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待言落没多久。
老板呆站几息,又回想之前所听,知晓自己可能会打扰到这十几位高僧之后,便收起了东西,告辞离去。
但对于老板的去留,小和尚没有什么波动。
也在往后一月,小和尚等人,也是依照行善布施之法,就这般行走在了此市附近山野。
无论是之后几日小雪,也无论是半月后过年。
他们都是这般行脚于各个山村,偶尔也路途之中,经过途中的镇县。
但这一幕对于很多没有见过苦行僧的人来说,就有点奇怪了。
也使得小和尚等人行走于闹市之中时,是引来了不少人在观看,甚至还有一些闻讯赶来的主播。
而对于这些人,这些事,还有一些赠礼。
小和尚等人都没有要,也没有去管,而是穿过闹市,也不知不觉过了这年以后,继续向着市外的郊区走。
等来到了郊区,山野。
这些只会作秀与看热闹的人,就自然而然的不会跟了。
因为荒野之中的,睡觉都是个问题。
且这热度也不高,不值得去让自己吃苦。
包括小和尚一行人,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亦没有引起特殊组的关注。
毕竟整个龙朝之内,还是有一些苦行僧的,只不过是很少见而已。
特殊组,如今也都是在整理着‘天界被接引的候选人’名额,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别的。
尤其在天界内,统领等人也是在和良文吏商讨着接引的事。
说到底,这可不是他们一句话就能说准的。
哪怕是权倾朝野的良文吏,身为修炼者的他,也是要找吴帝相商,吴帝也要去问问阴司的意思。
阴司就算是同意了,但也得问问飞升之地。
那里才是管下界的地方。
而小和尚等人却不知道这些。
在之后一个月来,将要初春的时候。
他们依旧是行脚在这片山区市外。
可也在今日。
小和尚遇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因为在他敲响一位施主房门的时候,这位施主家中没有做饭,继而想给他们一袋未开封的大米。
对于生米。
小和尚只有行礼,却没有接。
因为在这个世界,小和尚虽然不知道那么多的事情。
但在五洲内,很多时候生米在集市上就约等于银两,也可以以物换物,在衙门内,更是可以兑换此城地界内的肉食粮票。
自然,小和尚等人虽然不会换,但若是拿能换钱的通用大米,就怕别人误会什么。
皆因这山里的超市,也是收大米的。
所以,此米不能接。
这也是一切防范于未然,一切都是尽量减少外人可能会曲解他们佛道的误会。
可也想到这里。
小和尚也不由看向了街道两侧,看到了孩童的无暇天真,也观得了行人上班与农夫去春耕田野时的匆匆。
或许,这件事要是对于孩童来说,他们是不会多想。
对于行人而言,他们也都在做着各自的事情,是难以多思。
可无论如何,不论世人如何。
小和尚观来观去,又观得自己的土钵,好似自己在这一月里也是为了不饿肚子之中,多出了一个求字。
七情六欲,也总归为了一个‘求’字。
哪怕是化神之念,也是一个求字。
也是念到此字。
夜深。
露宿野外之上时。
小和尚望着远处的枯木,看到这树木在生出新的嫩芽时,好似悟得什么后,心境也渐渐透澈,好似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境界,于一息内踏入了化神!
十二位护法见了,也是霎时间内驻步,先是道贺师尊入化神,成就佛祖之道,随后又好奇的望着气质好似再一变的师尊。
如果说,曾经的师尊是平凡无为,那如今的师尊,却给他们一种看透一切的‘静止感觉。’
这种静止感觉,就像是他们依旧在梦中,在躺着睡着。
但师尊却早已清醒过来,正静望着他们。
也是感知到这种别扭的感觉。
一位护法忍不住,继而上前一步,先行一弟子礼道:“恭贺师尊得道,贺师尊成无量之道,开佛道之法。”
他说到这里,看到师尊眉目好似更加和善,却不是因自己话语而这般之时,也不由问道:“师尊是如何成道佛法?”
