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马奇诺防线

正文卷

第147章 马奇诺防线

林辰没有认错,在简易搭建起来的木台上,正是京克少校。

他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仓皇撤退后,算是侥幸保住了一条小命,但他的部下要么战死要么被俘,总而言之全军覆没了。

当他听到斯大林格勒的最终结束后,也说不清自己的情绪,到底是为自己活下来高兴,还是为部下们难过?

由于他是参加过东线血战的少校军官,他很快就接到了调任第九集团军的通知。

后来也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只是没有跟林辰遇上,在这次战役中,京克充分展现出了丰富的逃跑经验。

一看情况不妙,立刻带着部队往西撤退,虽然他的这支部队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也成了后来莫德尔守住防线的主要生力军之一,但他毕竟是私自带队后撤。

在他的上级力保之下,弄了个功过相抵。

但国防军里肯定是没办法呆了,只能调到法国去担任预备役训练军官。

过了好几个月后,这次又被调到这里担任战俘营最高指挥官,但军衔依旧是少校。

这在东线军衔飞升的普遍现象中,算是极小部分的“另类”,也让他的上级和同僚们失望,不过即便如此,他在这里还是威风赫赫说一不二的王。

他在台上的讲话也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不想给诸位找麻烦,但大家也不要让他难做。一旦越狱的事情发生了,他会实行逃一毙十的惩治手段。

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一条所有战俘都比较高兴的内容,那就是从明天开始,所有人的餐食由一天一顿提高到一天两顿。

但前提是必须要好好干活。

说完后,林辰他们就被分组带开,前往马奇诺防线,进行改造。

马奇诺防线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公里。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域和贝尔福筑垒地域。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公里)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公里)组成。

工程构筑以梅斯和劳特尔两个筑垒地域最强。萨尔泛滥区是利用天然的江河障碍和沼泽地构成的,1935年以后才开始构筑工事,设防最为薄弱。下莱茵筑垒地境以莱茵河、罗讷河、莱茵河运河为天然屏障,仅在莱茵河沿岸地区构筑了由永备射击工事组成的支撑点。在梅斯和劳特尔筑垒地域的最重要地段构筑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结合、适于环形防御的综合工事群。

其地面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数层,包括指挥所、人员休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工事之间都有通道连接,通电动车。射击工事内的武器都是专门设计安装的。

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

防线内的防坦克障碍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并用地雷场加强。防步兵障碍物一般为金属桩或木桩铁丝网,有的地段还设置了通电铁丝网。

这条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的坚固防线,在二战初期被德国装甲部队绕开,最后毫无作用,成了世纪笑柄。

但如今德国的形势显然已经不太妙,因此德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利用战俘,去改造提升这些防御工事,以便在盟军登陆后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

当初轻易绕开的德军,如今却要重新启用这条防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不过林辰现在显然没有这么多的闲工夫去思考这些问题,他必须优先考虑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活下来。

给林辰的工作任务很简单,就是把后方山上开采来的石块从车上搬下来,然后放在翻斗车里,再搬运到防线的工地上。

再由战俘们去把这些石块用水泥和部分钢筋垒加在一起,构筑成大名鼎鼎的防御坦克的利器——“龙牙”。

“龙牙”(德语:Drazhne),它们每颗高90到120厘米(约3到4英尺),呈四方锥形,大小不一和错落排列,两颗“牙”之间往往还埋有地雷。

由于这种反坦克利器又便宜又好用,如果进攻方要毁坏掉它们,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和时间,所以被德军大量的使用。

德军在这些密密麻麻的“龙牙”后面还配有反坦克战壕与永备工事,碉堡里的火炮能很容易的消灭跟随坦克过来的其他敌人。

林辰也是十分感慨,德军居然这么早就开始未雨绸缪了?看来德军内部的有识之士还是有的,都知道德国要完蛋了。

不过仅靠这么一条防线,当年挡不住德国战车,如今就能挡得住更加强大的盟军?

“快点!别磨蹭!”边上的监工见林辰的动作稍微慢了一步,马上就是过来一棒子,虽然林辰的抗击打能力一流,但还是有些疼。

这些可恶的“二鬼子”。

监工基本上都不是德军,而是德军招募过来的“志愿者”,也就是德占区里的亲德分子。

这些人为了在自己主子面前表现忠心,往往比德军更残暴,而德军也乐见其成,特别是如今战况不利,他们需要一些乐子来发泄。

周围的其他战俘见林辰无辜被打都觉得气愤,但都不愿意做“出头鸟”,林辰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禁摇头,如果大家的血性都被磨灭了,那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了。

虽然天气已经很冷,但好在大家的工作强度不小,所以也没有感到寒冷,甚至不少人都微微出汗了。

一直工作到夜里10点,才被监工们赶回监区,吃的肯定是不用想了,现在大家的任务就是赶紧上床睡觉,不然人更加吃不消。

躺下来后是没有被子的,只有自己找来的任何能取暖的材料,比如稻草和死去的人身上剥下来的外套。

很难想象,这已经是德国最“仁道”的战俘营之一了,其他那些集中营又是如何?

