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反攻(二十四)

正文卷

1945年5月1日,新编第八集团军群总司令部里,一场军事会议正在举行。

“国防军华南前指转发参谋总部指示:在粤日寇八万余众,唯海丰方向敌一零四师团、雷州方向敌独立混成第廿三旅团三万人尚有战力,余部均系守备部队、兵站部队,故我华南各部当避实击虚、积极作战、牵制日寇第廿三军之有生力量不得投入国内其他战区……”

听完时任第八集团军群副参谋长徐景棠传达的命令,第六十六军军长黄涛冷笑道:“积极作战,当初咱们倒是积极作战了,可战区一声令下,咱们就不得不乖乖的把到手的地盘让出来,如今,李德邻又要咱们积极作战了,是又看上咱们什么了吧。”

黄涛这番话是有典故的。

不到1个月前,原第十八集团军邓龙光部奋战之下,消灭日军独立混成第卅一联队7个中队、成功收复佛冈,但随后国防军华南前方指挥部重新分配战区,安排第八集团军群负责粤西方向的反攻,以衞立煌的第五集团军群接手粤北战线,这就让付出重大代价的粤军上下充满了怨气。

佛冈一战就是坐在黄涛右手的第六十七军军长黄国梁的,此刻听黄涛提及佛冈一战,他的脸上也充满了阴鹜:“佛冈一战,第六十七军伤亡近7000人,足足2个团打没了,这样的仗我们绝不能再打了,否则抗战胜利了,粤军也就不存在了。”

“日如兄说得对,咱们不能再打硬仗了。”

与会的第廿八军团副军团长邹洪先是附和了黄国梁一句,随即扭头看向余汉谋。

“司令官,我们都知道大反攻不过是兰州借日本人的刀来削藩,但问题是,我们如果不执行兰州命令的话,日后戴主席会不会秋后算账?”

“别说秋后算账了,只怕眼下就过不了关。”

余汉谋的亲信之一的第八集团军群军官补训团主任李煦寰眉头紧锁的接话道。

“李品仙的第廿七军团正顶在我们后背上,想来第七十八军和第七十九军会很乐意用咱们人头向兰州表忠心的。”

“到时候有变的可能还有贺维珍的第七十三军。”

时任第六十八军军长的香翰屏补充道。

“桂军跟咱们可不是一条心呢,少不得也要防上一手。”

留美博士、中山大学教授、原五战区政治部第三组上校组长、现第八集团军群政宣总队总队长尚仲衣是潜伏在余汉谋身边的共产党党员,此刻他秉承共产党中央的指令,准备促成南方实力派反西北大联盟:“能不能派人与桂系联络一二,毕竟都是一方诸侯,多年来又枝器连生,在这关键时候还是要继续相互提携的。”

尚仲衣的话引起了众人的讨论,其中粤系游击挺进纵队司令张达进一步建议道:“我看不但要跟桂系合作,就连衞立煌、李品仙、刘建绪他们也可以联络,都是天涯沦落人,大家都想在战后得到保全,这就有合作的基础。”

徐景棠却连连摇头:“国防军就在桂系的老巢,桂系一举一动都要看兰州的眼色,这个什么李宗仁又怎么可能跟咱们诚心合作,至于衞立煌、刘建绪、霍揆章、李默庵就更不要提里,背主卖友之辈,怎么能交心。再说了,兰州在咱们这可是有眼线的,谁能保证和李、衞、刘等人的勾连能彻底瞒过兰州?”

徐景棠这话没有说错,要知道粤军并非是铁板一块,张发奎、李济深、陈铭枢、陈济棠乃至海南派系的王俊等人在第八集团军群中都有旧部在,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更不要说如今第八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就是兰州派来的翁照垣。

以如此复杂的人事关系,想秘密进行南方军人大联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以我之见,该拼命的时候还是要拼命。”

徐景棠平静的总结道。

“须知道战后兰州独大已经不可避免,为了不给兰州战后削藩的借口,我们要舍得付出。”

徐景棠的话几乎无法驳斥,于是众人只得静待余汉谋做出决定。

开会以来,一直默然无言的余汉谋在众人的注视下,站起身子,背着手在军事地图面前走了几步,最终以斩钉截铁的态度宣布道:“我决定,执行兰州总参谋部的命令……”

余汉谋主意已定,众人乐不乐意都要执行,只是在会议结束前,憋屈万分的张达要求道:“司令官,要马儿跑总不能让马儿不吃草,我别的也不多要,只希望集司能给挺进纵队下拨300条枪和40万发子弹。”

徐景棠替余汉谋挡驾道:“集司也不宽裕,豫达兄还是克服一下暂时的困难吧。”

张达不干了,他气鼓鼓的责问道:“集司没有,兰州总不会没有吧,没有枪弹,难不成让弟兄们赤手空拳的跟小鬼子干仗吗?”

