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你就是“幽灵”?
作为一艇之战,他必须要为艇上的几十号官兵着想。
如果自己的潜意识判断德军已经离开,那么坚持不了多久就必须要上浮,让手下去感受那久违的新鲜空气。
但如果万一自己判断错误,德军只是诱骗自己上钩,那就完蛋了,所以作为艇长,难就难在这里。
“艇长,德军离开的速度加快了。”林辰必须要实时准确的报告信息,其他事情他不能多说,不然就犯了影响指挥员判断的大忌。
“我看德军肯定要离开了,不如我们慢慢上浮一些?”大副作为潜艇里的第二指挥官,是有建议权的。
威廉看着大家个个面色通红,个别人眼球都开始有些外凸,显然都是缺氧造成。
“德舰的声音消失不见,他们已经离开了我们的侦测范围。”林辰再次报告,不过出于好心,他还是提醒了一句,“但如果德舰要是全速驶来,只要十几分钟,到时候我们就要紧急下潜。”
林辰的这句“不合时宜”的补充,显然令到艇里很难受的船员极度不满,这是劝艇长不要上浮吗?
“林先生,你还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员,不要随便提意见,只需要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即可。”大副这句话其实已经极度不礼貌了,毕竟英国还是讲究绅士风度的。
林辰的脸色马上变得很难看,虽然阿廖欣的英语很烂,但看大副的神色,就知道没放出什么好屁,顿时想要发作,却被林辰以严厉的眼神制止了。
开玩笑,在人家的地盘上撒野,这不是傻是什么?
而且林辰有预感,德军不可能真的跑了,反正如果是他来担任驱逐舰的舰长,绝对不可能就扔一轮深水炸弹就跑了的。
威廉还在那里沉思,他确实被林辰提醒了一下,如果德舰突然转向回来,他们现在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压缩空气再让自己紧急下潜,那么就极有可能被德军的声呐捕捉到。
深度不够,位置又暴露,必然十死无生。
“继续静默,再等等!”威廉做出了一次可能一辈子中最正确的决定。
不过其他的艇员却不能理解,只觉得他们实在太难受了,这就是站位不同,思考问题的深度与角度完全不一样。
不理解归不理解,但他们都是军人,只能服从,如果现场对艇长的命令有异动,将视为叛变,可以直接处决。
所以他们敢怒而不敢言,把这股怒气转嫁在了林辰身上。
林辰倒也无所谓,因为如果潜艇完了,他也就完了,那还在乎别人的看法?相反,如果自己的判断是对的,潜艇保住了,大家最终也会明白自己这么做是何等的英明!
10分钟过去,
20分钟过去了,
30分钟过去了.
因为缺氧加艇内的高温,大家都是汗如雨下,潜艇内部的气味极其浓烈,个别艇员甚至因为出汗过多而导致了缺水,再这么下去,恐怕不用德国人来,自己就要先完蛋了。
大副眼看实在顶不住了,刚想开口,不料林辰再次报告,
“德舰高速驶来,方位050。”
大家一听傻眼,我的上帝,德国佬真是鬼的很啊,还真是杀个回马枪?
好险!
德国的驱逐舰用了最大航速31节,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再次回到了这片海域,并进行了反复侦测,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大家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唯恐被德国佬听到了声音。
好在德国驱逐舰来回奔波了好久,并在一些海域扔下了深水炸弹,无一例外的都炸了个寂寞。
“德舰中速离开,方位060。”
当林辰再一次报告时,所有人尽管都已经十分难受了,但再也不敢质疑林辰和艇长的决策了,刚才要不是林辰提醒,估计大家都要去见上帝了。
威廉其实也已经眼睛有点暴凸了,他也快顶不住了,但是依然在那里琢磨,德舰会不会还回来?海战就是如此,比的是耐心,比的是脑子。
“艇长,我刚数了下德国驱逐舰投下的深水炸弹数量,恐怕真的投光了。”林辰这次的建议,得到了其他官兵一致拥护。
“林先生的话很有道理啊,敌人肯定是投光了炸弹,这次必然是真的离开了。”大副用肯定的语气补充说明。
威廉中尉终于下定了决心,“头朝上15度,尾朝下15度,上升到潜望镜深度。”
随着他的命令,大家齐心协力进行操作,潜艇开始缓缓上升。
威廉并没有使用那点仅存的压缩空气,在北部海域,如果一艘潜艇压缩空气耗尽,将会意味着无法紧急上浮和下潜,危险系数实在太高了。
又过了十来分钟,潜艇终于来到了潜望镜深度,威廉小心翼翼的升起了潜望镜,仔细的360度观察了一通。
确定没有危险后,这才收起潜望镜,
“出水!头班岗!”
