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看着很赚钱,门槛并不低
吴巍当然不会报出彩电的实价,只是轻描淡写道:“没多少钱,”
倒是陈莺接着话茬道:“怪不得大家伙都说你吴老板赚到大钱了,现在看来,真是大老板啦!”
说这话时,大莺子眼波流转。
但一看乔玉燕也在,顿时收敛了许多。
吴巍笑着吩咐曦春道:“快给代婶和嫂子拿凳子,一块坐下,看会电视。”
结果吴巍这么一说。
俩人连忙自家的孩子道:“不了不了,天色太晚了,该回了。”
吴巍只好跟着送出门去,边送边道:“有空再来玩啊。”
都是左邻右舍的,又都知道了自家有大彩电了,今后经常来往是少不了了。
翌日一早,腊月二十四。
吴巍吃过早饭,便骑上二八大杠出了门。
到了八一路小院,顺带着里里外外打扫一番,收拾一顿,又去南菜市买了点新鲜的菜回来,这才骑上车子,优哉游哉地直奔汽车站。
毕竟打彭城回来的中巴,他坐的多了。
最早那一班,几点钟能到,他都心里有数。
饶是如此,抵达汽车站的时候,依旧早了个把钟头。
实在是心情太过迫切,在家里也坐不住地要来。
随手买了份报纸,贴着车子蹲下来,一看进去,时间就不知不觉地流逝。
直到耳边一阵喧嚣和混乱换来。
吴巍抬头一看,标有彭城字样的中巴车已然抵达。
透过车窗都能看到里面的鸡飞狗跳。
吴巍收起报纸,站起身来,没有上前,就这么静静地站在原地。
看着中巴车上的客流从喷涌而出,到最后的稀稀落落。
就在吴巍面露失望,以为巧巧没赶上这头一班中巴车的时候,一道曼妙的身影,顶着娇俏的马尾,茫然四顾地走下车来。
不是杨巧巧,还会是谁?
这丫头,进修半年下来,吴巍虽也见过几次,但依旧被她这脱胎换骨的变化所惊艳。
看到了日思夜想的自家男人,杨巧巧带着不多的行李,狂奔过来。
直接扑入吴巍的怀中。
片刻后,才觉着周边汇聚过来的目光有些多,俏脸红红地松开怀抱,欣然坐上熟悉的前杠位置,离开鱼龙混杂的汽车站。
吴巍慢悠悠地蹬着车子道:“在大城市待久了,乍一回来,不习惯了吧?”
先前巧巧那一茫然四顾的神态,并不仅仅是因为没看到熟人。
而是她对北仑这个小县城已经有了挥之不去的陌生感。
就像是漂泊在外打工多年的人,再也无法融入家乡的氛围一样。
杨巧巧嗯了一声,又朝吴巍的怀里缩了缩。
结果大磨盘顶的吴巍一阵火起,顿时狂踩脚蹬子,加快速度,直奔八一路小院。
等到了八一路小院,俩人反而轻手轻脚下来。
悄默默地进了院子,反手锁了门。
这才任由吴巍一把抱在怀中,大踏步地直奔堂屋而去。
缩在吴巍的怀中,杨巧巧不忘打量着小院的一切。
小院还是印象中的那个样子。
这让她茫然四顾的心绪,瞬间安定下来。
心之安处是故乡。
而眼前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的亲人,唯一的亲人。
小别胜新婚。
一转眼到了中午,吴巍推了半天的磨,累的够呛,却没磨出多少干货来。
投入产出比实在是太低。
即便如此,俩人也乐此不彼。
直到俩人的肚子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杨巧巧这才穿衣下床,开始做饭烧菜。
刚忙活一阵儿,就被吴巍接手过来道:“你到隔壁去看看吧,老太太想你,不比我少。”
杨巧巧却有些不习惯开始操持饭菜的吴巍。
吴巍一巴掌拍在磨盘上道:“放心去吧,别忘了,菜都是我买的。不会做的话,我能随便买么?”
结果这一去,杨巧巧果然就被留住了。
一直到米饭蒸好,四菜一汤都出了锅,杨巧巧这才红着眼睛地回来,身后跟着个头蹿了不少的小灰。
也是奇了怪了。
小灰跟着回来之后,就窝在小院不走了。
即便这边没它的窝,它也趴在廊檐下,耷拉着耳朵,默默地看着杨巧巧。
面对着吴巍做出来的四菜一汤,杨巧巧尝了尝味道,顿时眼前一亮。
不等吴巍吩咐,便自顾自地道:“我给赵奶奶盛点端过去。”
吴巍点点头,但依旧叮嘱道:“让她悠着点,别一不小心吃多了,影响消化。”
等到杨巧巧端着一碗菜一碗汤出去,小灰立马屁颠颠地跟上,片刻后又跟回来。
忙完这一切,杨巧巧坐下来,这才想起来道:“要不要喝点?”
吴巍摆摆手:“不喝了。这阵子应酬一个接着一个,我算是喝得够够的。”
说着,接过杨巧巧递过来的饭碗道:“对了,老太太跟伱说过没,你哥哥嫂子找到过这里来。所以你这几天住在这儿,还是要留神点。”
杨巧巧嗯了一声。
笑着问起道:“听赵奶奶说,你准备把她返聘到砖窑厂去当会计?”
吴巍喟然道:“对啊,你一走,我这手头就没合用的会计人手,只能让她老人家发光发热了。”
“关键是这次砖窑厂的动静,我搞得有点大,必须有个经验老道的会计坐镇。”
杨巧巧欣然道:“你别看赵奶奶嘴上不乐意,但其实心里美着呢。”
说完这事,杨巧巧转而问起道:“对了,国库券的事,我以为你年底之前,还会再去一回上海的。怎么,行情不好了么?”
这丫头都知道主动关心起自己的生意了。
看得出来,不仅人自信多了,而且眼界也提高不少。
吴巍也不瞒她道:“没错,现在起码得六折,别人还不大愿意卖。干脆我就暂停了,晾晾他们。不过我估计,后头国库券的政策迟迟出不来,这行情还得降,降回五折,四折都有可能。”
杨巧巧惊讶道:“四折就太离谱了,就跟捡钱一样。”
不过话音刚落,杨巧巧自己就明白过来。
这倒腾的生意看着好做,其实门槛并不低。
单单是穿梭于各地之间,随身携带现金和国库券,所冒的人身安全风险,就不小。
一不小心,就是血本无归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