徐景棠还准备说些什么,余汉谋手一摆:“豫达兄,说的也有道理,集司没有,是该向兰州求援,来人,去请翁参谋长来一趟。”

翁照垣很快出现在了余汉谋的面前,就见余汉谋热情的招呼道:“老翁啊,前指转来总部的命令,要第八集团军群积极出击,牵制、消灭省内日寇,尽可能的光复粤省各地,所以,一切就拜托你这个参谋长了。”

见到粤军中人济济一堂,心知肚明自己依旧被排斥在外的翁照垣不动声色的回应道:“请司令官放心,这是辉腾的份内事,说什么拜托就言重了,翁某一定竭尽全力,带着参谋处做好粤西战役的图上作业……”

翁照垣的保证让余汉谋一阵倒牙,因此,他只得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是相信参谋长的能力的,只是这次南线会战规模空前,不但第五和第八集团军群将全师投入战斗,第六集团军群也将有一部配合作战,显然总部是想一举建功的,然而这样的大战,物资上的要求可不小,不知道,总部对此有什么指示?”

翁照垣不动声色的回应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现在就打电报给联勤总部。”

余汉谋一听,立马顺水推舟道:“那就请参谋长马上联络兰州。”

翁照垣于是拟了电文让通讯参谋发了出去,差不多过了大半个小时,回电来了:“司令官,联勤总部回电说,桂林那边有一批桂柳战役缴获的日军物资已经沿水路发往梧州了,预计再有那么几天就能运抵肇庆。”

翁照垣所说的这批物资一共包括三八步枪5800杆、日造轻重机关枪250挺、掷弹筒300具、九二式七生步兵炮12门、日造七生半山野炮8门及200万发六密厘五子弹、80万发七密厘七机关枪弹并20000发各式炮弹。

听到翁照垣报出的数字,不但余汉谋动容了,全场更是一片骚动。

虽说早些年的粤军一贯装备以英式、德式军火,根本看不上日造武器,但是广东抗战以来,粤军的军工厂毁的毁、丢的丢,库存武器也早就已经消耗殆尽了,再加上丧失了海外购买渠道,曾经装备精良的粤军已经沦落到只能用汉阳造的程度,由不得上上下下对这批日式装备垂涎三尺。

“即便按乙种师的编制,这也能装备1个师,兰州倒是大手啊笔。”

虽然余汉谋是因为张达的提议才向翁照垣开口的,但双眼血红的黄涛却抢先一步向来人索要道。

“司令官,参谋长,三七一师、三七三师都有少量装备日式武器的经验……”

黄涛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张达打断道:“司令官,总得优先照顾挺进纵队……”

看着准备加入争夺的黄国梁、香翰屏等人,翁照垣双手一摊道:“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是全给了第六十六军,兄弟部队那边怕是不好交代啊。”

黄涛不知道翁照垣已经挖了个坑给自己跳,犹自强辩道:“撒胡椒面是人人有份了,可是无益于加强部队的战力,白白损失了这批军火的增益。”

似乎觉察出翁照垣用这批军火加强自身在粤军中的话语权的余汉谋不由得冷哼一声:“装备全给第六十六军不是不可以,但军令状要立下来,接着要是打不好的话,是要认罚的。”

黄涛等人这才醒悟过来,原来兰州打的是用军火换人命的主意,不由得面面相觑。

但这香饵粤军不吞也不成,须知道这批军火时给第八集团军群的,要是粤军不想要,李默庵、霍揆章乃至贺维珍可是求之不得呢。

因此,在冷场了一段时间后,黄涛还是站了出来:“司令官,这话可是您说的,写了军令状就能拿得这批军火。”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黄涛打定主意要先骗到这批装备再说:“那好,您就瞧着吧。”

黄涛从桌案上的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提笔刷刷的写了几个字,然后把字条交到翁照垣的手中:“参谋长,你来替我作证,接下来第十八军团打鬼子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