威廉的这道命令让大家顿时兴奋起来,这也意味着静默解除了,他们安全了。
当腥咸的空气再度涌入船舱,大家都在舱口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
没有艇长的命令,大家都不敢爬出去,虽然现在天气恶劣,但也意味着万一德军的飞机出动,他们及时发现的概率微乎其微。
不过能像现在这样,也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大家轮流着呼吸,加上潜艇在海面上开始前进,大量的海风倒灌进来,让氧气再次恢复了正常水平。
威廉在海图上测量着,由于长时间没有太阳,所以只能对当前的位置进行估算。
大致还要一天的时间才能抵达英国本土,没办法,潜艇的速度就是这么慢。
这还要一切顺利,中途如果再碰到敌人的军舰,就大为不妙了。
为了奖励林辰在刚才战斗中的优异表现,威廉中尉特地命人弄了一顿丰盛的餐食给他,虽然面包都有些发霉了,但厨师特地给了一个橙子,这在潜艇里可是极度稀缺的食物。
众所周知,潜艇里储存食物极为困难,当时还没有什么冷库之类的设备,所以在潜艇出航的第一周,大家吃的都会比较好,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应有尽有。
但到了第二周和第三周开始,水果和蔬菜基本都腐烂变质,那么就只能吃黑面包加一些熏肉腊肉之类的食物。
一旦你天天吃这些,到最后真是想吐了。
尤其是如今天气比较炎热,那就更加雪上加霜。
所以林辰深知这个橙子的珍贵,用刀切开后,给了阿廖欣一半,他也同样需要补充维生素。
至于面包,把外面变质的部分切掉,里面的依然可以食用,不然就只能饿肚子。
唯一的遗憾是,因为潜艇上现在只剩下了他一名“声呐员”,所以即使用餐,他也要戴着耳机,在自己的声呐室解决。
潜艇上这个位置是绝对不能断人的。
好在威廉中尉还走过来跟两人聊起了天,气氛还相当的不错,目前潜艇的警戒任务交给了了望台上的其他军官。
当然,这也是难得的美差。
林辰趁机向威廉请教了一些英国潜艇的特点,并坦言自己指挥过U艇,对德国的U艇十分熟悉。
听到这一消息,威廉大喜过望,这不就是宝贝么?英国皇家海军对德国的“狼群”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但一直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有这么一位专家在,必然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更让威廉惊喜的是,通过交谈,他发现林辰在潜艇指挥方面,还有对水下作战的一些看法和理解上,甚至超过了自己。
于是急忙在某些方面向他请教,甚至还掏出了本子和笔,在边上虚心的像个小学生,这一幕顿时让他的手下看的目瞪口呆。
要知道,自己的艇长可是极为自负的人,能年纪轻轻就担任这种英国皇家海军最新式的潜艇艇长,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就。
通过这种亦师亦友的交谈,威廉也从刚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佩服,再到最后的崇拜,不夸张的说,威廉已经被林辰的渊博知识与丰富的实战经验所折服。
变成了他的小迷弟。
“林先生,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向英国皇家海军推荐您,您如果能加入我们的队伍,英国皇家海军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啊。”威廉知道他是华裔后,果断用自己蹩脚的半中文英语秀上一段,以此获取林辰的好感。
在艇长的以身作则下,其他艇员也开始跟林辰两人亲切的交流,艇上的氛围非常的不错。
“艇长,威斯克的癫痫又犯了,这样下去他会不会死?”大副跑来报告。
对于前一名发癫痫的声呐员,威廉实在爱莫能助,因为他船上唯一的一名医生已经战死,现在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
“能带我去看看么?”林辰突然发问。
“怎么?林先生还会医疗?”大副不可置信。
“略懂。”林辰只能谦虚的回答,作为一名特种部队成员,基本的医疗知识是必须具备的,不然怎么自救和救人?
