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是大周的新军
今日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可谓天公作美。
整个热气球几乎没什么晃动,徐徐腾空上升。
为了配合这场盛举,气囊上画了个金黄色的巨龙,龙首高高昂起,一双深邃的龙眸目视远方的苍穹,巨大龙躯下的金色五爪展现着力量与威严,下方的吊篮上则涂画了一只巨型龙尾。
元祯帝着一身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整体看起来,像极了皇帝御龙飞天。
“这是何物?皇帝如何能御天?”太上皇激动得直接站了起来。
他看着眼前一幕,苍老而深邃的眸光中写满了震惊,还隐含着一丝艳羡。
虽说皇帝是天子,承天之命,统御四海,但绝大多数人只是遵从皇权,几乎没什么人认可皇帝的神性。
可今日,元祯帝‘御龙在天’的场景,却在万众瞩目之下,重新赋予了天子神性光辉。
无论元祯帝政绩建树几何,单只这一幕,就足以让他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这让太上皇如何能不羡慕?
一旁的四皇子高岳微笑着解释道:“皇爷爷,这个叫热气球,其原理与孔明灯相似,但构造要复杂许多。”
“热气球?”太上皇呢喃一句,沉吟道:“此前怎没听过?”
“回皇爷爷,这个是沈怀忠近些日子才让军器监造出来的。”
“沈怀忠?哦,就是那个编练新军的武状元吧。”太上皇静思稍许,疑惑道:“他不是一名武将吗?如何又懂得这等匠作之事?”
“这个孙儿倒是不知,只知道不久前,父皇下令让他兼领了军器监少监之职。”高岳回道。
其实高岳心中也是很纳闷,照理沈沅在金陵时,他就对其过往调查的一清二楚了,却是未曾听闻,沈沅有什么匠造之能。
太上皇暂且放下心中疑惑,再次抬头看向那颗热气球。
此时,所有人都与他有着同样的动作。
城楼左侧的一众文武百官,心中也是惊异不已。
为了保密,就连江仲年和冯唐都不知这热气球的存在。
此前剿匪之战,沈沅下达的命令是除贼务尽,那时虽用到了热气球,却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山岭,也没人将信息细节传出。
“此真乃神物也,却不知是从何而来?”忠靖侯史鼎赞叹道。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一眼,眸光中皆是茫然。
随后,文武众臣不约而同,将视线转向兵部尚书余潜,众人心中猜测,这多半是军器监所造之物。
余潜被诸位同僚盯着,面上同样带着茫然,不解道:“我也不知.”
话说到一半,忽而脑中灵光闪过,似联想到一人。
众人将他的表情变化看在眼里,多人迫切道:“余大人可是想到了什么?”
“快些说来!”水溶也忍不住催促道。
余潜犹疑稍许,还是徐徐吐出几个字:“军器监少监沈沅,沈怀忠。”
“是他?”首辅杨言之面露狐疑,道:“怎会是他?”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时,南安郡王郑崇毫不犹豫否定道:“那竖子安能造出此等神物?”
水溶琢磨一下,说道:“我觉得大有可能,否则陛下为何会突然下令,加封怀忠为军器监少监?”
“你们几位可有听到什么消息?”
众人又将视线投向冯唐、江仲年、史鼎、贾政和王子腾几人。
他们与沈沅、冯紫英和江凡等人关系亲密,要说有什么消息,这几人不可能一点都不知。
却见几人纷纷摇头。
冯唐道:“孩子们的事,我从不多问。”
江仲年也回应道:“我也未听江凡提起过。”
这时,水溶凝眸看了眼热气球,笑道:“江大人,你看那站在陛下身旁的侍卫可是令公子?”
众人闻言,刷地将眸光投去。
“对对对,那人就是江大人的公子。”此前见过江凡的几位大臣纷纷开口。
“.”
事情到此,便不言自明。
显然,这热气球十有八九,就是沈沅督造。
一众文武大臣皆是唏嘘不已,却又思绪万千,神色各异。
城楼右侧的女眷人群中,同样议论纷纷。
贾母感叹道:“真真有高人施法不成?”