林辰感到非常寒冷,但也只能坚持,不过他明白决不能在这里待的时间太久,不然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的。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大家就被监工赶了起来。

没有早饭吃,必须要赶到工地上继续干活,这时候天居然开始下雪了。

大家对下雪没有丝毫的兴奋,更多的只是对严寒即将到来的恐惧。

在现场干活的时候,林辰亲眼看到有两个年纪偏大的战俘因为咳嗽不停,而被德军认定为伤寒感染者,当场就被“解脱”了,然后尸体被抽出来的战俘拖走,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所以在工地上千万不能生病,这里是没有药品给你治疗的,唯一的帮助方式就是一颗子弹。

好不容易捱到了中午,天空中的雪花下的更大更密了。

每个战俘的头上和身上都积满了厚厚的一层,个别体弱的人冻得直哆嗦,但就是不敢吭声。

好在一天当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几个监工带着选出来的战俘,给大家送午饭来了。

当林辰好不容易排队领到午饭时,心里尽管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可还是被这么恶劣的食物惊呆了。

量少不说,就一勺,而且里面就点薯仔皮和玉米杆之类的东西熬制出来的糊状食物。

即便如此,也稀的够呛,还有股馊味。

“你是不是没什么胃口?”边上的人立刻就看出了林辰的嫌弃,意思很明显,

如果你不要,就给我吧!

林辰当然不可能不要,再差的食物,毕竟是食物。

在如此天寒地冻、工作强度又大的情况下,不吃东西简直就是找死。

再说了,再差还能比前世特种兵集训时候生吃虫子更糟糕?他现在是深深感念到为什么部队里要如此训练大家了,那些东西都吃的下去了,还会挑食?

不存在的!

所以林辰朝边上笑了笑,然后屏住呼吸,几下就把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吞了下去,连盘子边上也舔的干干净净。

虽然这个口感实在糟糕,但好歹是有东西下肚,让自己的身体有了能量的补充,全身也再次热乎了些。

休息的时间是没有的,监工很快就过来催促上工了。

这种高强度工作环境加上吃的又少,足以让大部分战士失去逃跑的能力和勇气。

必须要想办法出去!

林辰在接下来几天的工作间隙,都会想方设法了解周围的情况。

跟战俘营里的戒备森严不同,这里的防卫相对要松懈的多。

因为四周几乎都是雷区,工地的制高点还有两挺MG42机枪,加上有两个班的守卫和数十名监工,看管着一千多名战俘。

这一切似乎是固若金汤的,因为仅仅在最近的几天里,就发生过战俘逃跑的情况,他们或被射杀,或冲进雷区炸死,德军甚至懒得派兵去追击,因为如今外面到处都是雪原,缺少食物和衣衫单薄的盟军战俘想要离开,简直就是做春秋大梦。

而且每次有人逃跑,他们都会回来抽选10倍的人数射杀,这种高压之下,令不少战俘都有了告密的想法,如果告密成功,奖赏是一块黑面包。

所以林辰决定,一起逃跑的人员必须越少越好,他们只要把德军的两挺机枪干掉,剩下的就是冲过雷区。

那些雷区对于别人来说是不可逾越的天堑,但对于林辰来说,却是非常容易的。

因为他能感受出来地雷的位置,每一个地雷上方都会标注出来,这外挂实在是无敌!

利用一次难得的拉运尸体的机会,他终于跟迈克他们联系上了,几人都非常吃惊林辰的想法,因为在他们看来,贸然冲过雷区的可能性几乎就是零。

但林辰希望他们紧跟自己,自己昨天夜里得到了上帝的指引,会平安无事。

几人面面相觑,但大家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这种情况下,不信林辰还能怎么样?

他们其中两人已经有些感冒发烧了,如果不拼一把,肯定也会被拖出去“解脱”。

大家遵照林辰的指示,回去后没有跟任何人说,但第二天大家都心领神会,尽可能的各司其责。

杰森和布朗两人突然发生了争执,两人互相凶猛的干起架来,很快,伱一拳我一拳的对殴让双方都流血了。

不过周围的监工还没来得及制止,就被德军士官长制止了,天天看着这些战俘工作或者死去,实在是无趣,还不如在这里观赏一下战俘之间的斗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消遣。

不过就当他们跟其他人一起围观的时候,林辰和迈克两人悄悄的摸到了一处机枪阵地上,很利索的干掉了全神贯注看着下面打架的机枪手。

然后瞄准另一个机枪阵地里的德军迅速开火,MG42恐怖的射速迅速把对面的德军打成了血葫芦,埋伏在边上的安迪与葛瑞立刻上前接管了机枪阵地。

“德国佬下午就要屠杀我们了,工事做好绝对不会放过我们!!跟他们拼了!”林辰振臂高呼,然后用机枪狠狠扫射德军与监工。

因为他们都聚集在一起,所以扫射带来的效果好的惊人,仅仅几梭子子弹过去,大部分武装德军都被干倒了,其他的战俘身体里的血性一下就被激发出来,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

尽管德军拼死抵抗,还打死了一些冲过去的战俘,但架不住战俘人多势众,最终都被消灭的干干净净。

林辰立刻捣毁机枪,然后拿起一支步枪冲了下来,战俘中的最高长官乔治上校走了出来,向他们的英勇壮举表示肯定,然后问他们接下来的打算。

林辰毫不迟疑的告诉他们,自己打算穿过雷区,往西前往法国,那里是回英国最近的地方!

对方听到林辰他们打算穿过雷区,脸色都变了,这不是送死吗?

“战俘营里的其他人呢?”乔治上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