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京宪草和西北开放党禁

第二卷 西北王

看着身旁眉开眼笑的结发妻子,戴季良苦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温柔,若不是李沅在最近的身体检查中发现了肿瘤,他还不会立刻依着她的意思,安排一对儿女匆匆成婚。

可是现在不行了,不管是在这个连抗生素才刚刚诞生的年代,还是医疗水平极大发展的未来,癌症都是一种几乎无法攻克的绝症,为了妻子不留下遗憾,戴季良也只能顺着她的意思在其入院手术之前大肆操办了一番。

不过,大肆操办的只有长女念薇的婚事,念薇最终选择了比自己高两届的学长袁根明,小伙子家境清白,三代单传的袁家在陕西乡下有100来亩田地,家里有几个长工相帮,平日里自耕自种自食,至多勉勉强强算个小地主。

袁根明毕业之后在《西北快报》里当一个编辑,温文尔雅的年轻人跟风风火火的念薇看上去倒是天作之合。

至于大儿子纪柳的婚事那就低调了许多,然而由于戴纪柳娶的是青梅竹马的张自力的女儿,因此,西北高层包括远在迪化的李过都飞回来给两家庆祝,所以尽管最后摆下的桌子只有区区的七八桌,然而其含金量之高却不逊于之后的念薇的那场。

“好了,好了,连着一个礼拜,两场婚礼。我看你也累坏了。”

戴季良拥着李沅躺倒床上。

“现在孩子们也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你这个当娘的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李沅并不知道自己的病在戴季良眼中有那么的绝望,因此,只是疲倦的点点头。

“等养好精神头,就要去西医院看病了。可不要怕吃药不去啊!”

戴季良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只是有一茬没一茬的开着口。

“要是你不去看病的话,我可是要生气的。”

渐渐的、渐渐的,在戴季良的轻声抚慰下,身心俱疲的李沅沉沉睡去,看着舒展了眉头的妻子,戴季良无言的把身子靠了过去。

“睡吧,也许一觉醒来,什么都好了。”

“钧座,刚刚得到情报,赤军北上支队没有消失。”

每天的太阳照样升起,绝不会因为世人的生老病死而停止了脚步。

“据交际处的人从康北传回来的消息,赤军突然折回了甘孜,似乎有和从滇西北上的赤军余部重新汇合的迹象。”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戴季良脑海里不知道怎么会冒出这么一句话来,没错,宣言书前后已经发了几份了,宣传队也沿路宣传了不少打土豪分田地的主张,甚至把彝族、白族的上层也端掉不少。

更为可怕的就是播种机了,散落的赤军伤兵和有意识留下来断尾的赤军阻敌兵团,都有可能成为新的火种。

“致电刘湘。”

戴季良想了半天这才开口。

“赤患过境,哀鸿遍野,然为不至死灰复燃计,反攻倒算之举甚为不妥。

以弟愚见,兄新掌黔省,省政未靖,地方大户之消亡未必全然无利,故当务之急在安舒百姓,其次发展经济。

民收益增一分,则赤匪蛊惑之患少一分,中央窥探之心也无牵强之理由……”

乐怡飞快的记录着。

“弟以为当前贵州实业公司可以先期运作,其第一要务系建设纵贯贵州连接川桂之公路,其次乃为贵昆公路。路通,则商品物资流通既畅,流通既畅,商税则倍之。”

口述完给刘湘的电报,戴季良又命令着。

“以下致龙云。”

乐怡换纸记录着。

“滇西赤匪既去,兄大难方才临头。”

留下这么一句耸人听闻的话,戴季良又沉吟了一会,这才继续着。

“若中央驱滇兵离省追击,兄届时何以保身?”

“钧座,就这么发出去吗?”

等了半天,没看见戴季良有补充的意思,再低头看看跟给刘湘的数百字长电相比短得可以的一句话,乐怡一时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因此,他忍不住出言向戴季良确认。

“就这么发出去。”

戴季良确认着。

“如是龙云足够聪明的话,他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委座。”

晏道刚快步的走到蒋中正的面前。

“刘湘打来电报,请求将他的三个师放回黔省。”

看着蒋中正皱眉的样子,晏道刚解说着。

“刘湘说当初他离川入黔的时候跟川中有过约定,若川中不相招的话,其部百人以上的队伍绝不会轻易踏足川康的。”

这个解释很合理,蒋中正虽然有心进一步削弱新黔军,然而事实上又不能做得过于明显了,因此,只能悻悻的点头表示同意。

“此外龙云上报,桂军在滇桂边境呈兵不退,他希望将滇军第二纵队的三个旅调到滇东南去。”

对此,蒋中正思来想去,中央不能轻易掺和到跟两广之间的冲突的,否则这就是比闽变更大的乱子,所以,他只能继续同意。

“还有,龙云说滇南、滇西南的赤军游击队依旧活跃,希望亲自去主持对这些地区的清剿工作。”

“娘希匹!龙云滑头啊!”

