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会吴(下)

第二卷 西北王

不能不说赵倜的话有些道理,赵杰带兵打仗稀里马虎,刮起地皮来却比他哥哥赵倜更胜一筹。

戴季良跟着他也着实的威风了一把,不但龙亭、禹王台、铁塔、大相国寺、延庆观统统免费旅游了一遍,什么开封小笼包子、清汤东坡肉、白扒豆腐、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开封套四宝、鲤鱼焙面、菊花火锅、马豫兴桶子鸡、黄鱼炒凉粉、江米切糕、皮皮虾等开封名菜小吃也是如数吃到了家。

而且赵杰知道戴季良好艾,更给他搞来两个女校的学生,近十天的胡天野地之后,两个人倒是成了一对狗肉朋友。

不过这种对戴季良而言是极其放纵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据第三师方面的通报。

6月8日,吴子玉的车架将抵达郑州。

“来了。”

机车在呜呜的蒸汽排放声中缓缓停了下来,顿时一群记者簇拥到了花车的边上。

欢快的迎宾乐也同时响了起来,只见车门打开,一身中将军服的吴子玉满脸堆笑的走了下来。

瞬间闪光灯此起彼伏,一时间众人眼里只有这位爱国将军的身影。

“瞧吴子玉那得瑟的劲啊,好像咱们中国就他是人物似的。”

身穿少将军服的赵杰嫉妒的看着正在向记者们發表感言的吴佩孚,嘴裏不服气的嘟囔着。

还好,声音不大,只有他身边的赵倜和戴季良才听得清楚。

“周帅,咱们该去迎迎了。”

戴季良伸手拉住转头欲骂的赵杰,给了赵杰一个轻轻的摇头,赵杰越是不堪,戴季良越是要和他搞好关系,毕竟打虎亲兄弟,戴季良还是很看好赵杰对赵倜的助力的。

“瞧赵督军和陕西的戴督军过来了。”

现在能在河南穿这身陆军上将军服的只有赵倜和戴季良了。

一见到这样令人兴奋的大场面,几个记者都激动起来,甚至有的已经当场在说什么。

“三雄会唉。”

“狗屁三雄会,吴子玉和戴志翔也许勉强算得上是英雄,赵周人最多是只狗熊。”

年轻的记者压低了声音,不过被身边的老记者拉了他一把,于是跌跌撞撞的跟着围了上去,一时间淹没在密集的人潮当中。

“请问戴督军这次出陕所为何事?”

“请问两位督军这次一起出现在郑州,是否与当前直皖形势有关?”

“子玉啊!”

“子玉兄。”

“诸位,吴将军一路鞍马劳顿,还请诸位无冕之王暂时放过他吧。”

双方互致敬礼之后,在身边记者们吵吵嚷嚷之中,戴季良当仁不让的抢了吴佩孚和赵倜的风头。

“至于鄙人此来郑州正是为了北方之大团结。”

戴季良随意的胡侃着。

“当然一切还等鄙人与吴将军洽谈之后才能有所公布,不好意思,请各位让一下,赵督军已经备下接风薄酒,你们总不见得让子玉将军饿着肚子在这裏陪大家吧?”

记者们讪笑着,很快接到戴季良眼色的赵杰,派出军警用从来没有过的温柔态度把这些记者们清空。

“子玉兄请吧。”

在赵倜的微笑中,戴季良一伸手,吴佩孚略一迟疑的看了看两人,这才点点头率先走了出去。

戴季良说薄酒就真是薄酒。

一碟油花生米,一碟火腿蒸豆干,一碟大京枣,一碟明德堂莫氏酱菜,完全是一副文人品酒清谈时的架势。

“子玉兄,我知道山珍海味你是吃惯了,搞成在这个样子是我的主意,所以等一下你不要怪周帅慢待你啊!”

戴季良微笑着看着吴佩孚手一引,请他和赵倜一并坐下。

“子玉兄,抡起国文来,我和周帅都不如你这个秀才,所以咱们今天就不要绕弯子了,有什么话摆在台面上。你看好嘛?”

“慢慢,酒要先倒上。”

吴佩孚还没有回答,赵倜先抢着给两人把酒给满上了。

“这可是咱们河南的名酒状元红,用最好的高粱为原料,以大麦制曲,用泉头水为酿造用水,裏面加入人参、砂仁、豆蔻、川牛膝等30余味中药,你们看,酒液红润晶莹,色泽自然,芳香馥郁、甘美可口,饮之可以调和血气,补中固本,有强壮身体延年益寿之功效。”

“多谢周帅。”

吴佩孚微笑的点点头,他看得出戴季良和赵倜已经达成了攻守同盟。

“刚刚志帅说今天不绕圈子,好,子玉正有此言,先干为敬。”

说着吴佩孚将满满的一碗状元红一饮而尽。

“我说子玉兄,你知道我这个人不喝酒的。”

赵倜也一下子喝完了,只剩下戴季良苦着脸,端着碗,左看看右瞅瞅,咬咬牙,也一下子倒了下去。

“我是舍命陪君子了。”

边说还边呛了两口,顿时引得吴佩孚和赵倜哈哈大笑。

人说酒为媒,既然开头不错,戴季良和赵倜又曲意承奉,三个人接下去谈得也就有些投机了。

“志翔当初派人说,‘东军不扣关,西军不东出’,这可是割据啊!”

