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势搬家去别庄

正文卷

本来只是两个小孩打架, 现在这件事闹得特别大。

万氏不依不饶,郑氏坚决否认。

李渊不由埋怨窦夫人没有管好后院,把窦夫人气得胸口闷疼。

这事说复杂也不复杂。窦夫人对后院的管控力很强,很快就得知了真相。

郑氏身为李建成的媵, 当然没必要去对着一个小叔子说另一个小叔子的坏话。

李元吉跟随李建成和郑氏来洛阳这一路上, 对温柔又舍得花钱的小嫂子很喜欢。到了洛阳之后,他也时常去李建成院子里玩。

李元吉还年幼, 不需要在意男女有别, 再加上长嫂如母, 郑氏常常一同接待李元吉。

李元吉的学习进度远不如李智云。李元吉自认为受了委屈,常来找李建成和郑氏抱怨。

李建成总会和李元吉说,李智云不过是庶出子,与李元吉出身不同,不需要多在意李智云。他们唐国公府的子弟, 将来有的是机会入朝为官, 学识一点都不重要, 不如多习武, 去战场上赚功勋。

郑氏不过是附和几声。

但到了李元吉口中, 却变成了郑氏说李智云出身不好,还添油加醋了许多侮辱万氏的话。

李建成坚持自己没有说过万氏的坏话。万氏就算是媵,也是父亲的媵, 他得称呼一声“阿姨”。他可以说几句李智云的闲话,怎么可能说万氏的闲话?

李元吉也坚称是郑氏教的,甚至还把时间地点说得有模有样。

郑氏有苦说不出,只能以自己的家风赌咒。

李渊十分厌恶郑氏的赌咒。

郑氏时常将郑氏的家风挂在嘴边, 自诩出身名门世家, 无限抬高自己的娘家, 岂不是贬低唐国公府?

李建成也厌了郑氏的赌咒。

郑氏第一次赌咒时,李建成很心疼郑氏,为此还顶撞了独孤老夫人。

但同样的事再发生,李建成就不再心疼,而是厌烦了。

他甚至和郑氏翻旧账:“当初你也这么说,我还为你顶撞祖母。你就是个祸头!”

郑氏又气又恼,哭得说不出话。

老夫人的事怎么也是自己的错了?自己明明完全无辜,是老夫人想为李建成谋利益,假借自己的名义夺取幼弟的铺子啊!

这次也是。她怕落人话柄,就连附和李建成说李智云只是庶出子的话,都很委婉地改成“你和郎君同母出”,不敢把“庶出”挂在嘴边。

自己也是个媵,哪可能瞧不起长辈的媵?她若骂万氏,岂不是所有话都会回旋扎在自己身上?

可李建成没说过骂万氏的话,李元吉又是个孩子。除了郑氏,还有谁能承担起挑拨李元吉、李智云兄弟关系的责任?

窦夫人试图请万氏退一步。

万氏此次没有给窦夫人面子,她冷笑道:“我不知道谁侮辱我和小五,我只知道这次必须把事闹大了,把人打疼了,否则以后小五还会继续听到这些闲言碎语!若是郎君和夫人不满,大可以赶走我和小五,我带着小五回娘家,不受这个气!”

万氏说到这份上,连回娘家的话都说了出来,这件事窦夫人是不可能息事宁人了。

窦夫人明白了,万氏心中肯定也知道郑氏无辜。

万氏怀疑的是李建成。但她不能对李建成做什么,所以只能盯着郑氏闹,杀鸡儆猴,让李建成收敛一些。

窦夫人很想劝说万氏,这事可能真的和李建成关系也不大。但她不知道要如何说服万氏。

窦夫人直觉此事是李元吉的错,李元吉说了谎。

李元吉确实把郑氏如何教他侮辱李智云和万氏说得头头是道,但问题就是李元吉的“回忆”实在是太详细了。

李元吉连背书的功课都很难完成,哪有那个记忆力去记住每日郑氏的闲言碎语,甚至连时辰都能说出来?难道郑氏说闲言碎语的时候,他们还要特意去看看时辰吗?

窦夫人心中有如此猜测,却只能自己憋着,连李渊也不能说。

她曾经试图丢弃李元吉,所以她无论做什么,在外人看来都是她在偏心。现在她毫无理由地怀疑李元吉,旁的人不仅不会相信她的怀疑,还会斥责她又对李元吉不慈。

窦夫人不想伤害无辜,但承担责任的只能是郑媵。

她先禁足郑媵,然后拖着不处理,希望把这件事拖过去。

李渊为此和她吵了一架,说她偏袒李建成身边的媵,难道也要学老夫人,对李建成过于溺爱?