蒋中正总算听明白了龙云的用意,当然,他不知道这是戴季良给对方提了醒,但是龙云这些做派不啻在跟他明说,要想驱使滇军离省,进而改组云南省政府,剥夺对方省权的图谋已经被对方发现了。

“命令孙渡出任滇南清剿军司令。”

然而生了一阵子闷气之后,蒋中正不得不直面现实,要是西南军阀一致反抗的话,要是西南军阀因此,把西北给引进来的话,他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尽管碰了软钉子,他还是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分化滇军的办法。

“负责清剿事务,任命龙云為追剿军第二路总指挥,统一指挥滇军及张钫、梁冠英各部北上追击康南赤军。”

“还有,西北来电报了。”

晏道刚唯唯诺诺了一番之后,又报告了一个情况。

“西北说,他派到滇省的部队是绝无仅有的军中精锐,现在滇省已经无事,赤匪遁入莽莽高原,这支部队已经无用武之地,请咱们立刻放其返回原防区。”

“就是那个天字第一号的空降团嘛?”

蒋中正杵着手杖在客厅里来回走了几步。

“放他们回去。”

虽然他很想就此把这支精锐部队占为己有了,然而他却有贼心没贼胆。

“祖荣兄,你再给航空委员会去电催问一下,美德方面是否可以帮着我方组建类似之部队。”

民国二十五年元月10日,因为滇西剿赤而推迟开幕的国民党中央六中全会终于在南京开幕了,各方中委齐集第一会议厅的门前摄影。

原本准备参加合影的蒋中正突然接到南京衞戍司令部报告平津学生南下抗日宣传团在中华门集会的报告,于是急忙赶回办公室签发驱散学生的手令。

见蒋中正不参加合影,于是汪兆铭就走到了正中的位置。

镁光灯刚刚闪动,记者群中猛然冲出一个青年,拔出手枪,向汪连连射击,汪连中三弹立刻应声倒地。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汪兆铭被刺事件。

虽然行刺的凶手孙凤鸣当场被打成重伤,临死前也供出了此次行动是由李济深、陈铭枢主使,上海暗杀大王王亚楼精心策划的,然而汪派中委们却丝毫不信,纷纷质疑照相时蒋介石为何未到现场,并疑心此事是蒋所策划。

甚至汪妻陈璧君衝着探望的蒋中正放声大哭:“蒋先生,你不叫兆铭干就讲明好了,何必下此毒手?”

蒋中正顿时哑口无言,以亲日派和各方反蒋派主导的反蒋风潮由此拉开。

为了平息各方的反对意见,南京匆匆忙忙的抛出了孙中山遗教而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根据宪法草案的有关规定,总统将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为国家元首,统率全国陆海空军,得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总统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宣布戒严解严、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任命文武官员的权力,并拥有召集五院院长会商关于二院以上事项、总统咨询事项,以及召集国民大会的权力。

同时总统有权任免行政院正副院长和政务委员,而各部部长、各委员会委员长也由总统于政务委员中任命。

虽然立法院和监察院的院长、副院长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立法委员、监察委员都由各省、蒙古、西藏及侨居国外的国民所选出的国民代表举行预选,再将候选人名单提交国民大会选举正式产生,但是在过渡条款中又规定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的半数由立法、监察两院院长各提请总统任命。

在宪法草案里还特别规定:“国家遇有紧急事变、或国家经济上有重大变故,须紧急处分时,总统的经行政会议之议决,发布紧急命令、为必要之处置,但应于发布命令后三个月内,提交立法院追认。

这样就构造出来了一个以总统权利为中心的五院制中央政府;确定的中央政治体制实质上是总统独裁制。”

这份事实上跟孙文五权宪法学说貌合而神离法案一经抛出就立刻引发了各界的不满。

刚刚在上海成立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就在宣言中严正指出:中央最近颁佈宪法草案及国民大会组织法,不但丝毫没有表示在训政久已届期之后放弃一党的专政,反而想进一步一面在立法上巩固一党专政的基础,一面加紧对异己势力的压迫。

在这种局面下,西北于这一年的2月1日正式宣布在陕、陇、梁、青、绥、宁、玉七省,科布多、北疆、南疆三特区及西安、兰州、天水、平凉、汉中、伊犁各特别市开放党禁。

并郑重宣布,在当年的8月1日、10月1日、12月1日分别实行全西北第一次三级议会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