劲就好了。”
宁弈没有答话,他和石坛不一样,他每十年就会进来一次。
每隔十年,这里的潭水才会重新补满。
一些威力极强的法术、阵法禁制要想拓印成符箓,作为载体的受纸必须是有百年龄的灵木。
而若是用千年龄的灵木,拓印的术法或者阵法威力还会倍增。
这种千年灵木外界也许有卖,但肯定是出自一些险地禁地中,
不仅是天价,还没有合适的方法移植保存。
于是以炼器闻名的宗门很多,但一说符箓阵法,只有他们九黎宗。
因为有这个潭水,所以他们才能让材料不再成为限制,问鼎符箓一道。
但有这样的宝物,想留在手中自然得有过硬的实力。
他们九黎宗实力不够,应天宗够。
所以封禁潭水之地的进出,需要依靠应天宗的人来控制。
他们九黎宗本质上也成了应天宗的附属宗门,失去了自主的权利。
此时的宁弈还没想到,一伙冒充应天宗的不速之客,正在赶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