说着说着,吴佩孚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句,顿时把火力引向了戴季良的身上。

“子玉兄,志帅志帅的叫得难听得很,不如就叫志翔吧。”

戴季良摇摇头,和吴佩孚相比自己算是什么大帅。

“其实若是子玉兄留神的话,应该知道志翔这两年除了对付民党之外,所做的就是全力建设陕西,其实志翔绝无东进之意,志翔只求把陕西建设好,也算是为国内诸侯做一个榜样。咱们北洋不是只会打仗的。”

“怕不尽然吧?”

吴佩孚笑了笑,既然戴季良主动要求吴佩孚称呼自己的字,于是他倒也从善如流。

“志翔莫不是看中张广健的地盘了?”

“一个省八个镇守使,整天内斗不已。与其让甘肃民众被这帮家伙荼毒,不若让志翔来接手,将西北建成一个人间天堂。”

吴佩孚既然问了,戴季良自是不隐瞒自己的打算,毕竟张广健也算是皖系,戴季良也沾了皖系的边,两者内斗自是直系愿意看到的。

不过赵倜眼里精光闪烁,倒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爽快!”

吴佩孚点点头,戴季良这么直接的说出自己的野心倒是让他生出几分知己的感慨,于是他放弃了这个话题,转而说起自己此刻最大的心愿。

“周帅、志翔,子玉有句话不吐不快。”

吴佩孚在两个人的脸上扫了扫,“现在中国最大问题就是倒段,段不下台,安福系不清算,中国永无宁日,所以我建议召开国民大会解决一切问题。”

此言一出,虽然戴季良的脸色未变,但赵倜却一下子傻眼了。

虽然对于倒段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召开国民大会,那可是南方国民党的主张啊,这个吴子玉要干什么?难不成要和全体北方军人唱对台戏嘛?不过还没等他开口,那边戴季良已经作出了反应。

“我也认为召开国民大会有利于国内各派的和解。”

戴季良边说边拿起酒壶给两个人满上,趁着背着吴佩孚侧身面对赵倜挤了挤眼,吴佩孚不过是喊几声高调,你站出来反对不就更显得他的形象高大嘛。

“兄弟和周帅自然愿意为子玉兄的主张摇旗呐喊,但是独木不成林啊。且不说曹帅、雨帅会有什么反应,南方的赓帅、泽帅会答应嘛?”

戴季良边说边摇。

“子玉兄,不是敷衍你,事情要一步步来。现在有诸多擎制,空口宣扬,到时候做不到反被人笑啊!”

“志翔说的极是,子玉已经考虑过了。”

吴佩孚也是头倔驴啊。

“但是事情总归有人开头的,子玉不勉强别人,但仅凭自己良心做事而已。”

这还叫不勉强别人,戴季良暗暗叹息着,也难怪最后吴佩孚还是走回了武力统一的老路上。

“子玉兄这是在骂志翔嘛。放心,是男子汉的一口唾沫一口钉,只要你发这个宣言,志翔愿尾骥于后。”

“子玉啊,我也可署名。”

之前赵倜一直插不上话,听到现在终于有了表白的机会,自是忙不迭的接口着。

看到吴佩孚脸上一瞬间的喜色,赵倜立刻趁热打铁。

“子玉啊,恕我直言啊,咱们北地的军人中我最佩服的就是你。今天大家凑在一起如此开心,不知道子玉可否折节下交啊!”

“这?”

吴佩孚一下子愣住了,两面频频示好,难道就是这个图谋嘛?

“好啊,古有桃园三结义,两位哥哥若是结拜,不知道志翔有没有这个福分呢?”

戴季良也顺杆往上爬着。

“这?”

无事献殷勤,吴佩孚愈加的小心了。

“难道子玉是看不起我和志翔嘛?”

赵倜一顶大帽子砸下来,一下子让吴佩孚顶不住了。

两位上将不顾脸面要和他这个中将结拜,要是拒绝的话,后面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风波呢。

再加上吴佩孚又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以一介师长指挥两个督军,这样的诱惑又怎么挡得住呢?

“那子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