在特种作战的时候,不少时候都要孤身深入敌后,卫生员不可能随时跟在身后。
如果别人这么说,威廉估计会当放屁,又是会潜艇又是会声呐,还会看病?伱咋不上天?
但是林辰这么说,他和大副等人却是信了大部分,毕竟这位神奇的东方兵王,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威廉自己主动提出代替他的声呐员位置,然后让大副带着他去看看那个可怜的威克斯。
到了船尾,威克斯已经只剩下了一口气,不仅卫生状况极为糟糕,就连下身都开始了失禁,这是极为严重的症状了。
林辰简单的给他诊察了一番,然后问起,潜艇上有药么?
大副立刻命人去把医生的药箱拿过来,林辰从中翻出了一点苯妥英钠,
“让人把这个,给他吃下去,他会得到好转,只要上了岸,就送医院吧!”
其他的水兵还半信半疑,因为他们大部分都对这些药品不认识,那时候的药品也都是放在药瓶里,上面甚至没有几个字的解释说明。
林辰返回自己的位置,艇长威廉也没有说什么,看不好是正常,看的好才是奇迹啊。
后面的行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得益于天气比较恶劣,德国人的潜艇不容易捕捉到他们的信号,也算是因祸得福。
后来还遇到了一个从美国驶来的特混编队,威廉也是顺理成章的加入到了他们这个大团队中,有了强大的护航编队保护,潜艇的安全问题更是变的容易起来。
驶入伦敦军港时,“鲟鱼”号受到了当地热烈的欢迎,尽管此刻的伦敦依然在遭受德国V型火箭的轰炸,城市变得破破烂烂,但这里的人们还是充满着笑容,乐观的对待战争。
这一点,让林辰与阿廖欣十分震撼。
二战打到现在这个时间段,即使强大如苏联,也已经露出了疲态,各种军用资源都已经到了极限,但英国本土居然什么都不缺。
再看到进港的忙忙碌碌的货船与护航舰队,林辰明白,美国的强大军工实力在这一刻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只要美国的军工机器开动起来,轴心国的失败就是注定了。
林辰和阿廖欣两人,上岸后就被人带走,他们先是被安排到一个军方的旅馆,好好洗了个澡,然后换上了一套英军的制服。
毕竟他们身上那套德军军服,肯定是不合时宜的。
然后处理了一下个人的形象,比如刮胡子什么的,林辰明白,一定是英国军方的大人物要见他们。
乘坐着美国援助过来的福特2GA轿车,两人来到了一处地下防空洞,门外森严的警卫与上面写着,“闲人免入”。
一下就让人感觉这个地方不太一样。
穿过长长的走廊,警卫在门口停下,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两人整理了一下衣冠,昂首走了进去。
“苏军上尉林辰,”
“苏军下士阿廖欣,”
两人立正站好,虽然是盟军,但毕竟不是一个国家,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军容,维护好苏军的形象。
对面坐着两名英国军官,从他们的制服上看,
其中一人的肩章是权杖与军刀交叉,上面缀着一颗皇冠和一朵硕大的银花。
帽檐由于是全封闭结构,加上那独特的袖标,这必然是一位英国皇家海军少将。
另一人身穿蓝色军服,看他的帽子,居然也是一名少将,唯一不同的是,他是隶属于英国皇家空军。
居然是两名少将?
这规格确实极高了。
空军少将微笑着对林辰说道,“我是理乍得少将,你应该就是斯普兰茨口中的那位苏军兵王——‘幽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