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不管收多少,全都是白赚

正文卷

第156章 不管收多少,全都是白赚

五爷把话点到这份上,四爷立马就懂了。

农村送嫁弄个一二十辆平板车,恨不得一把凳子都单独用辆平板车送。

浩浩荡荡地,自然是为了排面。

相应地,这些高档家具拉满排面的同时。

东家传,西家问的,广而告之的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乔四爷反应过来,啧啧地道:“你小子就是鬼点子多。”

吴巍追问道:“对了,四爷,我上回带回来的那些家具贴花,都用上了吗?”

“还没有,”乔四爷噗噗地抽着烟道:“放心,明天就叫他们贴上。”

说完这事,乔四爷提起道:“听说你给玉燕买了上千块的三金?”

一听这话,乔五爷顿时一脸得意,抽烟都抽得啧啧出声了。

吴巍却不以为意道:“金戒指、金项链和金手镯,我这也没多买。”

乔四爷嘿嘿道:“这还没多买?听说三嫂,肠子都悔青啦!反正茉莉这几天搁家,日子不好过。想离家出走来着,没跑成。”

吴巍心下恍然,怪不得,先前见到乔茉莉的时候,那眼神都能杀人了。

中饭就在师父家吃的。

四爷也在。

师徒仨人合砍了一瓶茅台,喝得那叫一个美滋滋。

以至于酒足饭饱之后,乔五爷往门前阳光底下一躺,晒着太阳就眯上了。

吴巍陪着四爷去了村部。

看着近乎两整套的家具都摆在院子里,桌角下甚至用毡布垫着。

生怕被这几天融化的雪水浸湿,或是沾染上了稀泥。

吴巍转了一圈,挨个地过了一遍。

大的毛病没有,但需要打磨的细节处还是不少。

有四爷在旁边撑腰,三妹从旁配合,吴巍看到那里,就说到那里。

一番问题提下来。

该打磨打磨,该返工返工。

好在返工的地方只有一处,余下的都是些微打磨功夫。

并不会耽误后天交付。

乔四爷见状,甚至想要亲自下场来着。

可吴巍见他喝了酒,愣是没让他伸手,免得出点什么事。

转天腊月初九,气温又有回升。

虽说还是零下,可比前几日的零下十几度,已经算是回暖多了。

西山砖窑厂,吴巍刚刚抵达时。

就见师父乔五爷带着人,拉着几辆平板车过来了。

平板车上拉着的是几台抽水机和大的木桶,以及一些鱼具。

身后潘矮子已经打房子里,把电接了出来,一路理到了汪塘口。

秦秀茹带着小脸愈发皲裂的儿子周青,好奇地过来看热闹。

相比于儿子的皲裂,秦秀茹的小脸倒是保养得格外水嫩。

也算是苦了周青这孩子了。

吴巍看在眼里,什么都没有说。

很快,乔五爷带着众人铺开阵势,抽水机接上电,就卖力地咆哮起来。

吴巍给师父,以及众人散上了烟。

众人闲着没事,就开始琢磨这几亩汪塘子,能出多少斤鱼。

有人说,七八千斤。

有人说,五六千斤。

可吴巍深知,这几亩汪塘子,平日里根本没人管。

偶尔投放些草料饲料,全看周胖子的心情。

尤其是周胖子走后,秦秀茹是舍不得往里头继续投钱的,全靠着潘矮子隔三差五地割点草丢下去。

否则也不至于潘矮子用一根竹竿挂上鱼线,就能狂拉上鱼。

实在是鱼太饿了。

吴巍估摸着能有个两三千斤,顶天了。

饶是如此,等到水抽到一多半时。

乔支书又带着一拨人过来了。

吴巍连忙迎上前去,散了一圈烟,就听乔支书解释道:“听说你今天出汪塘子,我在大喇叭里一喊,就把家里要买鱼的,都给伱叫来了。”

吴巍打眼一瞧,这么多人,乌泱乌泱的。

不由失笑道:“老支书,这几口没人管没人顾的汪塘子,未必能有这么多鱼啊。”

乔支书却不以为意,“来都来了,就各凭本事了。”

一见老支书都来了。

秦秀茹这婆娘连忙回家搬椅子凳子,端茶倒水,忙前忙后。

又过了个把钟头。

第一批两口汪塘子的水,总算见了底。

众人也都坐不住,全都聚到汪塘边上,看着无所遁形的鱼儿,大呼小叫。

正如吴巍所料,鱼儿数量并不多。

但胜在个头大都不小。

十来斤的大鱼,随处可见。

毕竟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下来,没点个头上的优势,怕是也够呛。

马金宝连同兄弟几个,穿上各自带来的连体衣,准备下汪塘子。

岸上跟着乔支书来的那拨人,有的已经开始隔空点单了。

吴巍见状,便拉过乔五爷道:“师父,你帮我记下帐?”

乔支书不由后悔道:“早知道把李会计给你叫过来了,毕竟他专业点。”

乔五爷不以为然:“专不专业的,这点事能有多难?”

说完,转身找秦秀茹要了张桌子,摆开阵势。

顺便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当场坐下来道:“打上来的鱼,全都送到我这边来。来来来,把秤拿过来。想买鱼的这边排队……”

于是捞鱼的捞鱼,过称的过称,买鱼的买鱼。

众人很快找到了各自的位置,现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如此一天下来。

几口汪塘子总算是彻底清空了。

最后乔五爷一合账,总共出了一千八百多斤的鱼,以及百来斤的其他杂货。

泥鳅,河蚌,黄鳝之类的。

满打满算,不到两千斤。

饶是如此,秦秀茹依旧看红了眼。

按照今天各种鱼的均价八毛一斤的行情,这一天的功夫,吴巍也进账了一千来块。

可惜当初她急于把砖窑厂出手,甚至忘记把这几口汪塘子的产出计算在内了。

不过话说回来。

秦秀茹也不得不承认,八百块钱都没人接手的砖窑厂。

真要把汪塘子的产出计算在内,怕是更加无人问津。

说到底,还是人家嫌弃这砖窑厂死了人,晦气。

明明有便宜,都不乐意占。

秦秀茹长叹一口气,都是命。

就在这时,吴巍提了一个桶过来了。

秦秀茹连忙收拾心情,“吴老板,您这是?”

吴巍把桶往她跟前一放:“感谢你,把这些汪塘子送给我了,这有点杂货,不值钱。”

秦秀茹脸皮一抽,强颜欢笑道:“应该的,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