窦夫人气得哭笑不得。

这件事李玄霸和李世民处于漩涡之外,但家中闹腾起来,他们二人也难免耳根不清净。

李智云自那以后整个人都变得闷闷的,时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一直没有再来找李玄霸和李世民玩耍。

李世民把笔夹在鼻子和嘴唇上,嘟着嘴抱怨:“小五不会因为我们与小四同母所出,迁怒我们了吧?若是这样,这个弟弟我不要了。”

李玄霸道:“或许他是担心我们也如李元吉一样看不起他。”

李世民拨弄着嘴唇上的毛笔杆:“他如果这样恶意揣度我们也是他的不是,这个弟弟我不要了。”

李玄霸道:“真的不要了?”

李世民坚持了许久,嘴唇上的笔还是落了下来。

他把笔投进笔筒里,道:“这家里真是太吵了,好想安静些。我们还不如带着小五一同回大兴。”

李玄霸道:“父亲不会让我们离开洛阳。就算有人要离开,也是已经弱冠的兄长留守大兴城,我们这群年幼的人跟在父母身边。”

李世民道:“那就把兄长赶走!”

李玄霸瞥了李世民一眼,道:“我看是你被赶走。”

李世民抱怨:“难道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就天天听他们闹?娘亲也是,罚了郑媵,给万阿姨一个交代不就行了?为何要护着郑媵,惹得万阿姨不高兴。”

李玄霸道:“因为母亲认为郑媵无辜。”

李世民道:“郑媵无辜,兄长也不像是会嘴碎万阿姨的性格,难道是李元吉说谎?”

李玄霸道:“为何不能是?”

李世民捏了捏自己软乎乎的下巴:“小孩子会说谎?”

李玄霸无语:“我和你没说过谎?”

李世民失笑:“那说的谎可太多了。”

谁说小孩子不会说谎?小孩子趋利避害的本事可强了。李世民和李玄霸若是不会说谎,怎么能得到皇帝的宠爱?

不说在皇帝面前,李世民为了贪嘴贪玩可没少说谎,时常被窦夫人拆穿后屁股开花。

至于李玄霸,他向来满嘴谎话。

李世民推断道:“这事的起因可能是李元吉功课不如小五,对小五心生嫉妒不满。兄长劝慰李元吉小五出身不如李元吉的话被李元吉听了进去,他和小五打架时就自己增加了一点点……嗯,一点点脏话。他为了转移责任,才说是郑媵教的。”

李玄霸道:“别看李元吉功课不好,但他的小聪明可不少,本能就知道谁能惹谁不能惹。”

李玄霸在郑媵后院安插了眼线,他知道的可能比没有用阴私手段的窦夫人还详细一些。

至少窦夫人不知道郑媵私下哭骂李元吉的话。

李元吉本能地知道李建成是他的靠山,所以编故事时完全把李建成摘了出去。

李建成安慰李元吉时说李智云是庶出子的事,还是李建成在不知道李元吉说了什么的时候,被窦夫人问出来的。在李元吉的口中,李建成可是全程不在场。

李世民笑道:“是啊,他知道谁能惹谁不能惹,比如现在见到你,他还不肯叫你兄长。”

李玄霸很爽快地点头:“嗯,他看不起我,觉得我能惹。”

李世民收起笑容,道:“若这事发生在你身上,我一定把他揍得生活不能自理。”

李玄霸道:“我也一样。走吧,小五应该心情平静一些了,我们该去探望他了。”

李世民从榻上跳下来,一边穿鞋子一边道:“你终于松口了。”

李玄霸道:“李元吉是我俩的胞弟,他和小五打架,我们不好偏帮小五。”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显然对这个胞弟没有任何好感。

窦夫人处事很有手腕。她这次用“拖”字诀用得正合适。

郑媵被关了半个月,万氏的气消了不少,又从中看到了窦夫人不愿意伤害无辜的决心,便退了一步,只让郑媵道了个歉。

郑媵原本梗着脖子不肯认错,禁足半月之后也软了,哭着与万氏道歉,说自己没有坏心,只是安慰李元吉时口不择言。

郑媵和万氏各退一步,这次风波表面上平息,李世民和李玄霸也能去探望李智云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走到李智云的院子的时候,大老远就看到李智云的小脑袋挂在窗户框上,小鼻子一抽一抽,不断掉着金豆子。

李世民和李玄霸对视一眼,加快了脚步。

李智云从窗户上翻出来,扑进了李世民怀里,抱着李世民号啕大哭。

李世民笑道:“怎么这次肯扑我,不扑你最喜欢的三兄?”