“并无所求,也并无所寻。”小和尚了望月色,也道出了化神心得,“这几日,为师悟得疾苦,观世人皆有所想,皆有所求,皆有所思,必然有欲。
欲,也亦为疾苦。
而为师求解梦之法,亦必然有欲。
但若不望、不想、不思,心不沾尘,不求之法,反之,岂不是凡心死,道境生?”
小和尚说到这里,也微笑向着众护法,遥指那颗枯木逢春的一景,“而此为,涅槃化神之法,先逝而后生。”
“我佛妙法..”众僧听得此言,也是相继一拜,亦悟出一理。
人生所过之处,无论是一花一木一沙石,皆为修行。
且也在此刻。
小和尚念到自己是在蓝星证道时,也抱有感恩的心思之中,神念一动,灵识覆盖了龙朝数千里方圆。
也在这一刻,蓝星上所有的庙中佛像,都轻轻的颤动。
下一息,代表佛祖的佛像,不论是土金、还是钢铁,在奇妙的韵律中,全部幻化为了小和尚的相貌!
同一时间,在一些佛像前忏悔的信徒,以及拜佛的俗家信众、以及一些出家僧人,也都震惊的看到佛像变了!
其中在川县的一处宅子里。
供奉的半人高佛像前。
那位老板更是惊讶的发现,这变化的佛像容貌,和自己前几日所见的那位高僧一样!
‘那位是佛祖?我见到了佛祖?’此刻,这位老板也只有这一个念头。
但与此同时,在蓝星各处庙宇与家中,只要心灵至善者,都好似看到眼前的佛像开口,又听闻到自己内心处,有一道自己所想中的佛祖之音,
“尘,生于天界西荒之境。
行千万里西海之遥,于西州悟开佛之道。
又于冬,得圣地仙者指点,而以下界渡无边虚无入此朝。
春,观此界枯木之景,悟得涅槃之想,成化神之道境也。
开广无涅槃之法道。
缘自此朝,施以得法。
身佛之祖,代佛道,赠,此界行善佛者,小乘佛法之道。
我佛无量。”
言落的瞬间。
佛音渺渺,在一些信徒还未从这佛音中回过神来时,便见眼前的佛像拈花一指,顿时四周的土石凝聚成一团,又形成了一卷纸质的文书!
上刻四字,‘小乘佛法’
且其内也不是修炼功法,而是循循善诱,教人明心见性的出尘善道。
但无论这书里是如何。
单单这一幕神异的景象,还有这一卷凭空出现的书。
就已经让不少人震惊的愣在原地,更是有不少信者留下两行眼泪,口中称着“佛祖显灵!”
他们日夜行善、忏悔,终于听到了来自于佛祖的声音!
佛祖,果真也是来自于天界!仙界!
佛祖,也是真的存在!
且也在这神异一幕发生没多久,又继续向外传播的时候。
在京城的一处基地内。
组长、哲丰明,旬大师,还有数位大臣,也从一些属于佛教的组员口中,了解到了这番神异之景。
一时间,除了那位佛教组员还在震惊与激动,且更是虔诚的向着天空遥遥拜去以外。
组长等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其实也好不到哪里。
因为这可是‘佛祖’显灵!是真正的仙神!不是前一段所见的凡尘之神!
而这位神仙出自哪里,这个自然是无需多想。
毕竟他们才接触到了‘天界’,肯定是知道,如果世间真有神明的话,那必然是来自于天界之内!
也是这般。
又想到几位神走时,曾言,他们可能会来下界接人。
顿时组长等人又激动的讨论起来,想想让谁去。
并且这个事情,他们已经讨论了很久很久,也一直都没有什么结果。
因为那可是上界,天界,是有神仙的世界!