显然,对这些女眷,眼前所见更难以解释。
湘云惊诧道:“秋儿姐姐快看,皇上旁边的那人,好像是江大哥?”
江秋儿不知何时,也找到了宝钗和湘云这边。
“好像是额。”秋儿呢喃着,娇俏的瓜子脸上满是不解,疑惑道:“哥哥为何会站在那个大天灯上?”
湘云兴奋着拍手道:“秋儿姐姐回头问问江大哥,这是如何做到的?”
一旁黛玉罥烟眉下明眸闪动,轻声笑道:“这些或许都是沈大哥安排的,何不让宝姐姐去问问沈大哥?”
宝钗嫣然笑道:“沈大哥不说,自有他的理由,我也不好多问的。”
元春听着几位妹妹聊天,也是巧笑嫣然,宝妹妹这夫君还真真不是一般人呢。
热气球升到十多丈高空时,在地面的揽绳牵引下,缓缓停了下来,滞在空中。
元祯帝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向自己的臣民挥手。
这时,就有百余名身形壮硕的甲士躬身跪地,齐声高喝:“大周威武,陛下威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这些人的带动下,城门外的十数万百姓纷纷跪拜,山呼万岁,声音震耳欲聋,直冲九霄。
城楼上的王子腾见着这一幕,抢先跟着跪地高呼:“为大周贺,为陛下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文武看了王子腾一眼,终究是纷纷跪拜于地,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右侧的女眷也都纷纷跪呼万岁。
城楼中间的诸位皇子和亲王也同时跪喊:“大周威武,陛下威武,吾皇万岁!”
太上皇看着跪伏一片的百姓和大臣,又看向腾空的元祯帝,那一双苍老的眸光,神色复杂,也不知是疑惑?艳羡?还是欣慰?
热气球中的元祯帝,俯瞰着下方的臣民,听着十数万人齐声高呼,不由让他热血沸腾,浑身舒泰,面颊潮红,扶在竹筐上的手不自觉紧了又紧。
他的威严在此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还只是开始。
紧接着,元祯帝沉声道:“阅兵,开始吧。”
“是,陛下。”
江凡应声领命,朝下挥动起手中的红色令旗。
很快,下面就有人得令,百余甲士再次齐声高呼:“圣上旨意,阅兵开始!”
臣民闻言,纷纷起身,静静站着,举目眺望,全场噤声。
没等多久,整齐沉闷的脚步声在朝阳门下的通道内回响,伴随着兵戈甲胄的碰撞声,一瞬之间吸引了场上所有人的视线。
须臾,围观的文武百官和人群皆被一股肃杀气势所震撼,直到沈沅骑乘着战马,领着新军卫众士卒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中,看台上下仍然是鸦雀无声。
“来了,来了!”
“新军卫,是沈状元的新军卫!”
人群中不知是哪位,率先认出了沈沅,发出一声惊呼,像是点燃了干柴的火星,瞬间整个人群爆发出阵阵欢呼。
所有人凝眸而视。
随着第一个整齐的五百人方阵接近,众人再次屏息。
城楼上的观礼之人更是纷纷靠近墙沿,齐齐望去,从城门楼居高临下,故而视野极佳,入眼所见,一览无余。
那军阵赫然是横看竖看,一条线!令人极度舒适的齐整。
搭配着红衣黑甲的新军卫将士,一股金戈铁马、威武雄壮的肃杀之气,迎面而来。
“单只这股气势,就远非大周历次阅兵可比。”神武将军冯唐不禁感到赞叹。
北静王水溶赞同道:“确然,颇具强军之相!”
首辅杨言之一众文官同样面色微变,瞳孔微缩。
确实和以往阅兵不太一样,这军阵和步伐也太齐整了。
江仲年、史鼎、贾政等人面露惊叹,神色欣然。
此时,热气球上的元祯帝,手握千里镜,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军阵,神情振奋,目露精光。
这是他的兵马!是大周的新军!