李智云哭着道:“三兄身体不好,我怕把三兄扑倒。”

李世民故意板着脸,拉长着语调道:“好呀,看来你还是只心疼你三兄。阿玄,这弟弟我不要了,给你。”

李世民把怀里的李智云推给李玄霸。

李玄霸一边帮李智云揩眼泪和鼻涕,一边道:“现在小五正难过,小心他把你的话当真,真以为你不要他了。”

李世民抱着手臂道:“如果小五这么蠢,那这个弟弟就真的不能要了。”

李智云的哭声更大了。

李世民拍了拍李智云的脑袋:“好啦,别哭啦,二兄知道你受了委屈,辛苦了。”

李智云埋在李玄霸怀里摇头,但哭得说不出话。

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生母不是窦夫人的时候,心中就很忐忑。后来生母和母亲都对他很好,他便放下了心结。

李元吉骂他的话撕开了他隐藏的伤疤,让他正视了自己在这个家里是“异类”。

父亲有五个儿子,其中四个都是出自窦夫人,只有自己是阿姨所生。

李智云感到很害怕,也很孤独。

即使知道二哥和三哥对自己极好,李智云想着李元吉的话,也不敢来找二哥三哥,担心二哥三哥也嫌弃自己。

李智云哭了好一会儿,李世民看不下去,把李智云抱了起来:“太阳这么晒,你不怕,阿玄还怕呢。先进屋。”

李世民把只小他三岁的李智云抱得稳稳的。

李智云不好意思道:“我能走。”

李世民把李智云放在地上。李玄霸让仆人打来水,三兄弟整理了一下仪容,才继续说正事。

李玄霸道:“我准备和父亲说,我和二哥想搬去城郊别庄住。如果你愿意,我们想带你一起。只是和我们一起住,你就要离开万阿姨了。”

李智云惊讶:“搬出去住,为何?”

李玄霸道:“我和二哥的友人逐渐增多,不好让闲杂人等日日进出唐国公府。”

李世民抱着手臂叹气:“是啊,闲杂人等。”

这事是李玄霸借由郑媵和万氏之事做的谋划。

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朋友增多,想要做的事也增多,待在唐国公府这个偏僻的小院子实在是束手束脚。

趁着后院风波,李玄霸向李渊提议搬去别院住,以免惹得兄长不快。

李渊虽然一直都指责郑媵,但他心里肯定也在怀疑这话是不是李建成说的。毕竟李建成连李世民、李玄霸两个同胞弟弟都瞧不上,瞧不起李智云和万氏太正常。

但身为当家人,李渊只能站在李建成这边,不允许李建成沾染这次后院纷争的过错。

李玄霸使了点手段,加重了李渊对李建成的怀疑,并将此事变成“因为五郎和二郎、三郎走得太近”,李建成忌惮自己和二哥提前在唐国公府拉帮结派与他抗争的缘故。

为了让李建成安心,自己和二哥住进别院,名义上是找个僻静的环境读书,实际上是以住在别院的形式,来宣称他们对唐国公府没有继承权。

许多勋贵世家都会让次子们搬离本府,去别院别庄读书。除了别院别庄更幽静,不会像本家人来人往,让人静不下心读书之外,也是让嫡长子坐镇本家、次子去别庄这件事来加重嫡长子的威望。

李渊很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相互友悌,甚至想让儿子们住在同一个院子里。

只是李建成纳了郑媵,有了女眷,不适合再与弟弟们同住才作罢。

李渊没想过让李世民和李玄霸搬出本府,但如果此事真的是因为李建成又不满李世民、李玄霸而起,隔开儿子们,才能减少矛盾。

只是苦了李世民和李玄霸。

即使同在洛阳城,窦夫人能照顾到两个儿子,且每逢李渊休沐的时候,李世民和李玄霸都会回本府与父母团聚。但不能日日见到父母,李渊还是觉得亏待了李世民和李玄霸这两个垂髫少年。

李渊犹豫不决,郑媵那里给李渊加了一份筹码。

郑媵又怀孕了。

禁足解除后,窦夫人让医师给郑媵检查身体,担心郑媵因禁足抑郁成疾,发现郑媵已经怀了小一月的身孕,但胎儿十分不稳。

为了郑媵肚子里的孩子,后院不能再起波澜。

李玄霸做决定的时候,事先征求了李世民的意见。

但李世民虽然和李玄霸是“合谋”,心情却十分矛盾。

一边他觉得待在府中憋得慌,做什么都束手束脚,连友人来家中小聚都摆不开,出去住是好事;一边他又希望父亲拒绝他的提议,让他继续留在本府。

李渊犹豫不决的时候,李世民真的很开心。

但现在郑媵怀孕了,李世民就只能自我安慰,未出生的侄儿侄女确实更重要,自己应该让一步。

李玄霸见李智云因此事抑郁得厉害,不肯再与李元吉一同上课。他心疼这个从小就黏着自己的弟弟,想把李智云一同带走。

李世民当然同意。

自己两个弟弟都常受李元吉那个混世魔王欺负,都该离李元吉远远的。

李世民真的很难理解,为何有人从年幼时就如此令人憎恶。他见到李元吉那张脸,就想把李元吉按在地上狠揍一顿。

李智云很想和两位兄长一起离开。

他一想到和李建成、李元吉待在同一个屋檐下,就忍不住想抱着膝盖缩成一团。

但生母还在这里,他不想离开与他一同被骂的生母。

李玄霸道:“你好好和万阿姨商量一下。即使不与我们一同住,你也可以常来找我们玩。”