哪怕听起来就很危险,但谁都想去,想去看看那传说中的天界到底是如何之神异。
只不过,哪怕是再没有结果之中。
大部分人还是举荐蓝星第一人,让组长去往。
不说别的,单单说这实力问题上,他们能拿出手的,也只有组长。
再加上组长还是一心一意为龙朝的因素下,那这作为下界的代表,还是比较合适的。
只是对于组长来说,对于整个特殊组而言,特殊组其实是想让哲丰明去。
毕竟哲丰明的资质是有目共睹。
万一天界内有什么好的修炼机会,那给予一位最好的天才,总比给与当前最强的人好。
因为说到底,组长等人也是能大致约莫出,天界的神,肯定是看重年轻天才,高于他这位为下界出工出力的老将。
就像是他要是去拉拢人,去外朝培养一位组员,在仅有的选择中,肯定是挑一些天赋好的独行侠,而不会去挖外朝第一人,比如那位上帝。
组长可不会觉得,把上帝挖过来,他就会和龙朝一条心。
当然,他们也知道,此次是传说中的天界,天界肯定也不会在乎他们选谁。
但不会在意归不会在意。
他们还是在尽可能的猜测下,尽量的做到他们所想中的最好选择。
哲丰明,就是他们所觉得最好的。
且这个事情,也在五天后定了。
就是让哲丰明去。
剩下的,就是静等凡尘之神再次下界,来接他们所选中的最佳人选。
而也在龙朝大臣与组长等人焦急的静静等待中。
也在其余朝内想着各种办法观望,想看看龙朝是否还和天界有联系时。
一年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龙朝等人所想象中的天界仙者,并没有到来。
但信佛者,是更多了。
可随着这一年过往,小和尚早已回到天界,且并没有再次显圣之后,这信徒也基本到了饱和之数。
如今大致是一千三百万众,其中僧人有六十万。
看似挺多,但对于龙朝十几亿的人口来说,其实也不多。
之所以说多,也是传佛的人是多了,如今基本各个城市内,都能见到一些苦行僧存在,不再像是以往那般少见。
让世人觉得,真和尚其实也有不少。
但对于这些事,小和尚是不知道的。
可是接触蓝星一段时间后,他倒是看过《西游记》,也觉得里面的唐僧,和开河刘善者的西行类似。
不过,里面还有一个主角,孙悟空,这个倒是没有。
可也是这一瞧。
小和尚倒是有些念头,觉得妖也可以成佛。
尤其像是天界内的石头妖、猴妖、也是不少的。
到时也可以完全点化一只,护卫刘善者去西行,去证一些善德。
这对于小和尚来说,都是无所谓的顺手事。
但如今距离百年之时,只有三年的时间。
他又踏入了化神,是有资格去往飞升之地,那还是先稳固境界,再说后事。
而同样,在小和尚化神后回往天界,且统领等人也在与丞相商谈接引之事中。
蓝星上一年过去后。
组长等人虽然不知道天界内的事,但也觉得那几位凡尘之神,很可能因为一些事情,继而遗忘他们这些凡尘之人。
毕竟当时九位神走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别让他们抱有期待。
他们此刻也是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也知道有些事情,或许那九位神也无法做主。
兴许就是那九位神和天界的‘门神’交谈无果,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而又随着半年时间再次过去,组长等人也确实从最开始的期待,慢慢便为了如往的日常。
包括在特殊组内等待的哲丰明,也没有如往一般时刻待命,而是无事时开始在基地附近转悠。
虽然看似不在意了,但这也确保距离不远中,当九位神来临时,他可以第一时间去复命。
说是不在意,其实还是非常在意的。
可又在这样不带有什么期待的等待中。
哲丰明也回往家中,开始继续宅的时候。
又是一年过去,在所有人都不抱有期待之中。
天界历,九十九年、秋。
统领与八位将士,再次来到了蓝星的宇外。
只不过,他们这次不是通过吴朝的山林野地前来。
反而是在这两年内,经过丞相的商量,以及吴帝和阴司的沟通,还有一些飞升之地的修士允许。
最终使得他们这次是通过‘飞升之地’前来。
蓝星烟云,如今是在飞升之地。
且这次接引的名额,也不止于哲丰明一个人。
相反,是可以让蓝星带上一组十几人的观察团。
毕竟他们只要来到天界,这第一眼就是飞升之地。
飞升之地,可都是接引者与元婴修士居住,其岛上的环境和场面,肯定是高于之前的吴朝凡尘。
这样的盛景,体现天界浩瀚与神异的景象,自然是让越多的人见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