李玄霸没再提这件事,加重李智云的心理负担。

他本想询问李智云这些时日落下的功课,被李世民推了一把让他闭嘴。李世民丢下他独自看书,带着李智云去院子里玩了。

李玄霸摇了摇头,看了一眼外面炎热的阳光嫌弃地撇了下嘴,安安静静地看起书来。

李世民与李智云在阳光下玩着蹴鞠,笑闹声透过窗户,让李玄霸忍不住在耳朵中塞纸条。

大热天的,真吵啊。

……

李智云将李世民和李玄霸邀请他同住的事告诉了万氏。

万氏忍不住抱着李智云哭了一场。

“去,你必须去,跟着你二兄三兄去。”万氏摸着李智云的脑袋道,“这府中你二兄三兄对你是真心的好。他们才华出众,比你父亲请来的老师更厉害。他们还有很多厉害的朋友,个个都能成为你的老师。”

李智云窝在万氏怀里:“可是娘娘,我舍不得你。你被欺负怎么办?”

万氏点了一下李智云的鼻头:“我好歹也是你父亲唯一的媵,是有品阶在身的诰命,不会被人欺负。”

李智云嘟囔:“可这次我们就被欺负了。”

万氏嗤笑:“也只有李建成能欺负我们娘俩。李建成还没当唐国公呢,就先摆出唐国公的架子了。他连二郎三郎都能欺负,窦夫人都管不住,我们娘俩能怎么办?还是避开他吧。”

万氏认真地抚摸着李智云的脸蛋:“你避开他,就不会被他欺负。你不在府中,他一个已经弱冠的男子不会与娘有多少接触,娘也不会受他欺负。只是苦了你,这么年幼就离开娘。”

李智云抱着万氏的脖子摇头:“不苦。”

万氏细心叮嘱道:“二郎三郎虽都很疼爱你,但他们也还小,可能不会太细心。若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要胆怯,直接和你二兄三兄说,他们不会责怪你。”

“娘会给你安排好忠厚老实的仆人,你也要经常叮嘱你的仆人听话,不要给二郎三郎添麻烦,不要为你惹来祸事。”

“你不仅要和二郎学骑射,和三郎学读书,也要学习二郎和三郎的为人处世。二郎性格开朗,凡是他结交的朋友没有不真心喜爱他的;三郎虽略显孤僻,但心思缜密,很会照顾人的情绪。这些都是你应该学习的地方。”

“虽然你还年幼,但只要跟在优秀的人身边,模仿优秀的人的行为处事,你也一定会变得比以前更加优秀。”

“二郎三郎肯带着你是你的福气。你要乖乖听二郎三郎的话……”

万氏一直絮絮叨叨,说着说着,李智云伸手抚摸母亲的脸。

“娘,别哭了,我一定会乖乖听话。”李智云哽咽。

万氏低着头蹭了蹭李智云的头顶:“嗯,不哭,娘不哭。”

不哭。

为了孩子,她再也不哭了。

……

窦夫人强烈反对让李世民、李玄霸和李智云去别院住。

李玄霸以皇帝的命令说服了母亲。

“陛下私下里让我做了许多事,虽不算机密,但唐国公府人多嘴杂,事情传出去后难免被陛下责怪。”李玄霸压低声音道,“何况我和二哥的院子太小了,朋友都无法上门作客。去了别庄,我们呼朋唤友方便许多。我还能随时出城去巡视家里的庄子,更好照顾生意。”

窦夫人深深地看了三儿子一眼。

半晌,她沉沉地叹了口气,哽咽道:“是娘亲不好,娘亲没用……罢了,去吧,你们三人也轻松些。”

她把李智云抱起来,蹭了蹭李智云的脸颊:“五郎,娘亲亏待了你。”

李智云摇头,回蹭了窦夫人的脸颊一下:“娘亲对小五很好,小五知道,娘亲别难过。”

不是窦夫人的错。李智云很清楚这一点。

三人终于成功搬去了别庄。

窦夫人在别庄住了一旬,将事情理顺之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万氏全程没有出面,好像搬去别庄的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似的。

唐国公府少了三个孩子,府中仍旧热闹非凡,并没有任何改变。

唯一的差别是窦夫人说动了李渊,让已经有单独院子的李元吉搬回他们身边,与他们同起居,好严格教育李元吉。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合一,庆祝中秋节加更,不算还欠账。

等会儿还有一更国庆节庆祝加更,时间会很晚,大家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